热和干旱相关新闻刷屏了。
一些被掩埋的故事也被翻出来。
8月23日,就有这么一条。
粉白黛绿(粉白黛绿什么意思)
湖北大冶一水库水位下降,露出雍正年间古牌坊。
牌坊?
新闻说,因干旱退水后,常年立于水下的"节孝坊"牌坊几乎全部露出水面。
280多年前,雍正皇帝为表彰大冶村妇吴轮起,颁发圣旨在石家晚付家山腰立下这块高大精美的牌坊"节孝坊"。
1958年,因兴建水库,节孝坊沉入水底。
为何表彰?
据刘氏族谱记载,吴氏嫁到刘家后,育有一子,但因丈夫去世,吴氏27岁开始孀居一生,上赡养公婆,下抚育儿子,终于把儿子刘仕芬培养成清朝大官。
皇帝为表其忠心节烈,特赐牌坊。
在过去,像吴氏这种被牌坊表彰的女人,有一个统一名字:
烈女。
她们短暂且大量出现在明清时期。
数量庞大。
但多数一生都似人非人:为亡夫守节、足不出户、压抑性情、恪守规矩,度过极不自由的一生。
△《四烈妇图·李氏断臂》五代时期王凝妻李氏自断其臂以示贞洁
“烈女”是特殊复杂的文化现象,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很多人听过,很少人了解。
甚至被遗忘了。
但在Sir看,这种旧时代的阴影并非消失。
不信?
一部电影也是时候翻出来。
烈女门
???
看海报。
正中间是女主人公,一张苦闷的,灰蒙蒙的脸。
右下角,是一个老人背着一个更老的妇人,被压得直不起腰。
左上角,是一个年轻女人躺在男人怀里,但在挣扎。
这是一部绝对冷门的片子,冷门到墙内找不到资源。
豆瓣看过的人以十位数计。
作为一种少有的特殊的群体,导演如何描绘“烈女”?如何讲述烈女困境?又如何理解这一群体和其他个体以及环境的关系?
先从左上角的男人说起。
01
烈女!烈女!
1920年春天,男人圣七(申荣均饰),从城市回到了阔别七年的家乡。
他新鲜地听着车夫谈论家乡村子变化。
车夫说,时代变了,马路变宽了,连金老爷也把顶髻剃了。
老爷?
一听称呼就知道是大户人家。
而当听到金老爷剃头,圣七笑道:“那才是天大的改变呢。”
原来,进城之前,他曾在金老爷家打工,受赏识,也因此熟悉金老爷顽固的秉性。
他祖上风光。
但也命运多舛。
小时候死了爹。
长大娶妻,妻子不久身故,第一个儿子也早早夭折。
海报左下角的老妇人,就是陪伴金老爷最久的亲人。
她守寡多年。
这是一个真正的“烈女”。
一出场就在给孙媳(崔银姬饰)进行守寡“培训”:守寡不容易、古人要在脸上抹灰避免和野男人视线接触……
“像你粉白黛绿的,还谈什么守节呢?”
而金老爷母亲训斥的对象,正是海报正中间那张脸的主人,《烈女门》的女主角——韩氏。
韩氏在嫁到金家之前,也出身大户人家。
门当户对,本该是一桩美事。
但。
成婚那日,新郎还不肯圆房,闹着要和妈妈睡:
随后,这个乳臭未干的“丈夫”更因病去世。
自此,海报上三位主要人物齐聚金家。
炸弹也暗暗埋下。
这次回村,身强力壮的种田好手圣七再次被金老爷看中,聘为长工。
日子久了,韩氏和圣七互相生出感情。
但背负着节、义、孝三座大山的韩氏一直回避自己的欲望。
在一个大雨倾盆之日,如海报所示,圣七不顾韩氏挣扎,强行将她抱进磨坊……
△海报左上角一幕
但看它。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相似的悲剧套路,你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
——几乎在相同时间,1914年,袁世凯颁布奖励模范个人的法令,其中就包括贞女和节妇。
从嫁入夫家开始,韩氏的命运,就与金家死死捆绑在一起。
白天,操持家里日常。
晚上,接受家庭训导。
这压制从上而下。
片中,一句话贯穿始终:
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
Sir数了下,不下三次。
第一次:奶奶对韩氏传授守节之道;
第二次:韩氏下决心为丈夫斩断手指治病;
第三次:韩氏与长工圣七有越轨之实,韩氏对着字幅忏悔。
不难看出。
这些从来如此的“传统”,借由家族里最权威的男人——公公,点点滴滴渗透进韩氏的全部生活。
成为困住当时女人们的第一扇“门”。
△韩氏等围坐一处听公公念书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更大的迫害,来自身边人。
韩氏的父亲,女儿出嫁后就再无联系。
这天,顺路经过。
丝毫没有亲近的意思。
一开口问的是,你婆家都好吧?
这是片中父亲唯一一次亮相。
但他对韩氏的收束又无处不在。
连金老爷这样的人都剃了顶髻(顶髻在当时是传统男权的象征),韩父呢?
暗暗嘲讽:
“道德扫地,我也不能下流。”
亲家想让韩氏出去走走,他说“世道慌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转过头。
画面满满窒息感。
已被逼到墙角的韩氏,还能往哪里走。
孩子你要放明白些
还有女人。
是的,韩氏的奶奶(金老爷的妈),片中除韩氏外唯一的女性。
同样是女人,同样早年丧夫,但相同的命运非但没有滋生理解,奶奶对韩氏的压迫,反而比谁都狠。
平日对韩氏冷言冷语,打骂相向。
当韩氏珠胎暗结,生下一个孩子。奶奶为了名声,将韩氏禁足在家,硬生生将母子分离。
表面上,这是奶奶是为了守住她保护多年的金家名声。
但事实上。
这里面也有一种无意识的羡慕妒忌恨。
我这一辈子灭人伦,尊规矩,守妇道,苦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是女人,凭什么你就能?
当然,这依然不是堵死韩氏,被迫成为烈女的最大一块石头。
真正将她关在囚牢里的“门”,是她自己砌上的。
影片一步步描述她凄凉,也一步步暗示她所遭遇的命运,亦跟自己的选择脱离不了关系。
从一开始的牢牢遵守。
△图二为圣七经过,韩氏锁门
到哀叹自怜;
△韩氏为救亡夫切断手指以血喂养
再到自怜过后的顺从接受……
最后,不仅合理化自己的苦难,还为自己感受到痛苦而羞耻。
影片有这样一个镜头:
奶奶训话拿着的,是一把锥子。
这锥子可不只是体罚的工具。
△奶奶用锥子扎韩氏
也是烈女们主动压抑正常生理的利器。
——明清历史记载中,夜晚临近之时,烈女会把针撒到地上,再一根根捡起来打发时间抑欲。
但,真的能完全禁欲吗?
03
我不是烈女
在Sir看。
《烈女门》对电影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个富矿。
可供挖掘的实在太多。
除了那些猎奇,无可思议的家庭关系,更广阔的,是要追问出“守节”的合理来源,探讨个体与所处时代的同构性……
但以上种种,《烈女门》只停留在蜻蜓点水。
说到底。
守节守的是什么?
是贞节,更是荣誉,亦是利益。
这利益,甚至包括女人自己。
影片的最大反派,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是奶奶。
她自丈夫死后,整整守寡40年,并为此获得了当时国家对一个女人最高级别的奖赏。
某种程度。
守节于她不单是身体上的约束,也是心理认同感和价值感的最大来源。
与此同时,那个被高高挂起的牌匾,也成为她家族,或者她本人在村里彰显社会地位的护身符。
△国家奖励的牌匾
但就是这样一个极致的“实用主义者”,却在临终前,一夜之间就无视所有顾忌,主动打破家族金身,促使韩氏和被拆散多年的儿子相认。
仅仅是因为:
孩子,我也做过娘的
我了解你的心情
???
Sir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但。
共情未免也来得太突然。
这种由死亡推动的幡然悔悟,也让影片丧失了真正探讨人性的空间。
同样的,《烈女门》的爱情,本质也是一场畸恋。
圣七对韩氏的爱,其实充满居高临下的审视。
七年前看她嫁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是同情。
七年后再见,相处中滋生出怜爱。
看到韩氏被流氓动手动脚,挺身而出维护她,递送干净衣服时,头有意转过去。
看得出有在尊重。
但当持久付出一直得不到回应,圣七还是忍不住,大雨中那场交媾,不就是男子气概被无视后,报复性的占有?
所以Sir不能理解韩氏的“笑”。
在圣七强硬发生关系时,韩氏挣扎,抵抗,但注意她的嘴角,带有一丝丝可察觉的笑意。
韩氏为什么“笑”?
你说不清她是出于两性的喜欢?还是对一直以来禁锢自己的人性压迫的抵抗?抑或出于抑制不住的本能释放?
Sir以为。
这场强暴的真正悲剧。
是韩氏既是被一个人强暴,也是被幻想的爱情强暴。
可影片却急于用一种情欲的快感,去掩盖它背后更巨大的悲剧性。
再考虑到影片结局。
是的。
足够光明,足够美好。
但事实是,她真的跳出了这个束缚了她大半辈子的“烈女门”吗?
我们,真的能感受到爱,感受到自由吗?
请注意。
片中出现的男性,要不贵为老爷,要不有自己的名字(长工圣七和小叔子三贤)。
而韩氏呢?
只有姓氏。
而那个被赐予最高荣耀的奶奶呢?
连姓氏都没。
抹掉你的名字(身份),却以一个更大,更崇高的荣耀将你命名。
看出来没:
所谓贞女和节妇,实则是对一个女人权益和道德的双重剥削。
可惜的是。
《烈女门》本该是同时具备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的力作。
却最终拍成一套“寡妇为了保存家族而牺牲爱情”的八点档肥皂剧。
它看见那一尊尊被献祭的,名为女人的肉身和魂灵,却在更荒诞的高墙面前退却了。
徒留眼泪。
但Sir依然推荐《烈女门》。
看见是第一步。
看见也只能是第一步。
还是去看看吧。
去亲身感受那些“臣不事二主,女不事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你这败家妇,瞧着吧你不会好死的”的台词里夹杂的沉郁。
去独立思考那些口口声声“道德”“良心”“责任”对应的粉饰和扭曲。
如果你看完后,像Sir一样不满足。
那再一起把目光投向今天。
从2017年的辽宁抚顺,2018年的浙江温州,直到2020年的山东曲阜。
女德班依然“死而不僵”。
一代又一代依然趋之若鹜。
所以。
那些千百年前加诸女性身体,名为贞洁的禁锢和牢笼,真的被彻底摧毁了吗?
如果是,为什么被性骚扰甚至强暴后,媒体报道角度总是以受害人为主,不惜挖出生活背景细节,赚取流量施加二次伤害?
如果是,为何总有女性面对性侵不敢发声,甚至不惜自残“以死明志”?
——甚至连受害者的父母也用“贞操”绑架。
“由于沈阳的引诱和性侵,你的贞操被剥夺了,最后不得不以死抗争,献出了你年轻的生命。”
摘自“原北大教授沈阳性侵学生高岩”事件高岩父母给已逝高岩的信
是不是丧失了“贞洁”“妇道”,也就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生存权利和命运主宰权。
就不配活着。
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更有尊严的回答之前,在“人”没有得到与生俱来的平等和自由之前。
警惕一切赞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艺谋不emo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