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一.基本形式是用“者.也”(1)“……,……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2)“……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翻译)

一.基本形式是用“者.也”

(1)“……,……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5)“……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其它形式的判断的句式

(1)“为”,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兵革非不坚利也

三.无判断词的判断句

(1)其色墨(2)此皆良实(3)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一.省略主语

(1)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2)(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中(戴)峨冠而(长)多髯者(《核舟记》)

三.省略宾语

(1)投(之)以骨。(《狼》)(代指狼)

(2)君与(之)俱来。(《隆中对》)(代指诸葛亮)

(3)客从外来,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省略介词

(1)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2)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3)坐(于)潭上(《小石潭记》)

五.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2)二(个)男新战死(《石壕吏》)

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将谓语放到句首.

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二.宾语前置。

(1)“之”为标记.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当,“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

弗之怠.正常语序是:“弗怠之”译为:不放松读书.之.代词当宾语.

(3)疑问句中代词充当宾语.

何以战?正常语序是:以何战?译为:凭借什么作战?“何”:代词充当宾语.

三.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其两膝相比者。正常语序是:其相比者两膝。

例3:盖简桃核修狭者。正常语序是:盖简修狭者桃核。

例4:尝贻余核舟一。正常语序是:尝贻余一核舟。

四.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1: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例2: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1: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例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例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例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被动句

(1)没有标志词语,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常见的句式

(1)“不亦……乎”相当于“不也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相当于“凭什么”

例:何以战.即:凭什么作战?

(6)“所以”相当于“用来……的办法”“……的原因”

例:所以动心忍性即: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

例: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即:这是后汉倾颓衰败的原因。

(7)以是/是以即因此

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8)得无……乎”即“怎能……不呢”

例: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9)“然则……”即:虽然(既然)这样,那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上一篇: 八一勋章待遇(八一勋章什么待遇)
下一篇: 荤腥指什么(佛教里的荤腥指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