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歙县古城(歙县古城简介)

歙县古城(歙县古城简介)

歙县古城(歙县古城简介)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就有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

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就有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的门票是100元,含徽州古城、徽州府衙、杨家大院、渔梁坝景区等,门票针对于外地游客,本地人免费。但徽州古城四通八达,真的要做到门票应收尽收,难度不小。单说如何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就够景区工作人员伤脑筋了。

从西门进入徽州古城,左手边就是建于元末明初的徽州府衙。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后经历了火灾焚毁、历次重建大修的过程。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

府衙正对面就是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古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三重三开间,砖木结构,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重修后的门楼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歙县古城(歙县古城简介)

歙县古城(歙县古城简介)

府衙大门外东侧就是横跨中和街、重檐虚阁、高脊翘角的阳和门。阳和门,旧称迎和门,又名东谯楼,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上图南谯楼,本图是东谯楼,那么什么是谯楼呢?谯楼又称滴漏台、钟鼓楼,主要用于观望和击鼓鸣钟、打更报时。

走过阳和门就是跨街而立的一座石牌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可以说是徽州古城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这座八柱的石坊,全国仅此一例。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石坊的主人吧。石坊主任许国是歙县人,嘉靖乙丑年(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万历重赏群臣,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芪著劳绩”,受到加恩,特赐许国四个月假期回家造牌坊。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石,石料特别厚实粗壮。

石坊上的题字出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清乾嘉时期诗人吴梅颠的诗中有过表述。

许国石坊柱础外台基上的12只狮子,除了对石坊柱子的支撑,牌坊更显霸气十足。

过了许国石坊,就是徽州古城的中和街,这是古城里最繁华的街道。这是清晨拍的照片,因为暑期天气炎热的原因,白天街上人不多,待华灯初上天气有些凉爽时,这里便显出勃勃生气。

这条中和街从这个角度看,和贵州黎平的“翘街”有几分相似。古城里的老街深巷很低调,但却很值得一逛,陶行知纪念馆、斗山街、大北街等,都可以去看看。

夜色降临后,徽州古城恢复了应有的活力。在防疫期间,陶行知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杨家大院等展馆类暂未开放,应该很快了吧。

上一篇: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下一篇: 朴志晚(朴志晚 朴正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