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起,世人憧憬帝王拥有的至高权利,帝王致力于巩固皇权震慑百官,漏洞是中国历史上共有335位皇帝,然而皇帝群体的平均寿命仅有41岁,逝世前皇储尚未具备掌控朝政能力,代掌皇权的托孤辅政重臣随之出现,中国历史上有哪5位托孤忠臣最著名?笔者带您剖析为何诸葛亮最接近皇位。
前言:托孤忠臣,体现的是“忠”,有两类人被排除:其一、如西汉王莽、北周杨坚、后汉郭威、后周赵匡胤等,谋朝篡位者失其忠义也不再是臣;其二、如秦朝赵高、东汉梁冀、北魏尔朱荣、明朝魏忠贤等,欺君擅权者未奉诏辅佐难称托孤;所以托孤者众多,尽忠者寥寥!
秦始皇
麒麟阁十一功臣分别是谁(麒麟阁十一功臣怎么没有霍去病)
第5名:清朝鳌拜:
鳌拜是将门出身,“后金开国五大臣”费英东之侄,“十六章京”兼盛京八门提督卫齐之子,随皇太极征战四方获赐“巴图鲁(勇士)”称号,皇太极逝世鳌拜率镶黄旗与多尔衮抗衡,使皇位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承,鳌拜随军西征李自成大顺政权与张献忠大西政权,协理八旗驻京布防与蒙古科尔沁部调配等重大事件。
公元1661年顺治帝病重,遗诏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8岁的玄烨(康熙帝),“四辅政大臣”鳌拜军功最高掌管军事,强迫朝廷协理培植党羽成为“首辅大臣”,鳌拜对军情战报未经廷议便拟诏批复,欺藐幼主罗织罪名诛苏克萨哈等官员,康熙帝历数鳌拜30条罪状,唯独没有鳌拜僭越皇权或谋逆之举,更得到雍正帝与乾隆帝为其平反。
鳌拜
第4名,曹魏司马懿:
《晋书·帝纪·宣帝》记载,河内司马氏为秦末殷王司马卬后裔,司马懿高祖父为征西将军司马钧,曾祖父为豫章太守司马量,祖父为颍川太守司马隽,父亲为京兆尹司马防,而司马懿文武双全屡献奇策,助曹操完善屯田制度,为曹丕巩固储君之位,替曹叡抗蜀汉平辽东,公元239年受遗诏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8岁幼主曹芳。
司马懿辅政期间,曹魏经济繁荣人口快速增长,辽东、关中、淮南等边患解除,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灭曹爽及其党羽掌控朝政,曹魏宗室唯有楚王曹彪参与王凌谋逆被逼自尽,其余诸侯王安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仍增封邑岁禄,且司马懿固辞丞相、不受九锡、回绝郡公爵位,连发动兵变的毌丘俭都赞誉司马懿“匡辅魏室”。
司马懿
第3名,明朝张居正:
张居正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祖父张镇是辽王府护卫收入稳定,父亲张文明考秀才理账收入还行,寄希望张居正科举入仕光耀门楣,张居正23岁便金榜题名宦海沉浮,公元1564年成为“准储君”裕王朱载垕的侍讲,张居正助隆庆帝废除海禁、平定倭乱、俺答封贡等,公元1572年隆庆帝病危命张居正与高拱、高仪共辅10岁的朱翊钧(万历帝)。
张居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及孝定李太后结成政治联盟,勒令高拱致仕(退休)吓得高仪呕血而亡,张居正独揽朝政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改革,但整饬吏治引发党争、清丈田亩得罪勋贵、巩固国防涉嫌私通边将等,1582年张居正病逝遭朝臣弹劾被抄家,虽有贪腐之嫌却无通敌卖国的罪证,公元1622年明熹宗为张居正复谥“文忠”以证清白!
张居正
第2名,西汉霍光:
霍光勉强算外戚出身,其父霍仲孺青年时任平阳县吏,与平阳公主府中侍女卫少儿私通,而卫少儿是卫子夫与卫青的亲姐,卫子夫晋封皇后卫青任大司马,霍去病拜骠骑将军提携霍光,汉武帝“爱屋及乌”封霍光为奉车都尉等职随侍未央宫,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诏霍光为大司马兼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辅佐8岁的刘弗陵(汉昭帝)。
随着金日磾病逝,上官桀与桑弘羊谋逆被诛,霍光“权倾朝野,威震海内”,先后辅佐汉昭帝、昌邑王、汉宣帝三位帝王达20年,霍光辅政时恭敬垂听汉昭帝决策,曾多次劝导昌邑王刘贺遵循规制,联姻汉宣帝刘询视如己出般教导,霍光家族因谋反绝嗣,汉宣帝刘询仍诏命霍光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平帝以千户封邑择族亲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霍光
第一名,蜀汉诸葛亮:
诸葛亮勉强挤进士族阶层,父亲诸葛珪担任过泰山郡丞,传闻诸葛亮8岁时父亲病故(另说“黄巾之乱”阵亡),随叔父诸葛玄辗转投奔荆州刘表,197年西城民反诸葛玄被杀害,17岁的诸葛亮只好隐居隆中,直到刘备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诸葛亮助刘备统筹粮饷器械,联结东吴抵御曹操,夺取荆南奠定根基,率军入川建立蜀汉。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惨败,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命诸葛亮与李严辅佐16岁的刘禅,公元231年李严贻误军机被流放,诸葛亮全面负责蜀汉军政事务,即经济民生到官吏国防各行各业,诸葛亮因坐镇汉中筹备北伐,很多军政要务便自行决断,但《出师表》言辞恳切句句沁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得到蜀汉后主刘禅的理解与敬重。
诸葛亮
清朝鳌拜的劣势:
鳌拜所处清朝初年仍受“后金氏族”影响朝局,相较汉族认为后金暴政掠夺等怨怒,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是女真族的战神,率领女真族摆脱压迫成为华夏之主,八旗部将皆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家臣,鳌拜是女真苏完部而非建州女真部,两代帝王遗命拱卫皇权代掌两黄旗,使两黄旗勋贵对鳌拜敬畏而非拥戴,辅政大臣索尼与弘文学士图海等皆如此。
顺治帝任命鳌拜等辅佐康熙帝,避免诸王效仿多尔衮威胁皇权,诸王握有军权常相互敌对掣肘,却绝不容许外人染指皇权半分,而且黄河以北最强的军事力量,是以科尔沁部为首的漠南蒙古,在清朝皇室的代表是孝庄皇太后,鳌拜不可能给予漠南蒙古更优厚的待遇;搞不定两黄旗、难敌宗室诸王、没有漠南蒙古支持,皇位距离鳌拜“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孝庄皇太后
曹魏司马懿的劣势: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实现统一过程中,避免无谓伤亡吸纳各地武装赐以爵位封邑,且东汉皇帝格外提携外戚形成新世家豪族,汉末刘表联姻蔡氏统治荆州、江东门阀逼迫孙权降曹、牵制曹操使其未能统一等,到曹丕想篡位称帝却威望不够,以“九品中正制”来拉拢世家大族,世族权力膨胀而中央权力被削弱,司马懿“高平陵之变”铲除曹爽,但世族功勋利益最为棘手。
且曹丕与曹叡对司马懿有较强的戒备心,司马懿领兵出征必有曹氏将领跟随监督,回朝便交出兵权加官进爵实为明升暗降,直到231年曹真逝世司马懿才掌握西北军权,但234年诸葛亮病逝蜀汉退兵未能提携亲信,曹爽打仗不行伐蜀惨败,但诸弟任职军中拉拢将领厚赏士卒,为反抗司马氏著名“淮南三叛”埋下伏笔,留给司马懿的时间不足以解决世族和军镇抵制。
三国疆域
明朝张居正的劣势:
其一,张居正无兵权,提携将领却极少干涉军务,边疆将帅奉公避嫌无私交,京城驻军与锦衣卫由皇帝亲信执掌;其二,张居正无根基,寒门科举出身家族人口少,倚仗后党宦官而满朝政敌,万历帝逐渐成年亲政势必巩固皇权;基于两点看得出张居正没有野心,否则张居正应打击政敌收买将领,控制京城驻军监察皇帝动向,这才是篡位夺权的基本步骤。
明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使汉族挺直脊梁,200余年间给民众创造相对稳定繁荣的生活,明朝巩固皇权建立“东厂”“锦衣卫”等监察机构,冯保虽是张居正盟友但更依附皇权和李太后,东厂查证借朝臣弹劾给张居正定罪轻车熟路,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被抄家就是前面的套路,张居正是历代托孤辅政大臣中离皇位最远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中央集权制度的成功。
明朝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霍光的劣势:
若以阴谋论而言,汉武帝主导“巫蛊之祸”巩固皇权,避免戾太子刘据沦为卫氏的傀儡,这种说法存在可能,“巫蛊之祸”时太子刘据率领卫队,将长安数万囚徒和民众武装起来,刘据监国何时参与军队训练招募?唯有卫青之名退伍士卒必然响应,汉武帝既然能下狠心诛杀钩弋夫人,斩断辅政之臣宗族倚仗也极为必要,孤立的霍光便没有能力颠覆汉室江山。
霍光是个极其“循规蹈矩”之人,所谓伴君如伴虎,汉武帝喜怒无常霍光却能侍奉二十余年,更不可思议的是未曾犯过哪怕一次错误,弊端是历代评价霍光都是“平庸”类贬义词,再者“推恩令”旨在削弱诸侯王的军事威胁,必要时汉武帝宁愿皇位在刘氏皇族间流转,封刘旦燕王、刘胥广陵王、刘髆昌邑王并增宗室封邑,经汉武帝精心筹谋断绝霍光篡夺皇位的可能。
汉武帝
蜀汉诸葛亮的优势: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宗族数百,但刘备起兵过程中竟无人追随,“桃园结义”关羽和张飞接连遇害,顺带将勇武的义子刘封斩杀,“白帝城托孤时”,刘禅庸懦难以服众,刘永与刘理年幼,蜀汉精锐尽失“家家皆缟素,户户皆白绫,十户九室无儿郎”,刘禅登基容易坐稳皇位难,刘备真心期望诸葛亮为蜀汉之主,感念提携之恩保诸子余生富贵。
刘备夺取蜀汉凭借荆州兵拼死奋战,荆州士卒无家可归寄希望诸葛亮撑腰,李严便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蜀地豪强想争取自治权益想与诸葛亮订立盟约,东吴孙权听闻刘备逝世遣使支持诸葛亮为蜀主,曹魏未表态但蜀汉若失“汉室正统”之名魏得其利,从军队到将领,从世族到外交,各方初衷有别却共同拥戴诸葛亮继位,且直到诸葛亮逝世帝位随时可得。
白帝城托孤
清朝鳌拜、曹魏司马懿、明朝张居正、西汉霍光,都属于托孤辅政中的“忠臣”,哪怕这份忠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唯有诸葛亮是主君允准、群臣请命、外邦道贺,已触碰皇位仍坚持汉朝正朔尽心辅佐幼主刘禅,所以诸葛亮才值得后世敬重与赞美!
文献参考:《汉书》、《三国志》、《清圣祖实录》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