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妒是一种罪,但傲慢与挥霍天赋,也是一种罪。
“欲望,这一头贪心不足的饿狼,
得到了意志和权力的双重辅佐,
莫扎特死因(莫扎特死因梅毒)
势必于把全世界供它的馋吻,
然后把自己也吃进去了。”
(莎士比亚《特洛伊围城记》)
“啊,是我,是我杀死了莫扎特!”
你没听错,这是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奥地利宫廷乐队长,维也纳第一所音乐学院的院长: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Salieri)在全片中的第一句台词......
这部R君在各种媒体格式时代看过不下4遍的《莫扎特传》(Amadeus),可是在198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8项大奖。
放在今天,这妥妥的是一部现象级作品。
重点是:它还很好看!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音乐片(全剧共出现了54个莫扎特作品完美结合剧情场景的演绎),还是一部宫廷权谋片,更是一部完美的悬疑片,展现了一代音乐名人萨列里如何因嫉生恨,一步步设下各种社会陷阱,最终逼死了音乐天才莫扎特(死时不到36岁)的惊心历程.......
所以,同为一代音乐名人的萨列里为何会记恨他曾经近乎崇拜的偶像?而天才的莫扎特究竟又做了什么,让他自己生活过的如此艰辛,最后又如此凄惨的走向人生终点?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有没来由的爱,也不会有没来由的恨.......
也许这才是我们需要去真正从这部电影中了解到东西。否则,很可能,有一天,你也会发现:“我也杀死了一个莫扎特........”
实际上,这部电影所讲的故事很可能是一场持续了300多年的冤案.......
莫扎特的确是英年早逝,但真的从来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是萨列里出于忌妒一直在设局谋害他。实际上,莫扎特的很多作品,都是萨列里参与的。他们还曾经合写过一部作品《祝奥菲利亚康复》(ASalutetotheRecuperatingOphelia),而莫扎特也为萨列里的歌剧《威尼斯集市》(LafieradiVenezia)的第二幕终场写过一首变奏曲《6Variationson"Miocaroadone”》(莫扎特作品号“k.180/173c”)。
萨列里虽然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莫扎特同期的同行竞争者,但他同时也是维也纳第一座音乐学院的院长。他带的富有天赋的学生包括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梅耶贝尔等很多闻名后世的著名作品家,甚至还包括莫扎特自己的小儿子F.X.莫扎特(因为资质和作品平庸后来泯灭在人间)。
在很多记录文献中,萨列里是非常热爱音乐和关爱天才的人。他资助过很多穷困但热爱音乐的学生,包括贝多芬、舒伯特等,所以他的学生似乎都很热爱这位导师。贝多芬和舒伯特都曾经有作品明确的标注为“献给自己的老师萨列里”。(比如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ViolineSonataNo.1,Op.12No.1》,以及舒伯特的《ErsterVerlust,D.226》,下图就是贝多芬作品的封面,上面清晰的写着“献给萨列里”)
所以,萨列里虽然不如莫扎特那么有名,但是却也在音乐史上有着相当的声望。他的故乡意大利莱尼亚诺,从2009年开始,都会举办“萨列里音乐节”来纪念他在音乐上的成就。
而在莫扎特下葬时,也只有他,他和莫扎特共同的学生和几位莫扎特的好友参加了现场。(甚至当时莫扎特自己的遗孀都没有来.......)
那么,这么一位看起来在当时盛名远播的人物,又是怎么背上了这口黑锅的呢.......
其实也许是一些“自我痛惜反省”和“莫须有”罪名的结合........
首先,萨列里一直活到了75岁,在他最后的岁月里,不但身患重病,而且神志也已经不太清醒,所以据传闻说他一直声称自己毒死了莫扎特,并且因此一度因为忏悔而试图自杀。(而莫扎特真正的死因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包括有可能死于某些急性细菌感染,或者是因为风湿热加重,或者有传闻是被与他有染的女学生的丈夫下毒所杀等等......但无论如何,莫扎特最后身体状况很差,并且死于突然的高烧不退和全身肿痛,确实情有可疑)
虽然无风不起浪,当时以萨列里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他的身边的确是有随处照料的(正如电影中显示的那样),所以完全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恐怕不会。但当时萨列里的几位学生都曾去看望他们的老师,并且都不相信老师说的话,认为可能是有人歪曲了他的本意。
不过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普希金,却听到这些传闻后,义愤填膺的做了一首长诗《莫扎特和萨列里》,第一次正式指控他设计陷害和“谋杀”(在酒里下毒)了音乐天才莫扎特。(有趣的是,这首控诉小诗还特别在萨列里死后第三年才公布......这是明显不敢在人活着的时候当面指责,显然有些不上台面。)
而在他之后,著名的俄罗斯音乐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是以著名的《一千零一夜》组曲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他的这部作品也是R君从小最喜欢的古典组曲之一,至今在QQ音乐中还有个这个曲目)以普希金的诗歌为蓝本还编了一部独幕歌剧。
因为这2位无论在文坛还是乐坛都相当有地位的人联合指责,所以似乎萨列里的罪名就被做实了。而之后的几百年,“萨列里害死了莫扎特”就变成堂而皇之大家都在讲的阴谋论,而1979年,一个英国作家彼得.谢弗又将这个故事编成百老汇的音乐剧,也因此成就了这部主题是“庸才因忌妒而谋杀天才”的《莫扎特传》的电影。
所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受,看来全世界都一样.......
的确,有没有可能真的像电影中演绎的那样,萨列里表面是莫扎特的伙伴和粉丝之一,背地里却妒火中烧,想尽办法让他过的很惨?这还真不好说,毕竟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多少可供窥视的文献,也没有社交媒体能帮忙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判断.......而分裂型人格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事情。
无论如何,人性终究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所以,这场几百年的疑案真相,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
无论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存在阴谋论,即使是当作一部艺术作品,其实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相当多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莫扎特的悲剧缘由了。(让我们先不谈这个电影中有多少真实性)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有多强?绝大多数的音乐家,包括巴赫这样的巨人,谱写作品都是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叠加的;唯有莫扎特,是从一开始的第一个音符就是所有和弦,声部和变调一起谱出来的.......正如电影中萨列里的感叹:莫扎特的音乐简直就是上帝谱好了放在他的脑子里,然后他所需要做的,只是照着把他写出来......
没有人会否认莫扎特的才气,这个6岁就声名鹊起的神童,从小就能近距离接触着当时社会金字塔顶层的教廷和皇室及贵族,甚至得到他们的青睐,长大后的生活却怎么越过越不顺了?
情商和行为习惯,是他的致命伤。
你要恃才狂放而目中无人,第一个前提就得家里有矿,不用靠社会和别人的脸色来生活。其实即使是家里有矿,如果只以自己为中心,也都是很危险的习惯,比如参见不少全球演艺圈体育界的明星,曾经都是亿万家财,最后挥霍无度,或者理财失败,以致沦落街头,甚至孤独死去的大有人在。何况,如果你还没有办法做到不依托社会来生存.......
再糟糕一点的是,你不但家里没有矿,需要社会生存,你还从小养成了挥霍讲究的生活习惯......那可不是给自己找hard模式么。
莫扎特的天赋虽好,但他的音乐作品,只能通过权贵或者教廷这些阶层才能变现。(比如所有的歌剧和他的音乐,都需要排练,场地,乐队,在任何正式公演之前,这可都是要花不少前期费用的)所以,那时代大部分音乐家的日常开销只能靠作为权贵人物的音乐家庭教师,或者取得一些皇家职位靠薪水来维持。(当然,知名剧目的成功公映,也是可以带来不少财富的,但是和这些音乐家需要维系的生活水平来说,貌似真的不够。)
所以那个年代,除非出身家境很好,比如门德尔松,大部分音乐家都经常处于生活拮据,靠人救济才能过活的时代,包括贝多芬、舒伯特等等,也包括靠有钱粉丝或者富婆豢养(也可能是真爱),比如......柴可夫斯基。(搞艺术看起来很性感,但生活不易,实在是古往今来的一致啊.......)
实际上,以莫扎特的才气,他只需要稍微情商高一点点,行为举止更加谦和一点点,他所面临的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最初无论是萨列里,还是宫廷中的各种权贵,包括威廉二世本身,都是他的铁杆粉丝。莫扎特要做的,就是好好的伺候各位大佬,顺着他们的偏好,小心谨慎的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不是公然在陛下面前用自己的才气去比较(无意中打压和羞辱了)萨列里,内政大臣等等一系列人物的自尊心。
而他本身缺少教养的行为习惯,包括放荡的笑声,对女性轻浮的态度和举动,在任何时候对那些本来就忌妒他才气的人都是加重负面印象的要素。
可惜,这位大哥是真的社会情商很低,结果得罪了不少人,并且,还都是位高权重实力雄厚的人.......比如,1768年(他才12岁),他的作品喜歌剧《装疯卖傻》在维也纳的首映就被人破坏了;1780年(24岁)又和最早提携自己的家乡萨尔茨堡的大主教发生争吵,辞掉了自己长期的教廷铁饭碗(曾任萨尔茨堡宫廷第一小提琴手的高薪职位);而他在维也纳期间就没有什么太多像样的正职工作,基本靠演出和谱乐合约过日子(曾任圣.斯特凡大教堂的乐队副乐队长,也是没有俸禄的职位。)
而他的身边又能聚集哪些人?
不可否认有被他才情所吸引的音乐人(但他们大多数也都地位卑微,或者也在成长期,他们只能从莫扎特身上索取,却不能贡献什么),而更多的,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是需要压榨他的产出来获得收益的商人、剧院院长;是花费他的钱财,陪他玩耍,满足他虚荣的酒肉朋友;
所以,他不但因为酒色无度消耗了自己的气血,还不停为了维持自己的虚荣生活,不得不接受商人的压榨,拼命作曲来换取生活必需。
生活混乱而没有节制,再加上拼命被迫赶工交活,你说这日子过的心情能舒畅?身心能健康么?还时不时沾上点作为音乐教师和一些女学员的风流韵事纠纷,这生活的“美好”真的可想而知......
实际上,即使没有萨列里这样的人存在,莫扎特的生活也会日益窘迫,他的人生也会惨淡而短寿。在电影中,萨列里只不过是在关键的时候让莫扎特加速灭亡的催化剂而已.......
在历史现实中,莫扎特也是一个生活放荡,言辞粗鲁的人。你很难想象,一个上帝给予了这样的才华横溢,却在自己家书中充满了污言秽语。(据说在现实生活中也真是这样。)
所以,这么一位天才,死的时候只能葬在平民墓地,就没几个至亲朋友过来送葬(其中居然还包括萨列里本人和他的学生们,你说萨列里真的恨莫扎特么?)。可想而知,在他存活的年代,这位天才到底是享受了怎样的社会风评......
总算他死了100年后,1891年,维也纳的公民们认为他的成就实在是应该值得更好的纪念待遇,才把他的墓地迁到了现在的维也纳中央公墓,和贝多芬、海顿、勃拉姆斯、斯特劳斯这些著名音乐家为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R君2年多前就该去奥地利维尔纳了也拜见下这些世界音乐巨人......)
有才真的重要吗?
当然,是重要的。人类社会很多的人文奇迹都是天才贡献的。但是不论是莫扎特、还是图灵,还是约翰.纳什,他们的人生大多数都是充满着痛苦,苦难,孤独及受到“不公”的待遇。
所以,都是因为碰上各自的“萨列里”了么?还是因为,以这样的处世方式,最后经历苦难只会是一种必然。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平庸,甚至庸俗,但是,如果你过于自我、傲慢与无知,最后你不过一样是在浪费和挥霍着上帝赐予你的天才和能力,你又怎能去责怪萨列里这样人物存在?
毕竟,天才是上帝赐予的,但是这个世界和这些运转的规则,也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你该感谢上帝?还是怨恨他?
有趣的是,R君记得第一次看这部《莫扎特传》,也对萨列里充满了痛恨,觉得真是他这样的人存在,才让世界上的天才都不能更好的存在,不能让他们给我们的世界贡献更多的美好。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每一次看《莫扎特传》,感受却日益不同......
电影中萨列里当然不是我们的榜样。但是我们要面对社会,面对人性,不能只围绕着自我的感受和价值来经营生活和处事。我们再好的天赋和美好的创造,都需要也应该可以在更好的前提和方式下,才能发挥更好的价值。
我们当然不应该把自己变成萨列里,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把自己变成莫扎特。
《莫扎特传》:是上帝的悲剧,是天才的悲哀,更是社会的警钟。
R君,2021年10月5日,于上海。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