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常常被告诫要好好与他人相处,常常被教导如何去成为一个被喜爱和受欢迎的人,可是,好像很少有人跟我们说:好好和自己相处吧。而这,明明是我们生活中最根本的课题。
当我们知晓自己的情绪起伏,摸清自己的喜恶爱憎,才会知道如何让自己快乐,才能更好地安放自己。
《好好和自己相处,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曾点简介(曾点沂河沐浴)
一个人,也很好
你害怕一个人吗?为了“不一个人”,你是否违逆过自己的本心,去勉强融入一个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喜欢的圈子?
人群会带来暖意,可如果只是因为害怕孤独,就一头扎进去,也未必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以前觉得自己的任务是要在世界上找到几个人,建立几段稳固的社会关系,获得友情、事业或爱情,才算完成了来到人间的任务。
现在了解了,一个人只有能够独立面对世界,才能与外面的世界平等对谈,不然与世界相比,你永远是渺小的。
孤独也好,寂寞也罢,都是我们成为独立个体的挣扎过程,不要因为痛苦、害怕就一头钻进别人的世界。你站在这里,就代表着自己,是一道风景。风大雨急,你却可以很自然地抖一抖身上的雨滴,像任何事都没发生过。我们来到世上,每个人都拿到了独一无二的剧本,就看我们如何演绎。
——刘同《一个人就一个人》
被讨厌的勇气
所谓“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的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也要往那里去。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有时也意味着:他人的看法不再左右你,他人的目光不再束缚你,你的人生终于多了一点畅快的自由。
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感受过来自他者的“压力”:他人“金光闪闪的生活”可能会提醒我们的一事无成,他人不满怨忿的指责可能会打击我们的信心,他人轻慢随意的对待可能会折损我们的自尊……
终于,所有“他者”形成的大山,凝结成了一种叫“焦虑”的当代病症,压在我们身上,日夜搅扰着我们。
可是,人生既已不易,与其把喜怒哀乐的开关交到了他人手里,何不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安顿好自己的灵魂呢?当一个人心有所栖,他在去抵挡这个世界的风雨时,才会较有底气,也更有姿态。
就像苏格拉底曾在雅典的大街上看见一群人手捧金银珠宝依次走过,他的反应是惊呼:“看,这么多我不想要的东西。”哪怕是遭人侮辱,他也能坦然道:“为什么要在乎呢?”
就像亚历山大大帝看到哲学家第欧根尼坐在树下,衣衫褴褛,身无分文,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时,他说:“如果你能从我面前走开的话就好了,你挡住了我的太阳。”
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总是努力讨人喜欢,比起别人的评价,更在意自己对所有的事情是否满意,也许这正是人生变得轻松的方法之一。
——央视新闻《夜读》
寻得自己的世界
除了外部世界,你有尝试做些什么来建筑自己内心的世界吗?当外部世界纷扰动乱的时候,内心世界的平静、笃定,会给予你有力的支点,不灭的信念,自得的快乐,以及生活下去的勇气。
当你寻得了这个世界,某种程度上,也就找到了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儒家跟道家,其实有不一样的追寻,他们求的是内心的安定、平静和有把握,不随波逐流,内心有定力,有主见。主见就是主心骨,使得你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中不翻船。
我个人认为,人生目标有几条。最要紧的一条是存在;第二条,存在于这世界上,你要有尊严,不屈服自己去求取荣华富贵,甚至只是求取一个更好的待遇。假如你的兴趣不在做医生,你不要勉强自己做医生,你兴趣在学文学,你可能穷一点,也想办法学文学去,你自己选择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
“世人不知余心”,人家不知道我心里很快乐,我心里安静着。我站在水池边,看到水面上漂了几片浮萍,这很安静,天上的云彩在水池里飘过去,我在享受此刻,自己得到了内心世界的平静。陶渊明如此,孔子如此,苏轼如此。
孔夫子称赞颜渊,说他穷得要命,一碗饭吃不饱,一钵水就够了,但他自得其乐。孔夫子一辈子都欣赏自得其乐。
春天,他带了一堆学生到水边上去洗澡。洗完澡起来,他问大家,你们的志向是什么?有的人志向很大,要治国平天下,要写伟大的著作。他看曾点(曾点是曾子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曾点拿了几片叶子在玩音乐,大概是在吹东西,他还拿棍子敲旁边的木头柱子,自己打拍子敲音乐——这是真的自得其乐。
在这么好的春天,在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出来,春风软软的,在这里何必去谈别的呢?先求得此时的快乐不是很好吗?这不叫逃避,这是寻得自己的世界。
——整理自历史学家许倬云答网友问
你寻得自己的世界了吗?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撰写
图/视觉中国
你有没有被他人的目光“绑架”过?
你又是如何找回自我的?
监制丨李浙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赵颖慧
?央视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