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做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对于中国各方面的发展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部分地区被日军控制,其余地方百姓也纷纷进入战时状态,支援战争成为了国内社会各界的主旋律,这也让国家其他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兵役法》的时间是(民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有什么区别)
不过,即使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当时的国民政府依然将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师辈出的西南联大便是当时教育界人士用心血凝成的结晶。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堂
除了高等教育之外,为了提升人口素质,国民政府对于初等教育也非常重视,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案。
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相对糟糕的行政管理水平,战时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国民政府的预期相去甚远。
自从中国的国门被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以来,教育革新便成为了当政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晚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愚昧陈腐,因此在教育革新方面他们虽然做出了废除科举制等举措,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由于北洋军阀长期控制了北京政府并造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因此各地的教育发展依然进展缓慢。
不过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对于现代教育的接受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各地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中国的教育发展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民国时期的学校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教育差距。
他们呼吁国民政府能够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建设更多的学校并用强制手段让学龄孩童入学学习。
为了号召全民参与抗日战争,抵抗侵略,他们还提出要在小学教材中加入国耻教育的内容来唤起孩子们的民族荣誉感,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其实,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国民政府建立的小学中已经有1800多万名学生学习了,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在全面抗战之后,国民政府将绝大多数的资金投入到了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之上。
这让国内教育领域的资金来源捉襟见肘,不少小学由于经费原因纷纷关门,在校生的数量也减少了六百多万。
侵华日军的队伍
面对如此情况,不少爱国的教育人士们纷纷自愿拿出自己的积蓄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后来国民政府中的不少高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初等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国民政府从紧张的资金预算中拨出了一部分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学生大量退学的情况终于有了一定的好转。
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持学校的入学率,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了几条重要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强制的手段来要求适龄孩童入学。
按照当时的规定,当相关部门发现没有入学的孩童时,他们会先对其家长进行劝告,无果后就会将他们的名字进行公示。
如果家长依然没有将孩子送进学校,就要面对罚款或者进行义务劳动的惩罚。
与此同时,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发展教育,国民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资金募集政策,让各地的乡绅富户们筹钱来兴办本地的学校,这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1940年到1945年间,国民政府控制区的新生入学率和初等学校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接受教育的孩子中,有不少人都加入了少年团等组织,也为抗日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民国时的教材
同时,当时的教育界的人士还加入到了学校专用教材的编写工作中。
他们吸取了西方初级教材的编写经验,为小学生们创造出了一套有着完整科目体系的课本,这让中国的初等教育事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虽然国民政府的战时初等教育政策看起来很美好,不过其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棘手的难题一度让国民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发生了动摇,甚至在1940年的政府会议上提出了暂缓推行现代教育的建议。
在一系列的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当时初等学校的教育质量造成的影响最大。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民政府推出了全新的县镇划分制度,并要求在每一个乡中都开设一所初等学校。
当时的校舍以及师生
不过由于当时国民政府中没有完善的教育管理部门,因此这些学校的校长往往是由当地的保长出任的。
这些人虽然在当时有不俗的势力,但对于教育完全是一窍不通。
如果他们能够不干涉教师的日常教学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但这些人对于权力又有着天然的爱好。
因此他们对于学校的运转工作多有干涉,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国民政府高层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们不再让乡级行政机构管理地方教育部门,而是将教育部门直接挂在了县级政府之下。
影视剧中的保长形象
并且要求各学校重新审核校长人选,不再强制由地方保长出任,这让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保障。
虽然前面提到了当时部分学校采取地方募集资金的方式度过了难关,但是这种方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那里的学校主要仰仗的还是中央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
虽然抗日战争在后期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是国民政府在军事一项上的开支依然十分恐怖,而且当时他们控制的国土面积也相对有限,因此在财政收入上也不甚乐观。
所以在1940年9月的时候,行政院发布了命令要求暂缓国民教育相关政策的施行。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不得不借助部分私立学校来完成初等教育体制的建设。
这些学校的校长虽然不是保长这样的门外汉,但是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他们不会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心上,而是把教育当作是一门生意,“材料费”,“课时费”这些黑心校长巧立名目,变着花样地从家长手中榨取钱财。
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在抗战爆发的时候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之前动荡的政局让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师范类专业院校的规模也非常有限。
因此社会上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人才,能够胜任小学教员。
当时的国民师范学校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初等学校只好重新聘请那些曾经的私塾先生进入小学做老师。
他们对于数学、自然等现代学科完全不懂,虽然在语文、历史等科目上虽然有不错的造诣,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都和民国课本中所倡导的三民主义观点格格不入。
这让战时的部分小学变成了私塾的延续,根本没有起到教化国民的作用。
私塾先生形象
与此同时,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老师们也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前面提到战时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拨款十分有限,因此这些小学教员的工资经常得不到保证。
虽然在后面的几次会议中民国政府做出承诺,要为这些初等学校的老师涨薪,并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但是这些政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许多老师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为了维持生计,这些小学老师要么通过考试等手段进入保障体系更加稳定的中学任职,要么就退出了老师的队伍。
这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教师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无奈之下民国政府只得启用一些刚刚从中学甚至高级小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在进行简单的入职培训后便要求他们站上讲台。
虽然他们能够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但是缺乏人生阅历的他们却没有办法对课堂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在管理同学方面也有明显欠缺,这让当时的教学质量十分堪忧。
糟糕的小学教育也影响了后面的中学教育。
在战时举行的几次大学入学考试中,各科平均分能达到50分的人不到全部考生的百分之一,大多数人的科目均分甚至在三十分以下。
这足以说明战时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事业虽然提升了初等学校的入学人数,但根本没有办法保证教学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后民国社会的文盲率没有什么改善的原因。
民国小学毕业照
对于所有国家和民族而言,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事业。
中华民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抗战的危难时刻依然坚持贯彻发展教育的几项措施。
但是他们在计划制定以及政策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终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段历史还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
本文关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教育政策的内容,参考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苏国安著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