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接着讲”:优秀民间故事的创新发展之路

“接着讲”:优秀民间故事的创新发展之路

“接着讲”:优秀民间故事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故事资源。在以往娱乐手段和方式相对匮乏的社会情境下,讲故事、听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重要的精神娱乐活动。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故事资源。在以往娱乐手段和方式相对匮乏的社会情境下,讲故事、听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重要的精神娱乐活动。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活泼有趣且思想健康的优秀民间故事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对他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故事渐趋沉寂。那些眉飞色舞地讲故事、如痴如醉地听故事的场景已成为很多人的记忆。许多曾以鲜活生命力跃动于民众口耳之间的民间故事,或是经抢救与整理转化为文本,或是因演述者作古而淡出人们的生活。

民间故事文本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与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照着讲”的蓝本。“照着讲”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但仅凭对传统故事资源的继承,似乎难以抵御与时光流逝相伴的自然损耗,难以改变民间故事的式微之势。因此,民间故事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实现“接着讲”,这是使优秀民间故事延续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照着讲”“接着讲”与民间故事

“照着讲”与“接着讲”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的一对概念。冯友兰说,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哲学家不能仅限于“照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就叫做“接着讲”。

人文学科的创新离不开“接着讲”,应该从前辈大师那里“接着讲”。“接着讲”是突破、是扬弃、是创造、是发展。正是因为人类发展历史上存在着大量以“照着讲”为基点的“接着讲”,才使人类的文化获得永不停歇的累积和发展,进而呈现今天这样文明高度发展的局面。

“照着讲”“接着讲”对于其他人文学科同样也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民间故事的在场呈现,依靠的是演述者的话语(包括肢体、表情等副语言),而其有关历史的记忆留存又不得不借助于文字的记录性叙述。演述者的话语也好,留存记忆的文字也罢,都面临着是依传统方式演述、还是在传统基础上续说的选择。因此,“照着讲”与“接着讲”对于民间故事来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照着讲”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演述方式,“接着讲”是一种基于传统而又超越传统、使演述具有时代意蕴的途径和策略。民间故事只有在“接着讲”的持续努力和尝试中,才能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传统故事叙事模式下的“接着讲”

传统故事叙事模式下的“接着讲”,是指沿用约定俗成的故事演述形式,但演述的内容和情感意蕴却发生了变化,体现时代内涵和特色。

从历史来看,随着时代发展,民间故事的形态和种类处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之中。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时时刻刻都有新的民间故事诞生。如果只是传承最为原始的民间神话、传说等,那么恐怕已无多少故事可以演述了。民间故事正是在持续不断的“接着讲”的历史进程中,才繁衍成为数量庞大的“家族”。

时至今日,民间故事“照着讲”已呈衰退之势,而“接着讲”在彰显民间故事魅力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比如,阿凡提是新疆乃至全国各地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有关阿凡提的民间故事数不胜数。上世纪80年代,当有关阿凡提的幽默民间故事在各族群众中演述不衰的时候,少数民族文化学者李耀宗等人独辟蹊径地开始了阿凡提民间故事“接着讲”活动,在《北京晚报》开设《阿凡提新篇》专栏,刊发有关阿凡提的新编民间故事,在读者中引发了一片叫好声。李耀宗及其他一些作者的独特文化创意和不懈努力,使“阿凡提”这一艺术形象穿越历史时空和民族地域界限,融入各民族百姓现实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场域中,产生了现实体验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教育功效。

非传统故事叙事模式下的“接着讲”

非传统故事叙事模式下的“接着讲”,是指采用与口耳相传式的民间故事演述模式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讲述富有时代特色的民间故事。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故事演述方式固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如身临其境的渲染、演述者与聆听者的互动等,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演述方式不可避免地渐成“明日黄花”。一方面,依靠口耳相传模式来演述故事的传承者日渐稀缺;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受众也有新的需求和选择。在此情况下,就必须努力地突破单一,寻求更多民间故事“接着讲”的途径。

比如,巴拉根仓是深受蒙古族群众喜爱的一位故事化的人物,是智慧的象征。在蒙古族聚居区,有关巴拉根仓的故事不仅延续着“照着讲”的传统,而且也有结合现实生活、借助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接着讲”的尝试。将巴拉根仓从故事文本形象转换为辽宁阜新蒙古剧艺术中的戏剧人物形象,便是通过艺术形式改换来实现“接着讲”。当代生活题材阜新蒙古剧《买化肥》《巧计》等,都以巴拉根仓的后人为主角,演绎了一出出妙趣横生的喜剧。剧中的主角往往与传统的智慧人物巴拉根仓同名,他们精明、机智、幽默,甚至带有些许狡黠之气,他们以匡正社会不良风气为己任,这都是与传统故事中的巴拉根仓一脉相承的。对巴拉根仓故事的接续性演述,既勾起了人们对民间故事的记忆和情感,也深化了现实题材戏剧作品的艺术效果,可谓民间故事“接着讲”的一种现代表现形态。

民间故事“接着讲”可以借助影视、网络等现代科技传媒手段,提升传播效果。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曾推出自创栏目剧《湖南经视故事会》,以“百姓故事,百姓演绎”为电视表现原则,讲述民生故事,实现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湖南经视故事会》栏目给我们一些启示:民间故事不一定只存在于传统中,当下民众的生活依然是产生民间故事的丰厚土壤。以新颖的手段来传播优秀民间故事,会对受众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上一篇: 员工跳槽怎么办?来看刘备是如何绑定诸葛亮的?全是干货!
下一篇: 姐弟恋注定都要凉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