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史料记载,呼和浩特市立医院的前身是一所天主教会医院。由天主教“圣母圣心会”于1923年所创办。原名公医院,1937年改名为归绥公教医院。该院在解放前,曾经是长城以外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医疗技术先进的一所医院。
1865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接管内蒙古教务以来,成立育婴院,开办学校,行医施诊。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总会长吕登岸在察哈尔西湾子传教多年,深感内蒙古地区缺少像样的医院。尤其1920年前后,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的传教士,在内蒙古一带因患斑疹伤寒致死的数目非常惊人。吕登岸会长上任伊始,就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医疗方面着手。1921年,他决定在绥远教区归绥市,建立一座新式的规模较大的医院。1921年春,归绥旧城天主堂请归绥大盛掌柜段履庄说合,由新城旗民生计处处长李春秀之手,买到前清满营操练的大校场的80亩土地,作为建设医院的基地
绥远是哪里(民国时期绥远是哪里)
1922年正当该医院兴建之际,驻“小校场”的“西军”士兵,因故打死一名筹建该医院的中国事务员,马福祥都统恐怕因此而引起纠纷,为了息事宁人,遂将毗邻大校场的60亩公地拨给该医院作为人命赔偿。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把这60亩和上边的80亩土地连在一起作为该医院的院基,同年又向大校场南边姑子板村姓梁的买下52亩农田,用来修建工友宿舍、子弟学校和医院坟地。此外,又在现在锡林北路以西,新华大街以南,买下50亩土地,拟建“圣家学校”之用。1922年春,医院开始建设。
1923年,归绥公教医院正式落成。那个占地一百四十亩,方形大院的正中,布置着各诊疗科室和病房。总的造型,好象一个罗马字Ⅱ。房舍分为南北两排,中间有两条走廊,东走廊以东为女病室;西走廊以西为男病室。前排是一、二等病房,后排是三等病房。病房前面是花园树林、后边是菜地。
归绥公教医院是个教会医院,所以在女病室东边,修建了一座南北方向的“圣堂”。又在男女病室前边两端,分别竖立“耶稣圣心”和圣女“小德肋撒”塑像各一座,突出了宗教色彩。医院大门设在南墙正中,入院往东为免费门诊室和化验室。
归绥公教医院设有X光机、红内光灯、电流机、通电按摩机、射热器、电光照浴器、眼底诊察仪、水晶体诊察仪、视力范围诊察器等贵重仪器。至于消毒、诊疗、化验、接生、隔离、门诊、药房等应有尽有。此外,还有锅炉、暖气、蒸气锅等设备。
据史料记载,费怀永任该医院院长时(1924~1937年),医院设备还很差,贵重医疗机器只有德国“古利纳斯”牌X光机一架。但是,病房的膳宿昂贵惊人。特等病房,1人1间,每天5元,饭菜自选;头等病房,1人1间,每天4元,每餐4个炒菜,主食水饺、包子自选。以上两等病房许可亲人伴宿。二等病房,2人1间,每天每人2元,每餐炒菜,一荤一素,主食馒头。三等病房,12人1间,每人每天5角,早晚稀饭馒头,中午烩菜馒头,星期四中午可吃到猪肉烩菜。当时的物价:1930年,4元钱能买到2石莜麦,5角钱能买100多颗鸡蛋或2斤猪肉。
我在网上看到过归绥公教医院刚成立时院长和护理人员的照片。十五六个青春靓丽的女孩簇拥在院长的周围,个个艳丽如花,可以想见当年入选的严格。如今,她们早已作古了,也不知沉寂在哪里,我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而叹息。
我的母亲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这里工作,那时归绥公教医院已更名为呼和浩特市立医院。医院的院子里都是高大的钻天杨,每天临近黄昏,乌鸦会遮天蔽日地降落,并“呱呱”地鸣叫不停,进入医院你会有身处异域的感觉。
二
听世居绥远城的老人们说,民国年间,绥远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能出城。东门外大多是荒地,虽然也有村庄,但离城较远;西门外虽然有土路与归化城相通,但两城之间隔着村庄、湿地、来往的人较少;北门外至大青山脚下,系空旷之地。军事驻防、排兵布阵,多了几分严肃;唯南门因为紧挨着桥靠村,村里的粮食、瓜果、蔬菜都能在南门外叫卖,所以城内人出城闲逛都选择南门。因之“南门”对于整个绥远城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但在日伪时期,日军竟然把城门封锁起来,禁止人们正常进出。天无绝人之路,因南门的两侧,都设有专门泄洪用的孔洞,孔洞上设有铁栅栏。为了便于洪水迅速排出,栅栏之间的缝隙较宽。城门封锁时,人们纷纷从栅栏间穿行,虽然不雅,却方便了许多。小孩子们也经常在栅栏间钻来钻去,玩耍嬉戏。
儿时玩过“钻栅栏”的人都知道,只要脑袋能过去,肚子不太大的人都能顺利通过,只不过要讲究点技巧:侧身,吸气,先出一条腿,再出一条腿,人就过去了。但东西就困难了,很少有和栅栏缝隙形状一样的物体。听老人们说,大部分人出城只是为了倒腾点吃的回来。
绥远城南门遗址在当今昭乌达路和乌兰察布街的交会处,南城墙即乌兰察布东西街的走向。
南门里史上居住的都是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八旗士兵。蓝旗在八旗的等级中,算是末等,所以最初居住分配时也就靠近城市边缘。
南门里以西的地方,是一片羊圈,听说是回族人养羊的地方。
南门里还有几个牛肉铺子。因为城里还有其他牛肉铺,为了区分,人们就把南门里的牛肉铺称作“南牛肉铺”。
南门里还有缸房。缸房就是放着大缸的房子,大缸里装着油和酒,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必备。民以食为天,缸房因此非常红火。南门里靠近新华南街的地方,最出名的缸房,叫“公义泉”。这间老字号虽然以出售油酒为主,却也兼营粮食。加工酒需要粮食发酵,出售粮食也是情理之中。
南门里,夏季还有沿街叫卖的小吃,比如奶糕、酸奶、凉皮之类。加工好后用碗盛着,来往的人吃上一份,清凉解暑。加上桥靠村的瓜果梨桃,更为南门积聚了人气。虽然这一切都已被历史尘封,但仍留在一些耄耋老人的记忆里。
桥靠——蒙古语“朝浩勒”的转音。常常有人把桥靠村以为靠着南门外护城河的“桥”而得名,这是错误的。
三
据史料记载,呼和浩特火车站地区开发于清嘉庆年间。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是山西榆次逃荒来的崔发武,他购置了数百亩地逐年耕作而定居。后来,又有赵、董两户人家来此居住,并形成了一村落,称崔家沙梁。民国10年,京张铁路延建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在梁家沙梁村建起了火车站。这一地区繁华起来,并建起了“官房子”“中山里”铁路职工居民区,再加商户和居民逐年购地营造房舍,此地渐具街市规模,形成与旧城、新城三足鼎立之势的新城区,而塞北关街则是呼和浩特火车站地区的首善之区。
东西走向的塞北关街不足百米,但商号、店铺、学校云集,东段街口有元盛居饭庄、金家焙子铺、邢家熟食店、傅家旅店,还有不少小商号;中段有南山堂药店、车站俱乐部、联合诊所;西段有市十六完小(1984年撤销)、省立第三小学(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车站小学)。以塞北关街为轴心的南北两侧更是名店众多。如天半玉副食店、同福居饭庄、京茂永副食店、丁家肉铺、富泉永饭庄、天成货栈,庆平居饭馆等。
1922年,从北京来的黄包车在火车站停候,往新城旧城拉运客人。几年后,原在张家口营运的三轮车,因该城市坡度大无法畅行,也纷纷落户归绥火车站。
四
中国最初的发电厂都叫电灯公司,因为发的电仅够路灯使用。如果发电机组尚有盈余,就用来带动磨面机加工面粉,改称电面公司。100年前中国各城市都是这个套路,都是这种叫法。归绥百年前也有电灯公司,归绥的电灯公司由旅蒙商号大盛魁联股承办,名为绥远地方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22年1月在归绥县火车站西侧购地建厂,安装62千瓦发电机组一台,5月发电。
1924年,绥远地方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迁厂址至绥远城和归化城之间(现中山东、西路),安装由天津转购日商的10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7月动工,翌年8月建成发电。运行不久,因设备质量低劣而停业。
1929年,归绥市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后购进瑞士新式50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4吨/时锅炉两台,于4月初在车站西旧厂址动工建设,11月初竣工发电。后因资金短缺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被省政府接收。
1929年,归绥市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城东街、西街安装少量白炽路灯,其灯泡是卡口式长圆形白炽灯,最大度数为16瓦。其它街道仍为少量油灯、汽灯。
归绥市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发电成本及利润如何已无法考查。网上仅能查到1888年,有个叫黄秉常的人在广州创办电灯公司的经营情况。黄秉常从美国威斯汀霍斯电气公司购买两台100匹马力的发动机和两台1000伏特的交流发电机,发电量可供1500盏电灯的照明之用。他雇用工人100名,灯泡从国外进口,分16支光和10支光两种,每灯每月电费鹰洋一元。公司运营之初,除少数商号外,一般人不敢问津。
1933年,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花12万大洋从天津购买法国亚美公司制造的面粉机一套,并于翌年1月开磨生产“五塔牌”面粉,日产1000袋。
日寇侵占归绥后,1938年5月,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被蒙疆电业株式会社收购。1945年9月15日日寇投降,国民政府派员接收后,更名为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
1949年11月,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国营归绥电面厂;1951年3月,归绥市政府决定“电面”分家,成立了“地方国营归绥发电厂”和“地方国营归绥面粉厂”;1954年3月,地方国营归绥发电厂更名为呼和浩特发电厂;1958年,呼和浩特发电厂易地在西郊重建。
五
据《归绥县志》记载,现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建于1931年,始称龙泉公园。
园址中原有一土阜,俗称“卧龙岗”,土阜之南,有清泉涌出,向南流去,淙淙不断,甘甜清澈。土阜之东南,有先农坛庙,庙之右側,也有一泉涌出并潴集为潭,民众称其为“老龙潭”,又名龙泉。此地位于绥远、归化两城之中间,交通方便。附近又有古寺、农田、荒坟、苇泽,不乏天然清旷之趣。
清朝时,先农坛庙及周边土地均为土默特旗官产,也是归、绥两城大员仲春时进行耕藉典仪的地方。夏秋麦熟之时,周围麦浪滚滚,碧野盈畴,为园林増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当时的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归化、绥远两城的官员、市民,闲暇之余缺少游娱之场所,政府应当引起重视。时任远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遂召集属员议定,在此建设一公共园林,以应两城官民休暇之需。议定后即斥资购买土地,于1931年正式动工兴建。是年7月上旬,占地面积1.33公顷的龙泉公园竣工。全市各界名流到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园大典。当时的绥远省政府建设厅厅长冯曦刻石立碑,以志该园肇兴。
六
1933年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将士,经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批准,在归绥市北郊建立了一座烈士陵园,门、堂、碑、塔齐全,建筑规模宏伟;民国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政府要员胡适、傅作义等都有匾额、联语题赠,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后陵园改名为公主府公园。
七
又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呼市仅有一辆出租小汽车,每小时收费2元。民国三十五年,市内有四辆公共汽车,其中福特二辆、同和一辆、雪佛兰一辆。这四辆旧汽车是省公路管理局交给市里的,其中三辆在新旧城之间往返运行,另一辆在新旧城到火车站间往返运行。运行时间为每日早晨6点30分至晚上10时。乘客需提前买票,下车时由售票员收票,对于无票乘客会加倍罚款。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市内公共汽车由于汽油缺乏和轮胎破旧等原因而停业。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呼市的公共汽车只有三路:新城——旧城、新城——火车站、旧城——火车站,每路两辆,相对开行。呼和浩特的公共汽车都是前苏联进口的大鼻子嘎斯车,这种车,车内狭小、窗户不大、车头突出。那时的公共汽车尾后都带一煤气包,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才换成烧油的新型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上都有售票员,专门负责售票工作。乘客上车后根据乘车的远近购票。售票员通常左手拿着一个写字板大小的票夹子,上面夹着不同面额的车票。脖子上挂着一个可以按合的翻毛小皮包,里面装钱。卖票时一边收钱找零,一边撕票。有的车上,售票员在紧挨车门的地方还有一个很高的专门座位。
呼和浩特的自行车最早由天主教堂外国神父引进,此后自行车成为呼市时髦的交通工具,许多官宦少爷和商家阔少纷纷争相购买。当年自行车全是洋货,僧帽、三枪和老人头牌最为著名。
八
1969年底,呼市第二运输公司(驼运社)试制出第一台12马力三轮柴油机动车。
记得第一台12马力三轮柴油机动车试制成功时,轰动了整个呼和浩特。这辆车披红挂绿,“突突突突突”地直冒黑烟,绕行了中山路、通道街、新华大街。数百人敲锣打鼓地上街庆祝,在组织者的引导下亢奋地呼喊口号。街上到处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曲响彻云天的凯歌!”“这是粉碎了XXX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后的又一个丰硕成果!”………
可惜,这辆车时走时停。一停下,工人师傅们就簇拥上去修理。后来没开到家就彻底瘫痪了,最后全凭人力连拉带拽地才弄了回去。事后,有好事者作诗形容这次试车: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作者韩丽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