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为了让长院学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清廉思想的熏陶,在聆听清廉故事的同时感受传统清廉文化带来的正面激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清廉教育效果,特此开设“讲廉洁故事,创清廉校园”专栏。
李拔
01
个人简介
李拔(1713-1775),字清翔,号峨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出生于四川省犍为具。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任长阳、钟祥、江夏知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李拔由湖北汉阳府同知擢升为福宁知府。在任期间,他对闽东的山川、水源、土壤、民情等进行系统考察,提出兴教化莫先于足衣食,足衣食莫大于重农桑,重农桑莫要于兴水利,并付诸实施,造福一方,政绩斐然。
02
故事内容
福宁地处沿海,原不产丝,也鲜种棉花,百姓向来以捕鱼为生,收入微薄,生活贫苦。李拔到任福宁知府后,将蜀地的栽桑养蚕种棉技术传到闽东,教民试养桑蚕,推广种棉,逐渐改变当地的种养习惯,增加了百姓的经济收入。为帮助农民增收,李拔根据闽东多山的特点,写下《请教民开业种树议》,倡议种树的种种好外,亲自教百姓识别,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树木,同时妥善解决公山种树的问题。李拔还撰写多篇文章,就闽东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提出对策。《福宁府志》除独立收入他的三篇劝农桑的文章外,还有多处关于李拔关心农桑的文字。如李拔的《劝》诗:“刺史行春日,郊原麦秀时,劳农分浊酒,归马赋新诗。”反映了他亲临农桑一线,视察春耕的情景。还有李拔的《请种包谷议》阐述种植杂粮的种种好处。李拔认为闽东地处沿海,山多田少,产出谷麦有限,杂粮种植面又小,导致百姓缺粮,米价日涨。虽然山地间有种植地瓜,可当饭吃,但是地瓜贮存不易,容易腐烂。为此,李拔查阅资料,了解到福建有一俗称“番豆”(玉米别称)的谷物,容易种植,收成不错,而且无论斜坡还是陡峭的山地,只要有一抔浅土就可以种植,收成后可以做面,酿洒等,皮还可以喂猪,好外不少。他令人试种取得成功后,发动各具广种“番豆”、收成颇丰,百姓称之为“李公麦”。李拔致力于解决地方百姓的温饱,深得民心。
冯梦龙
01
个人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崇祯三年,在冯梦龙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受于京师国子监就读,成为一名白发老生员。明崇祯七年,冯梦龙被升任福建寿宁知县,时年已61岁,为官四年后,回到老家苏州府潜心著书立说。
02
故事内容
唐贞元年间,白居易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初到任,城中赵、李两个财主因争夺一地打官司。为能赢得官司,赵乡绅买了一条大鲤鱼塞满银子送到县衙,李财主则挑了个大西瓜也塞满银子送来。冯梦龙一到寿宁就发现没有城门,一打听得知是70年前倭寇袭扰。毁了城门,但县里没钱,上级也不批钱,故70年都未修复。因无城门,老虎还经常溜进城伤到人。冯梦龙把自己俸禄捐出,并带头集资,最终凑够钱修了城门。城门修好后,还要除虎害,他仔细查访,自己出钱寻得一名巧匠制作捕兽陷阱,四个月内抓到三只老虎,绝了寿宁多年虎患。想到山路崎岖,百姓挑粮到城十分艰苦,他修建了四个乡下粮仓,以便就近入仓。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