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doc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doc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doc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管子学刊2007年第4期先秦典籍研究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梁健俊(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

管子学刊2007年第4期

先秦典籍研究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溯源

梁健俊

(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本文从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相互关系

作用上,论述了先秦档案文献典籍在中国传统文

化的不断进化中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一

种自然的文化现象对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

和维系具有的重要作用.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一脉相承.

[关键词]档案文献典籍;传统文化;关系;影响

[中国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m]a[文章编号]1002—3828(2007)04—0106~04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凭证和借鉴功能的档案

文献和典籍,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社会文化的形态,成为先

人着书立说,修史办学,传授思想的重要依据,为文明灿

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积累和传播发挥了积极的历

史作用.先秦时期是我国档案文献典籍形成发展的一个

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历史

时期,透过这一时期先秦圣哲对档案文献典籍的收集,整

理和编纂利用,凸现出诸多颇有文化价值的社会发展思

想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些历史性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我们

今天科学的认识先秦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内涵具有现实

的指导意义.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源远流长.根据考古资料记载,

约3500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产生了以龟甲和兽骨为载体

的古代文字符号.这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系统性的官

府文书档案文献.它清晰地记载了当时统治者的社会活

动,它的发现除了可以探知先秦时期形成的种种社会端

倪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此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生成及发

展脉络.因记载的主体及其社会分工的不同,形成的古

代早期档案文献典籍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文化方面

的差异,也在古代文明的萌生和进化中发挥着不同的影

响和作用.

先秦时期档案文献典籍至今以周代为最原始,其收

集和管理已有专司之机构.《周礼》中称档案文献集中之

处为"天府",西周的金文则是继甲骨文后我国历史上特

有的珍贵档案文献,对其管理也有明确的组织和规定,汉

朝官府专事档案文献管理有着名的"石渠阁","兰台",三

国和西晋时期遵汉制,北齐第一次在中央设置史馆,也是

沿袭至清朝的国家垄断档案文献管理机构的雏形,隋唐

时期档案文献典籍颇丰,由专门机构组织专人对前代档

[收稿日期]2007—07—19

[作者简介]梁健俊(1955-),男,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106

案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编撰.由于治国施政的需要,

各朝代十分重视文献典籍的政冶功能,纷纷设史官,以档

修史,蔚然成风.春秋时期着名思想家孔子整理编纂了

《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其中《尚书》是

我国迄今为止见到的古代最早的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

档案文献汇编,也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

奴隶社会社会发展和文化延续的珍贵历史资料.《春秋》

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记载为主体,参考其它诸侯国史官

的记载加以删订,按时间过渡编次而成的我国历史上最

早的编年体史书,孔子修《春秋》开创民间利用档案文献

典籍修史并使之传播于世的先例.历朝历代利用档案文

献编修史书屡见不鲜,鲁国史官左丘明编纂《左传》和《国

语》,齐国史官甘德着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史官石申

着有《天文》八卷,后人合为《甘石星经》,还有战国时期传

说周文王的《周易》,黄帝的《内经》,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以及记载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论和行为的《论语》等等,

这些流传于后世的朴素思想和认识方法,无不闪烁着中

华古老文明的异彩,兴衰更迭,绵延传承.这一时期,档

案文献典籍由原先零星记载和自然原始状态逐步走向体

系化,所蕴含的民族意识和朴素的世界观在社会的不断

发展中愈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长期影响我国社会发

展的儒,道,墨以及诸子百家的先秦儒家思想更是以其内

涵的博大精深而流传于世,究其社会存在之根源即是古

代文明的熏陶和侵润.

先秦时期档案文献典籍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土

壤,是我国人类文明生长进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

化因子.在特定的社会存在影响下,其衍生和积淀形成

了一系列彼此相关的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历史性,遗传

性及其稳定性等,从形式到内容无不深深地锈刻着原始

文明的烙印.先秦时期社会数经动荡战乱割据,档案文

献典籍也在社会的更替中经历了散失流落毁灭和修缮复

原重生的过程,但最终还是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一代又一代

的传承弘扬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原始文明的传播是依

附档案文献典籍的存在而沿袭,而历代档案文献典籍的传

世则是源于古代文明的滋养而成就.先秦档案文献典籍

与古老社会文明的积淀,进步和延续相辅相成,在继承,保

持,维系和推动中国文化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历史进程中发

挥了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经数代更迭进入到现代文

明的今天,我们依然不难透过恢宏博大的现代文明的宝

库,如数家珍的欣赏演绎于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的古代文

明的神蕴,依然不难从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进步的时

代发展的缩影中,感受到历代档案文献典籍所昭示的精髓

绝伦的传统文化精神不言而喻,社会文明是一个国家生

命的体现,忽视了文明的存在,传播和延续,不仅因之丧失

了民族内聚力和生命力,而且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反映一个历史时期文明精神的档案文献典籍,是这个时代

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的集合,脱离了档案文献典

籍这块孕育文化的沃土,传播社会存在的文明生态就会成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立足之地我们不能设想漠视

历史,割断联系,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去研究探讨我国

档案文献典籍对于社会进化的积极作用,而应置身人类社

会文明的历史背景,实事求是的认识古代档案文献典籍的

文化功能,使之在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传播文明的社会发

展中还原应有的历史地位.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特有的文字

符号和记录工具,是结绳,刻契在文字和国家产生之后与

时俱进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佐证,档案文献

典籍的文化属性与传统文化起源应该是同步的,或者说具

有同源的意义,并因尊重档案文献和典籍进而形成尊古从

前的文化传统.正如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一位外国学

者所言:"如果说未被忘记的唯有文化,那么未被丢弃的唯

有档案"由此可见,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与传统文化息息攸

关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洋洋

洒洒的文化传统代代相袭,绵延不绝,支撑着生生不息的

中华民族日益兴旺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

几千年来连绵不断的档案文献典籍络绎传世,代表着社会

发展进化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成长.孔孟之道,诸子百

家,经史诗文,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档案文献典籍在延续

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曾有史学家认为的"殷商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

期",其间,以档案文献典籍为基础编撰的巫史,既是传统

文化缔造的发端,同时又是档案文献典籍的集大成.巫史

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总结归纳历史经验,故"动则左史记

之,言则右史记之".概凡先公先王的世系,当代君王的言

行,国家要务,军事活动,祸福灾运,都一一记入巫史之列.

类似这些记叙又被有序编撰形成了"典","册"收藏起来,

这些被后世视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原始积累的文字记录及

其编撰的文献和典籍,构成了孕育滋养民族传统文化发端

的源头.此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认真研究和吸收先

秦档案文献典籍的传世精华,编六经着四书,成就先秦历

代传统文化蔚为壮观之成果,打造了儒家思想文化之经

典,建立起了完整的儒家学说体系,并广泛流传于后世.

纵观历朝历代更迭的社会发展历史,传统文化中一切有利

于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思想和意志,盖通过历代的文

化传承被后世吸收过来并加以发扬光大,这也从而奠定中

华民族文化传统之基石.

诚然,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宗法一体化,皇位是世

袭的,列祖列宗在封建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仅次于"天"

的地位,祖制祖训在封建王朝具有法律效力,"敬天法祖"

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思想原则,遵循"先王治世之道"

是历代贤君明主的言行准则.这些前世先王统治经验和

做法,作为思想和精神遗产一代一代的被后世收集留存,

通过汇集编撰,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主流文化,

成为维护统治的思想和理论依据.正是由于档案文献典

籍与社会文化,政治和思想的互为渗透性,交融性和现实

借鉴作用,才使历代统治者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修筑宫禁森严的档案库房来供奉档案文献和典籍,不惜

花费大量人力组织庞大有效的档案收集,编撰管理机构,

通过制定严密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忠实地收集,整理,保

管,编撰皇帝和祖先们的档案文献典籍,并视档案文献典

籍为"宝物",不遗余力的利用档案文献典籍编纂实录,圣

训以及各种典章制度,极力宣扬其"祖宗宏德""皇恩浩

荡",借此来标榜当朝的正统地位.宣扬帝王将相的文治

武功和治世之道,用以"上彰祖德,下启孙谋",冀其统治永

存的重要文化思想工具."辑圣训或奏议,纂法典或刑律,

修实录或方略"等成为先秦统治阶级施行思想文化精神统

治的重要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代档案文献典籍的文化内涵丰富浩瀚,历朝历代的

统治者和文人无不在利用档案文献典籍传播社会主流文

化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始,到

清朝末年的章学诚,档案文献典籍编纂一脉相承,世代沿

袭,逐渐形成文化传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宝库.

由先人们凭借档案文献编撰的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以

及为整理这些部类典籍而形成的类书和丛集不计其数.

各个地区大量的地方志书,民间流传的内容极为丰富的家

谱,族谱和年谱,以及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包括

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均来自于先秦时期档

案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编纂,后世文人对儒家经典的注疏也

都是根据所收集到的或新发现的档案文献进行阐述和解

释.所以,我们在历代的注疏中不难发现大量对先秦时期

档案文献的引用.这些曾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着统

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文化,无不是在先秦时期档案文献典籍

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的文化创造,无不与先秦时期的档案文

献典籍的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其中既有根据当

时档案文献典籍的积累而进行的社会理性思索;也有对先

秦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总结或批判;还有各家弟子们对本

学派创始人言行的记载和注释.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本

身也是档案文献典籍编撰繁荣的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

上说,先秦时期的档案文献典籍蕴育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化

思想的萌发,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的绵延不绝,正是源源

不断的从历代档案文献典籍中汲取文化营养,从而构建起

]O7

了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梯,成为滋养,贮存,传播,发展社会

思想文化的重要工具.

先秦档案文献典籍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古代"信息

库",它在文化的各类形态和基本层次与人类的行为之间

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每个社会成员通过这个文化信息

库,获得思想的认同,精神的力量,认知的方法,行为的特

征,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先秦档案文献典籍又是历史进

步的记录,客观的总结,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的真

实反映,是各种知识的交汇和人类智慧的文化结晶.历史

上的档案文献典籍尽管其存在的物质形态发生了许多变

化,也曾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屡遭厄运,但一代又一代

的统治者一次又一次的重建,恢复和延续,在客观上为我

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民族传统文化才能避免世界上其它古代文

明的灭顶之灾而历经几千年延续至今.人类社会发展表

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创新力和影响力的时期,也

正是档案文献典籍繁荣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档案文献典

籍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水,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和民族传统文化振兴的标志.

先秦时期的档案文献典籍深刻反映了传统的社会价

值观念所在.所谓传统系指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比较稳

定长期影响着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文化认同和道德风尚等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而所谓传

统价值观念是指受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趋向的影响,经过

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

度,准则,规范及社会评价.任何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其产

生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都与一定的社会组织结

构,经济结构,政治文化背景相联系.先秦时期也不例外,

由于档案文献典籍受当时社会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和文化

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所代表和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在胚胎

孕育成长的过程中,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深深铭刻着中国

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大一统"的社会意识形态.先秦时期的社会价值观

念,源于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反映了维护封

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需要.从殷商时期的高度神权政治,即

所谓的"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西周制定

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主导思想的礼乐文化,逐步完

善了周王朝的上层建筑,成为标志我国古代神权思想解

放,理性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秦朝建立起的空前统

的"大一统"政权,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提供了必要的思想

保证.一方面在政治上将国家组织机构与宗法家族机构

高度融合起来,形成了绝对君权的"家天下"政权模式,使

其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统治阶级中央国家制度的核心机

制,皇帝成为整个国家政权中独一无二的主宰者,加之出

自宗法世家的贵族之门的大大小小的官僚们,建立起"大

统"专制国家政权,极力推行与之相应的适应人们心理

需要的"大一统"的文化,思想体系,力图构建服从于"大一

统"政治,文化,思想需要的以专制主义为特点的统治体

系.孔子作为我国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也是儒家思想和

政治主张的缔造者和传播者,编纂"六经",正本清源,把当

】O8

时诸侯争雄,各自为政的华夏诸国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中

上一篇: 世说新语 | 你知道家委会吗?
下一篇: 清廉长院丨讲清廉故事,创清廉校园(三十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