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杨步伟的《杂记赵家》一书,那还是内地没有完全开放的年代。从哪里听说现在已经想不起了,之所以记住书名是因为赵元任大名,当年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名满天下,可是至今我没有看过一本赵元任的书,其他三位,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加上牵线人吴宓,讲师李济的书多多少少也读上了几部。但是赵元任作曲的歌我倒是读了一些,也很喜欢,像那首《教我如何不想她》我就会唱。因此对这位天才式的语言大家总有一丝好奇心在焉,赵夫人写的书自然一下记住了。
那天在书店看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杂记赵家》,我想都没想收入囊中。可是回家在翻阅中突然感到像买到了盗版书,不,连盗版书也不如,现在有些盗版比正版做得还漂亮,这部书读起来语句不顺,怀疑是手民们错漏了字,有错字也有别字。(想想也有点气愤,这么一个有品质的出版社,这么大的书店,竟然买这样质量的图书!)于是就扔在一边,过了段时间,因前面所说的挡不住的诱惑又翻读了起来,书也不厚,花了几天也就读完。那些错误通篇皆有,虽对阅读有影响,总还是得到的多,给我很深的印象。首先是叙述语气,完全凸现了作者的性格,一看就是个豪爽干练的奇女子。看这书就像在现场听她和大家聊天一般,大嗓门不时伴着朗朗笑声,说着说着会突然回头问一下坐在边上的赵先生:“元任,你说这件事是不是这样的啊?”或者问一下听众:“某某,这件事你还记得吗?”真非一般书写可以比拟。从自己的阅读体会看,书写与平时讲话是两回事,过去曾说文言文是书面语,白话文是口语,但是白话文一旦书写成文字就和口语不同了。就像广播语言要求口语化,大白话,其实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和白话。而作为语言大师的夫人,在写作本书时,其叙述语言可真正像对亲朋好友在说话一样,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我印象深刻。
从《杂记赵家》一书中得知,作者与赵元任先生结婚后这么多年来两人基本没有分开,如此读者从书中可了解到赵元任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的另一面,他们在所处的时代里的作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赵与胡适是同时留美的同学,赵在语言学创立方面的副出,赵回国担任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赵与刘半农的合作,赵与梅贻琦、蒋梦麟、傅斯年、朱家骅等人的友谊,赵参与中研院史语所的创建,和李济等人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在今人的一些书中,这些人物都罩上了光环,成了人们仰慕的大明星,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做的事也成为大书特书的黄金时代和大事件)而在同辈人杨步伟的眼中,那些人和事也就是很普通的人和事,她都在现场,不少还插上一脚。比如赵去田野调查和游山玩水一样,在国外留学经济拮据互相共产,他们回国到清华胡适等轮流作东请客等,在作者笔下,这些名人都褪去了我们眼中看到的光环,和我们现在普通人有什么区别,也是那么的稀松平常,那些事也和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一般无甚奇观,除了他们生活在民国。作者作为家常事絮絮叨叨讲了出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哪里有安心做学问的时间和环境。通过作者叙述,我们从侧面也能感受到,这些大家怎样在这种乱世之中如何成就自己的事业,为国家的将来培养一批人才的。后来,作者一家在抗日战争起后离开大陆去了美国,一呆就是三十多年。她无时不在想念故乡的人和事,书中多次提到有生之年是否能回来。天遂人愿,终于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他们回到了大陆,并受到周恩来的接待。这也是一桩幸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