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正本清源,引经据典,什么才是四大菜系的源头历史?其他皆野史

正本清源,引经据典,什么才是四大菜系的源头历史?其他皆野史

正本清源,引经据典,什么才是四大菜系的源头历史?其他皆野史导言: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简称“鲁、扬、川、粤”;四大菜肴特点流传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四川,汤在山东,刀在扬州”。四大菜系有没有历史依据?

导言:

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简称“鲁、扬、川、粤”;四大菜肴特点流传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四川,汤在山东,刀在扬州”。

四大菜系有没有历史依据?

本篇文章不谈厨艺,只谈历史。中国无论四大菜系,还是八大菜系,这些知名菜系为什么会出名?究其原因背后都有较长的传承历史作为支撑,早被前人名家写进书中了。“鲁、扬、川、粤”,这个结论可不是今天人发明的,在距今100年前后已经有定论了,并且写出四大菜肴的评判标准。本篇文章来还原四大菜系的历史真相。

四大菜系现状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食成了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经济利益,很多不具备美食历史底蕴的城市开始动歪脑筋,通过把自身平庸的历史通过夸大宣传、或傍名牌等手段塑造成一个古代知名菜系;更有甚者直接剽窃、抄袭、偷盗其他城市美食历史文化,强行给自己定义,强行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些行为早就偏离了历史的真相。

这里我想反驳一些人:我之前文章打假其他城市剽窃、偷盗扬州淮扬菜历史。总有人给我来一句:“要有格局,别狭隘之类的话”。我纳闷,你是制定大国发展战略?还是搞未来经济规划?动不动就谈格局?四大菜系不是未来式,而是过去式了,之前历史早已定型。现在引经据典谈历史真相却成了没格局狭隘?反之篡改菜系历史,发明新野史倒成了光明正大?价值观竟然扭曲到这地步?举个例子,我说西安是中国历史古都,你给我来一句“要有格局,别狭隘”,难不成在你格局里西安就不是古都了?

重要6点结论看三遍(以四大菜系源头历史为依据)

特别说明:这段时间,我查阅几十本关于美食书籍史料,所记载大部分内容距今都有100~200年左右历史,提前把结论放在开头,看完之后别忘记回头再对照、回看、体会一下我的结论。

1. 几大菜系源于清代中晚期流传至今的说法,开始只有三大菜系;这里有一个演变过程,当时河南豫菜一度压过鲁菜,挤进三大菜系,后来豫菜衰弱,鲁菜占据北方菜的主导地位,清末民国时期四大菜系最终定型。

2. “鲁、扬、川、粤”不仅作为四大菜系的简称和排名顺序,那是中国历史自上古与中古,近世与近代,渐渐由北向南过渡,中国饮食的发展的流变也寓其中。按照历史地域崛起时间来排,最早北方山东的鲁菜,其次东南的扬州淮扬菜,然后西南的川菜,最后南方的粤菜。

3. 四大菜系中,只有淮扬菜是以扬州一座城市名称单独冠名的,其他都是以省级命名的城市组合式菜系。

4. 四大菜系中的城市组成:

(1)鲁菜,山东简称“鲁”;鲁菜是四大菜系中历史最悠久的菜系,作为四大菜系之首,个人认为符合历史,没问题。山东菜由:“济南 济宁 (烟台、威海)”组成。

(2)淮扬菜,明初扬州官方名叫“淮扬府”,别称“维扬府”,写进官修正史的,因此淮扬菜又称维扬菜,菜系名直接以扬州古名冠名的。无论“淮扬,维扬,扬州”都离不来一个“扬”,因此简称“扬”。

(3)川菜,四川简称“川”;川菜除了自身的饮食文化外,走向大江南北,见证了近代中国一部抗战血泪史。川菜由:“成都 重庆 自贡”组成。

(4)粤菜,广东简称“粤”;属于四大菜系中历史最年轻的菜系。粤菜由:“广州(包含顺德) 惠州 (潮州、汕头、揭阳)”组成。注:顺德距离广州城区10来公里,属于广府菜下分支范畴。

5. 额外多说几点

(1)四大菜系(1~4)外,再扩展4个(5~8),河南豫菜、福建闽菜、浙江浙菜、湖南湘菜。

(2)苏州的苏帮菜,我查阅史料发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有点被低估;在江苏位列扬州之后,妥妥的第二,个人觉得有资格竞争前8。

(3)截至2023年申报联合国评的中国5个美食之都;只有扬州和成都是最具公信力的,对的上历史文献记载,最心服口服;澳门历史特殊,具有独特的多元饮食文化,积累上百年,能上美食之都;顺德属于粤菜广府菜下分支,有点勉强,但不具备粤菜历史标杆性;淮安是典型的水货,没有历史文献支撑,民国时期在江苏省内就是不入流水平,民国江苏美食前5是:扬州、苏州、无锡、南京、镇江;2001年开始淮安靠剽窃、抄袭扬州淮扬菜历史弄虚作假忽悠上去的。

(4)远的不说,就说晚清民国这100~150年区间,江苏除了各城市方言有较大差异外;论饮食、民风等生活习惯,长江两岸城市文化接近,淮河两岸城市文化接近。因此扬州属于长江文化多,淮安属于淮河文化多。民国美食家文中关于扬州早茶文化很明确,这个话题我将会在后面扬州早茶的文章中再做引经据典,详细阐述。

(5)江苏和安徽北部接近鲁菜济宁风味,形成了淮海饮食文化区,淮安地理位置介于扬州和徐州之间,因此淮安境内不少地方菜更接近于徐州淮海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明朝人写的《天下水陆路程》中对江苏江淮地区文化作了描述:“自扬州以北,风景与江南大别矣”,说明扬州以北包括淮安在内,和扬州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淮扬文化本意就是扬州文化,取扬州古名作为文化名,和其他城市没关系。还有一句:“扬州之北,食品贱而不佳”,说明包括淮安在内,饮食水平低,和扬州就不在一个层次。(看下图)

文章图片1

《天下水陆路程》

6. 纠正2个错误观点

(1)现在发布的四大菜系,“鲁、苏、川、粤”,把扬州淮扬菜的“扬”改成江苏菜的“苏”,这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吗?我翻阅大量的美食书籍史料,从古至今就没有“江苏菜”这个菜系存在,错得离谱。

(2)有些人认为,扬州淮扬菜是因为运河,这个观点也是错的。因为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两岸城市有好几十个,涉及很多地域文化,如果按照扬州仅仅是运河城市就是四大菜系?反问一句,那其他运河城市凭什么就不是四大菜系?难不成扬州邗沟段水中能冒金子?因此古人以“一河两江”为评判标准是最科学,最客观的。

查阅前人名家们如何评判四大菜系的?

1. 唐鲁孙先生

生于清末北京,出身于清代世家,家学渊源,作为珍妃的侄孙,民国时期出入官场和工商界,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被称为“近代中国谈吃第一人”。

文章图片2

《唐鲁孙系列》

看上图,“老一辈”,可见比唐鲁孙先生年长很多,估计要追溯到清咸丰时期。清中晚期以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简称“一河两江”为评判标准,可见当时全国菜系只有三大菜系:“岭南派、南派、北派”;代表城市分别为:岭南派的广州、南派的扬州、北派的开封。上述历史距今大概有150~200年的时间跨度。

文章图片3

《唐鲁孙系列》

看上图,“早年一些美食家”,就是说年纪比唐鲁孙先生大一些,推测大概是清末民国初期,和老辈观点接近,还是以“一河两江”为评判标准。依旧只有三大菜系,把“岭南派、南派、北派”改成了“山东鲁菜、扬州淮扬菜、广州粤菜”,这里有个微调变化,北方菜从开封的豫菜换成了山东济宁的鲁菜,扬州和广州的地位不变。上述历史距今大概有100~150年的时间跨度。

2. 张大千先生

生于清末,四川省内江市人,中国近现代国画家大师,对美食有较高的研究。

文章图片4

《民国吃家》

看上图,张大千先生所说的“三江流域”和唐鲁孙先生“一河两江”本质意思相同,还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代表山东鲁菜;珠江流域粤菜,扩展附加了福建闽菜;长江流域依旧是扬州淮扬菜,增加一个苏州的苏帮菜,还有一个长江上游成都和重庆组成的川菜。张大千先生所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100年上下了。

3. 逯耀东先生

生于民国中期的江苏丰县,中国当代著名美食家、史学家。对中国美食有较深的研究,我觉得水平不比珍妃侄孙唐鲁孙先生逊色多少,写一本美食书叫《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5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6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看上两图,逯耀东先生观点和上面两位基本一致,还是以“一河两江”为评判标准,不过在其他章节多加了“一城”,指长城,意思说“长城以内的三大流域”。有以省级为单位的菜系分别是:“川、粤、闽、鲁”,还有以一座城市命名的菜系分别是:“京、沪、苏、扬”。简单讲解当时一些重要菜系的结构组成,时间跨度距今100年上下。注意,这里面没有扬州淮扬菜和川菜,因为逯耀东先生单独拿出来讲解了。

1. 粤菜由广州、惠州、潮州、汕头、揭阳组成;

2. 闽菜由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组成;

3. 鲁菜由济南、烟台、威海、济宁组成;

4. 北京菜班底主要来自于胶东的烟台、威海的鲁菜;

5. 上海菜等于全国各城市的菜系在上海做集中展示交流,形成了新上海菜;

文章图片7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看上图,说起川菜在全国的发展,必须提到抗战,大家都知道抗战贡献最大的是川军,许多战区有大量川军子弟的身影,身在异地他乡都想品尝家乡菜,因此川菜馆伴随川军在全国慢慢流行开来,成为家喻户晓的菜系;抗战胜利之后,之前搬去重庆地区的大量工作人员纷纷返回东南各大城市,8年的入乡随俗,即使回乡后也忘不了川菜,上海也不例外,川菜也占据重要一席。当时在大城市一些饭店做了创新,在扬州淮扬菜基础上融入川菜,形成一个独特的“川扬菜”新风味,只作为创新试点,不作为正式菜系(关于“川扬菜”,在下面有专门讲解)。

文章图片8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9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10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11

《明清扬州府志》

看上四图,中国四大菜系,为什么扬州一城能单列四大菜系之一?

1. 逯耀东先生写的很清楚“淮扬菜又称维扬菜”。这背后历史很多美食专家都不清楚,我来简单阐述一下。

(1)元末明初,“淮海府、淮扬府”作为扬州城市官方名称,写进官修正史《明太祖实录》,之后许多官修历史中的记载都来自于《明太祖实录》。

(2)朱元璋的娘家是扬州人,朱元璋追封其外公为“大明扬王”,并亲笔撰写了记述外祖父生平的《扬王行实》,文中记载:“王姓陈氏,世维扬人,不知其讳...”。意思说:“扬王姓陈,世代为维扬人,不知其名字...”。这里用别称“维扬”作为扬州城市名。

(3)扬州很多官方名还是别称都是因为“淮海惟扬州”这句话拆分而来,有“淮海、淮扬、惟扬”,其中“惟扬”,古人常写成“维扬”,比如官修历史嘉靖《惟扬志》,因此逯耀东先生说的“惟维相同”就是这个原因。综上所述:淮扬菜又称维扬菜,对于淮扬菜的解释十分明确,菜系名称都是以扬州古名冠名。

2.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把海、黄、淮、江、钱五大水系串联贯通,使得扬州成为大一统帝国的绝对交通枢纽中心,面江背淮,跨河临海。隋炀帝登基后三下扬州,升扬州为陪都,三京之一,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兴土木修建隋宫,长期在这里办公理政,大宴百僚,宴会嬉游,扬州菜肴作为大隋的国宴招待。

3. 淮扬菜为什么有“东南第一佳味”的历史荣誉?就是隋炀帝在扬州期间,扬州大厨拿松江进贡的食材四腮鲈鱼做了一道金齑玉脍[jīn jī yù kuài],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四大菜系正好在四个地理方位上,北方鲁菜,南方粤菜,西南川菜,东南扬州淮扬菜。隋朝扬州就已经锁定四大菜系之一的历史地位了,还是大一统皇帝做背书的。

4. 有了隋朝底子,唐朝扬州工商业更加发达,繁华超越唐都长安,史称“扬一益二”,包括到后来宋代,大诗人、大文豪常来扬州,有诗就有酒,诗酒风流,最后总离不开吃。

5. 后来朝代,扬州水产野味作为宫廷内膳供应的佳品,说明物产丰富。

6. 明清时期,朱元璋让扬州享有垄断盐业特权,在扬州设置掌管盐业的两大衙门系统,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使得扬州把持着盐务,天下重要商帮都集聚在扬州形成“扬州盐商”,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盐商家家都养名厨,相互之间平时喜欢炫富斗厨。

7. 搞笑的是《淮安府志》说:“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麋至”;这不是写淮安历史,而是写唐朝扬州的盐业历史。为此我专门查阅《淮安府志-乾隆》,在卷13【盐法】章节首页查到了这句话,写得是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在扬州设立盐铁使,任命第五琦为盐铁使正式颁布盐法,推行“榷盐法”,也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收取盐利。理财大臣刘晏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被任命为京兆尹,加户部侍郎,兼任度支、转运、盐铁、铸钱(租庸)等使,负责唐王朝中央财政经济工作,刘晏他们都是在扬州主持工作的,使得扬州成为唐朝水路大都会,国际化大都市,和明清一样,全国财团,人才精英都往扬州集聚。可见逯耀东先生不亏是史学家,这个小细节都了解。

扩展知识,创新“川扬菜”新风味,不作为正式菜系

“川扬菜”指两大菜系,扬州淮扬菜和川菜的交流,一些饭店老板聘请川菜大师进行创新,将川味入扬,形成“川扬菜”,等于一家饭店同时经营两大菜系风味。

文章图片12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13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文章图片14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打假那些剽窃扬州淮扬菜历史的城市

上面写的很清楚,重申一点:淮扬菜又称维扬菜,正式名淮扬菜,别名维扬菜,对于淮扬菜解释十分明确,菜系名称都是以扬州历史古名冠名的,没有任何争议。

1. 淮安从2001年开始剽窃扬州淮扬菜历史,2003年淮安官方还自称“淮安菜”,现在连自己名称都不用,直接偷盗扬州城市古名“淮扬”,还建一个以扬州古名“淮扬”命名的山寨馆,这不是笑话吗?你看看距今100年上下关于评判四大菜系文中提到淮安菜吗?“一河两江”,淮安都不在三大流域中,连上评判的资格都没有。如今抄袭剽窃扬州的历史,弄虚作假混个美食之都,野史都搞到国际上去了。对的上中国四大菜系的源头历史吗?有文献支撑吗?有这个历史高度上限吗?这是典型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2. 安徽的淮南,淮北少数网友,看到淮安弄虚作假成功了,如今也想如法炮制,在网络上叫嚣自己才是淮扬菜发源地,传到江苏去的。也打出淮安造假那一套,“淮在前,扬在后”的荒唐谬论。归根结底就是这些碰瓷剽窃的赝品城市,根本不知道“淮扬”作为扬州曾经官方名的历史。

4. 张起钧先生

生于民国初期北京,原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著名哲学家,老子研究专家。一生对饮食也有研究,写了一本书叫《烹调原理》。

文章图片15

《烹调原理》

文章图片16

《烹调原理》

文章图片17

《烹调原理》

看上三图,这算是四大菜系“鲁、扬、川、粤”最完整的出处了,注意这还是四大菜系排名顺序,距今也是有100年前后的历史。

1. 鲁菜

京朝菜(山东菜),有读者会疑问:“不是鲁菜吗?怎么叫京朝菜”?我想说张起钧先生写的没错;这里解释一下,现代人写的书有时候四大菜系写成:“京、扬、川、粤”,为什么“鲁”可以用“京”代替?那是因为清末民国时期,北京有名的“八大楼”都是山东馆,山东鲁菜绝对主导北京。无论写“鲁”还是“京”背后都是指山东菜,叫法不同,本质一样。定都北京的元明清三朝,700多年中,山东鲁菜就已经占据北京主导地位了,可见清末民国山东鲁菜在北京只是延续以往的历史而已。

2. 淮扬菜

淮扬菜就是扬州菜,上面几位解释的很全面了,无非几个重点:第一点,开凿大运河给扬州带来绝对的交通优势,为后来成为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基础条件;第二点,自古多位帝王喜欢下扬州,刺激了扬州淮扬菜水平的提高;第三点,扬州繁华持续时间长,简单说,光隋至清时间跨度高达1400多年,中途有过短暂战乱起伏,不过整体时间是很繁华的;第四点,扬州自古控制盐,使得本地成为全国财富的集中地和各大商帮、人才的集聚地。

3. 川菜

如果说上面逯耀东先生解释了川菜全国有名的原因,那么张起钧先生站在川菜三大特点来谈川菜,第一点,具有普遍性,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常吃;第二点,具有家常性,川菜也有豪华的菜品,由于前面的普遍性,给人印象川菜几乎各个都能下饭;第三点,“麻辣”,也就是川菜爱放花椒,我个人觉得这和四川地形气候有关,四川盆地,湿气重,当地人吃带麻辣的美食,可以通过排汗驱除体内湿气。

4. 粤菜

粤菜起步晚一点,到晚清“十三行”才开始崛起,和外国通商之后,进出口商人财大气粗带动地方菜肴水平提高,加之靠海,食材丰富,喜欢创新出一些“怪”的菜品,弥补了其他地区吃不到的美味。

总结:

以上皆为四大菜系的源头历史,举例4位清末民国四位名家的观点,他们代表着那个历史时期最高的饮食鉴赏水平,并且他们的观点没有利益驱使,把自己一生的亲身体验,所见所闻如实写出来,是纯粹的。

参考文献:

《烹调原理》

《民国吃家》

《扬王行实》

《明清扬州府志》

《天下水陆路程》

《唐鲁孙系列-天下味》

《唐鲁孙系列-大杂烩》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上一篇: 别看野史了!揭秘正史中那些比野史还野的惊天秘闻!
下一篇: 冯梦龙: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保障话语体系建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