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

《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

《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_南充三国志书院_新浪博客,南充三国志书院

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

作者 无之

长时期以来, 裴松之注多于《三国志》原文,已成为了研究《三国志》的定论,时至今日亦是如此。经过笔者多年不断收集资料,承袭前辈学者的潜心研究,结合陈寿《三国志》原文及裴松之注,比较之后发现,此定论乃是以讹传讹。

其实,裴松之注多于《三国志》原文,由来已久。

南宋时代,著名目录学家晁公武(1105--1180),在他的著作《郡斋读书志》卷二中,最先提出论点:“《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魏四纪,二十六列传,蜀十五列传,吴二十列传。宋文帝嫌其略,命裴松之补注,博采群说,分入书中,其多过本书数倍。”

此说一出,广为流传。

宋末元初之际,史学家马端临(1254--1323)著有《文献通考》。此著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详实,评论精辟。在《经籍考》目录栏下,对此论点大加肯定。由之而来,“裴注数倍于寿书国志”的提法,就完全被确定了下来,而后的七、八百年间一直沿用,不曾有半点怀疑。到了清乾隆初年,史官李龙宫等人校刊《三国志》,在书后校语中,明确地将“数倍”定论为“三倍”。这样,裴松之注多于《三国志》原文的定论,由原来模糊的“数倍”过渡到确切的“三倍”,使这一传承近千年的推论更加完备,更加“权威”,终成定论。1949年以前,《辞源》即以此为本,致使此学说流传甚广。1963年,杨翼骧(1918--2003)先生发表《裴松之与三国志注》一文,对李龙官等人的“三倍”之说做了较为具体的论证,其论断:“我们现在统计,陈寿本文约二十万字左右,而裴氏《注》文约五十四万字左右,以将及三倍的篇幅为《三国志》作注,可以说基本上弥补了陈寿记载简略的缺陷”。其后,陆续出版发行的重要古籍整理本和史论,如《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国历史学发展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三国志导读》等著作皆沿袭此说。不仅如此,由此还延伸出了众多说法,裴注多于《三国志》原文“超出原文近二倍”、“将近三倍”、“为三倍”、“三倍多”等等。

二十世纪末,随着三国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此说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1983年12月,学者王廷洽先生经过多年辛劳的逐字逐句、细心对比计算,第一次得出了陈寿《三国志》原文多于斐松之注的新论,并发表论文《应正确认识三国志裴注的价值》,阐述他的论点。1985年10月,王先生再次发表《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一文,进一步确立了这一崭新的论断,开拓了三国史新的研究领域。第二位持此说的是崔曙庭先生。崔先生是《三国志辞典》副主编之一,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性见解,著有专文《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1992年,《三国志辞典》在山东出版发行,成为当代国内研究《三国志》成果的集大成著作。辞典前言对此作了较为确切的诠释:“根据近人考证,裴注引书在二百种以上, 注文略少于寿书原文。”

王、崔二先生都对研究《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三国志》原文统计的字数,王廷洽先生是366657字,崔曙庭先生是367327字。裴松之注统计的字数,王廷洽先生是320799字,崔曙庭先生是320805字。从二位先生的统计字数来看,《三国志》原文相差670字,裴松之注相差仅6个字。这样的统计误差相距甚微,不到千分之二,增强了此学说的可信性。

据崔先生统计,寿书“《文帝纪》本文是3544字,而注文是15593字,注文比原文多三倍有余”。他的结论是,寿书“六十五卷中,只有十八卷是注文多于本文,而四十七卷是本文多于注文的。注文多于本文三倍以上仅一篇,本文多于注文三倍以上的却有六篇,其中有本文多于注文七、八倍的,为数还不少”。笔者地处西南川北的陈寿故里南充,手中资料奇缺,仅借助手中有限的资料,在二位先生的基础上,对寿书原文少有或无注文之处,再次进行了初步整理,具体如下:

《魏书》中的《张范传》原文729字,注文32字。《董昭传》原文3510字,注文240字。《李典传》原文777字,注文36字。《蜀书》中的《谯周传》原文2781字,注文1722字。《来敏传》原文333字,注文217字。《吴书》中的《陆逊传》原文5781字,注文2610字。《吕岱传》原文1701字,注文145字。《胡琮传》原文2916字,注文203字。

陈寿国志各卷中,没有裴松之注文的还有一些,现列如下:

《魏书》:卷17《乐进传》原文675字。卷18《许褚传》原文991字。卷18《典韦传》原文864字。卷19《萧怀王熊传》原文60字。卷20《乐陵王茂传》原文1149字。卷24《孙礼传》原文276字;《王观传》原文674字。卷29《朱建平·周宣传》原文1453字。卷30《高句丽传》原文1672字;《挹娄传》原文347字。《蜀书》:卷4《后主敬哀张后》原文39字。卷4《刘永传》原文170字;《刘理传》原文224字。卷9《陈振传》原文476字;《吕乂传》原文432字。卷10《刘琰传》原文459字。卷11《王连传》原文254字。卷12《杜微》原文538字;《杜琼传》原文621字;《李譔传》原文275字。卷14《蒋琬传》原文1647字。《吴书》:卷5《吴主权王夫人》原文179字。卷6《孙瑜传》原文265字;《孙皎传》原文798字。卷7《顾承传》附传原文145字。卷10《陈武传》附弟表传原文243字;《潘璋传》原文245字;《丁奉传》原文810字。卷11《朱然传》附朱绩传原文486字。卷14《孙霸传》原文806字。卷18《刘惇传》原文216字。卷20《华覈传》原文3030字。

1993年10月,在陈寿故里南充,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召开的第十四届年会上,对《三国志》原文36万余字,裴松之注32万余字这一论证,予以了充分肯定。由此而知, 陈寿《三国志》原文多于裴松之注,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1997年2月18日草于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2,《三国志》标点本,出版说明,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版。

3,杨翼骧《裴松之与三国志注》,载《历史教学》第二期,1963年版。采纳此说,有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卷》,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史学家评传》,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等。

4,《廿四史简介》,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

5,《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6,《三国志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3月版。

7,王廷洽《应正确认识三国志裴注的价值》,载《上海师院学报》第四期,1983年12月。

8,王廷洽《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载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三期,1985年10月。

9,崔曙庭《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

10,《三国志辞典》,张舜徽主编,崔曙庭、王瑞明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版。

上一篇: 【神三】逸事——山(二)
下一篇: 徽宗逸事丨私享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