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但是总的来讲主要有:“姜子牙发明丝竹筷”、“苏妲己发明玉簪筷”、“大禹发明竹木筷”。
一、 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
公元前约1165年纣朝时有一异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
他复杂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关,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
姜子牙图
姜子牙虽然出身显赫,但到商朝末年时家道早已没落。据相关文献记载,姜子牙曾做过屠夫、小商贩,曾屠牛朝歌,卖食棘津,还有的说他是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还有一些文献中记载,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朝中担任过低级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弃职。游说天下诸侯,但无所遇之明主。
于是便隐居在渭水河畔,整日钓鱼。一次西伯姬昌在出猎前进行占卜,卜辞上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果然文王在渭水北岸遇到钓鱼的姜子牙,文王大喜,言道:自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呼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姜子牙尊为师。
此后在姜子牙的辅佐谋划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
姜子牙在未遇见周文王之前,不会做农活,没有收入来源,由老婆编好扒扒(收集枯枝、乱叶的一种工具)后,叫他拿到街市上去卖,换得小钱养家糊口。
闲来无事只会到渭水直钩钓鱼,俗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做,所以家中十分穷困。
而他的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于是就想毒死他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他老婆将他迎接进门。
对他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了獐子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的确饿极了,跑到灶头边就伸手向锅内抓肉吃。
这时窗外突然飞进来一只鸟,在他的手背上啄了一口,他痛得呀呀呀的直叫。
随手抛掉了手中的肉,跑出去赶鸟,鸟儿飞到树梢上躲开了;由于饥饿再次回到家中,当他第二次去锅里拿肉时,那个鸟儿又飞进来啄他的手背;
这时,姜子牙犯凝了,鸟儿为什么连续两次啄我,难道是这肉有问题?或者是有神人给我启示,还是有什么原因这肉不能吃?
但此时他确实饿了,回头想了一想,自己的老婆煮的会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是鸟儿饿了也想吃?;
为了再试一下鸟儿,他又第三次去抓肉,这次飞走的鸟儿又飞进来啄他的手背。姜子牙只好放弃了手中的肉,忍住饥饿掐指一算,便知道这是一只神鸟在提示他。
于是他装着赶鸟,追出门去,追了很久,一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
见神鸟栖息在一枝丝竹上,边跳跃边呢喃鸣唱:“姜子牙啊姜子牙,吃肉不能用手抓,挟肉就在我足下……”。
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连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次老婆又催他吃肉,于是姜子牙将两根细丝竹伸到锅内,丝竹刚刚接触到肉,只见冒出一串串青烟并伴有吱吱吱吱的响声,便知此肉有毒。
但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锅中的肉怎么会冒烟,难道肉有毒,你是知道丝竹是不能碰肉的,如果没有毒,丝竹伸下去怎么会冒烟?”。
老婆说:“真的没有毒,你赶紧吃一块嘛”,姜子牙将肉挟起送到老婆的嘴边,说:“你先来一块吧”,老婆连忙摇头说:“不吃,不吃”边说边走,脸都吓白了。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走出门外后赶紧向远处跑去,再也不敢回到家中。
后来,人们便通过姜子牙的遭遇,以丝竹为筷,在进食前一是用丝竹验证食物有无毒:二是觉得使用两根丝竹挟食物十分方便好用。
久而久之,人们在吃饭时都会用两根丝竹进食,天长地久便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筷子。二、 苏妲己为了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
苏妲己,冀州侯苏护之女,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苏王村)人,有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帝辛的妃子。苏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苏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
苏妲己图
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苏妲己进宫后,害死贤德的姜王后,唆使纣王造炮烙、虿盆等酷刑,又造劳民伤财的鹿台、酒池、肉林,搞得君臣离心离德,民怨沸腾,外邦不朝,使得商朝灭亡,最后被周武王所杀。
商纣王独断专横,喜怒无常。特别是在吃饭时要求很高,不是说鱼肉蔬菜不新鲜,就是说鸡汤餻汤很烫,或者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无盐无味不好吃。为了吃饭这件事情,王宫内的很多厨师和下人都成了刀下之鬼,冤魂无数。
苏妲己入宫后,也知道纣王难以侍奉,为了赢得纣王的欢心,所以每次吃饭或接待宾客、庆功摆的酒宴时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到时纣王因饭菜的味道、冷烫问题又要动怒杀人。
有一次,苏妲己尝到有一碗佳肴太烫,正准备换掉,这时纣王已经来到餐桌旁坐下,撤换食物已经来不及了.苏妲己为了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连忙从头上取下两根玉簪,将碗中的佳肴挟起用嘴吹了吹再送到纣王的嘴边,声音婉转地说:“大王请用膳”。
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从吃到口中的食物不烫不凉,想到由美人苏妲己给自己挟菜喂饭是一种享受和新鲜的乐趣,于是要求苏旦己天天如此侍奉他吃饭。
后来,苏妲己特意安排工匠打造了两根较长的玉箸专门用于纣王就餐时挟菜之用,这就是最初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挟菜方式逐步从王宫流传到朝廷官员家中,再由朝廷官员家中流传到民间百姓家中,于是中国的筷子便产生了。
三、 大禹用树枝捞食而形成木筷。
大禹是华夏民族的立国始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一是立国,在公元前21世纪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各宗派林立争夺混乱之世,通过“逼舜”、“征苗”征服了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二是治水,大禹生于“洪水滔天、泛乱于天下”之世,他劳身焦思,治理洪水“十三载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成为把我们民族从洪水中拯救出来的伟大英雄。
《蜀王本记》称: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汶山郡即现在的阿坝州茂汶羌族自治县。据《玉堂志》记载:玉堂镇宋代以前为古蜀国地,秦并蜀后,为蜀郡湔氏道所辖。而汶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前与玉堂镇同属于地域管辖范围。
可以看大禹出生的地方是四川西部(根据是「禹兴于西羌」),今都江堰玉堂镇石牛村石牛堰(石纽)一带。
大禹在龙门山脉蜀地治水时,位于长江源头段灌县(今成都市都江堰市)的岷江(又称金马河),每年暴雨季节,山洪斗涨,洪水泛乱,冲毁良田民房,淹死百姓及牲畜无数,百姓苦不堪言。
大禹为解救民众之苦,不辞劳苦爬山涉水,沿岷江而上治理水患。
大禹治水
有一天,大禹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石耜(石制的锹型农具),脚穿偏耳子草鞋,从成都平原沿岷江而上。
在途经灌县(今都江堰市)金马河上段的玉堂镇马家渡时,当地群众为感激大禹治水辛苦,由当地有名望的人带领数百名百姓,来到金马河边的沙滩上等候,杀猪宰羊,焚香告天。用几块大石头作支架,将宰杀好的猪羊放在石锅内煮熟,慰劳大禹。
面对百姓的爱戴,大禹不舍感激之情。连忙拜谢,告知治水忙要赶路。但众百姓拦住大禹非要他吃了后才放行。
大禹见状知道如果不吃众百姓是不会让他离开的,便想取食之,但因锅内食物滚烫,手不能抓,焦急之中看到旁边一棵柳杉树,便急中生智,折其树枝,用来取食。不妨因锅内沸水滚烫,一枝不能取之,便将树枝一折其二,挟之食物取出。
稍时,稍稍待食物温度不烫时便开始食用。这样,既满足了百姓的愿望,又没有耽误治水的时间,大禹食用后,拜谢了众位百姓,又匆忙投入治水工作中。
百姓见之,以为神人指点,用树枝取食既方便又快捷,关键的是不怕烫,于是在吃饭时便效仿之。从此,慢慢演变成为今天中国人使用的筷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