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大禹传位给伯益?想得美,不过是人性的贪婪
公元281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在今天的河南省卫辉市,有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大批的竹简,上面刻的字都是蝌蚪文。
后来经过破译,发现这批竹简中,总共有13篇文字,记载的是夏、商、周的历史。
于是,便有了《竹书纪年》。
为什么叫《竹书纪年》呢?文字原本是刻在竹简上的,所以称之为“竹书”;记录方式是以年代为线索,所以称之为“纪年”。
此外,这本书也叫《汲冢书》,或者《汲冢纪年》。
在这些文字中,人们赫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
“益为启所诛。”
“益”就是伯益,“启”就是后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后启把伯益给杀了!可是在《史记·夏本纪》中,明明是这样记载的:
“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
大禹在巡视东方的途中,在会稽这个地方驾崩了,便让伯益接了自己的班。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大致是这样的:大禹死后3年,大丧已过,伯益便像舜帝礼让丹朱(尧帝的儿子)、大禹礼让商均(舜帝的儿子)一样,也礼让了一下后启。
结果这一礼让不要紧,后启居然真就登基,当起了天子。
历史也由此,进入了夏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后启不按照套路出牌?
对此,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意思就是说,大禹的这个儿子后启,其实还是很贤德的,天下人也都有意让他当天子。而伯益就不同了,因为辅佐大禹没多久,天下人不怎么认可他,毕竟资历太浅了。
那么,后启当了天子后,伯益的下场如何呢?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交代。不过据后来的书中记载,后启也没有亏待伯益,而是封他为卿士,地位仅在自己之下。 可这样一来,《竹书纪年》中的一个“诛”字,又该怎么解释呢?
而且在《汲冢纪年》中,更是明确记载着:
“益干启位,启杀之。”
大禹把帝位传给了伯益,后启心里不忿,于是就把伯益给杀了。实际上,有关后启杀伯益这件事,在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楚国竹简中,有一篇叫《容成氏》的文字,其中就记述说:
“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由此看来,关于后启和伯益这两人的事,并不像《史记》上记载的那么祥和。实际上,很大可能,伯益是被后启给杀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 伯益可是大禹亲自传位的天子,岂是后启想杀就杀,想取而代之就能取而代之的?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从大禹即位说起了。
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当初大禹刚接了舜帝的班,转身就确立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只不过皋陶这个人,没什么福气,3年后就死了。
“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
这么看起来,好像皋陶一死,大禹就立伯益为继承人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司马迁的这一个“而后”,中间整整隔了35年。也就是说,大禹即位后的第38年,才确立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然后又过了7年,他就驾崩了。
短短7年的时间,伯益想构建自己的势力,实际上根本就不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史记》中,有关“天下未洽”的记载。
另外,在确立伯益为继承人之后,大禹还做了一件事:
“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
——《战国策·燕策一》
就是说,大禹虽然把伯益确立为继承人了,可选用的那些官吏,却都是后启的心腹。也正是因为这一招,为后来后启干掉伯益,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试问,伯益手下全是后启的心腹,他这个天子怎么可能坐得稳!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会说:
“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名义上,大禹是把帝位传给了伯益;实际上,他早就给后启称帝,做足了准备。
你说阴不阴险?你说奸不奸诈?
聊到这里,或许有些朋友会很疑惑:既然大禹想让后启接自己的班,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他,偏要绕这么大一圈呢?
说不了,不就是既想要圣贤的名声,又想要实际的利益。
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