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以李陵事件为坎,以宫刑为辱,发愤著书,得成《史记》。至此,中国史传文学于司马迁笔下攀上高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

以李陵事件为坎,以宫刑为辱,发愤著书,得成《史记》。至此,中国史传文学于司马迁笔下攀上高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足以让他成为后世眼中屹立不倒的文化巨人。

出身世家,雅好文法,更是孔子的忠实粉丝,奈何一朝因言取祸,耻受宫刑。司马迁的一生可谓一条波折起伏的曲线,每一次跌宕后再一次崛起,背后必然暗藏他于无人处、于无声处,潸潸然忍下的悲痛。苦难摧毁它亦成就他,他的一生亦如他的《史记》豪迈灵秀,熠熠生辉。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

惬意游历,纵情山川

年少时期的司马迁因出身史官世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年仅十岁就可以诵读籀文写就的文献。籀文是先秦古文字,读之晦涩艰难,却成为司马迁喜爱的案牍之物。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其中司马迁领悟到先秦大贤的思想,并时常废书而叹,产生想要为书中人立传的冲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深知事必躬行才得以体悟出书中的道理。于是漫游于山川古迹,凭吊和追念古人先贤在此种体会古人的心境和思想。他先后到访过大禹的遗址,感叹其为国为民治水以安社稷;长沙水滨凭吊屈原,称赞其不与宵小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参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的故居,听乡中古老讲述楚汉相争的逸闻轶事。传统文化和先贤大儒的精神、思想,已通过这些古迹向司马迁递出了手。司马迁立志要为其修史立传的愿望更加强烈。为了考证民间传言的实虚,司马迁还亲自实地考察,综合文献记载和当地的民间讲述,结合古迹遗物的考证,得出最有说服力的判断。

长时间的漫游,使得山川名物、地理风情、民风习俗都融汇于司马迁心中,他感同身受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领略过大汉土地上的古迹遗址,广阔的疆域留下了他自己的足迹,极大拓展了他的视野。游览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也一道成为他下笔如有神的创作动力。

司马迁的阶级地位也帮助了他结交更多的名士能人,从这些见多识广的人里,他得知了许多书本之外的故事。如周霸向他讲述过项羽的传说,公孙秀功向他讲述过荆轲刺秦王的具体细节,樊哙之孙也向他谈起汉初即位开国功臣发迹的故事。如此丰富的故事,也为后来《史记》的修撰打下了基础。

游历的经历和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加上他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就使得他后来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惟妙惟肖还富有生活气息。

一落千丈,发愤著书

司马迁的父亲是史官,早有著述立传的想法,没想到天不假年,壮志未酬便去世了。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发誓要完成父亲的临终嘱托。没成想,几年后李陵兵败,汉武帝大怒,扬言要诛杀其家属。司马迁作为李陵的故交好友,难免仗义执言,说了写体恤李陵的中正之言,却没想到惹怒了汉武帝。

入狱后,汉武帝余怒未消,将其处以宫刑。司马迁面对如此屈辱,几欲寻死,却想到父亲的遗愿尚未完成,忍辱偷生还是一死了之,成为司马迁人生的一道难关。

司马迁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

“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 而诟莫大于宫刑。”(《汉书·司马 迁传》)司马迁悲痛得甚至精神恍惚,不知如何自处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然而,对他而言,死不是最可怕的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作为史官的司马迁,从历史上无数历经磨难而终成著述的人物中汲取力量,发誓要完成《史记》 的撰写 :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 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 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 司马迁传》)

司马迁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汉武帝也不是昏聩的君主,在事后也觉得愧对司马迁,还是将其释放,司马迁如获新生却失去了往日的洒脱自在。在形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还没有愈合释然的时候,司马迁已经开始史书的创作了,他的人生得以此来慰藉,与书中的人物、笔下的故事来几场精神上的邂逅,以此宽慰身心的创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成为他穷尽一生精力所著成的通史,他在综合前代史书中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种体例互相区别却有互相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皇帝、下自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兴衰沿革。十表和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则围绕着十二本纪二展开,用司马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_司马迁

浩如烟海的历史,在司马迁融入自己的喜乐慨叹、悲喜郁情之后,更加充盈着历史的厚重感和兴亡成败之沧桑感。如此作品,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一部浸透作者血泪的颂歌。

《史记》一书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将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尤其是项羽和吕雉,二人都没有称帝却依旧在《帝王本纪》中有自己的位置,一个是群雄并起时主宰天下的人物,一个是汉惠帝时期真正执掌天下的巾帼政客。还有孔子和陈胜,一生没有封侯,却被列入世家,如此安排不仅是独具慧眼,还体现出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认知和理解。

司马迁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另外,对于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二人,却列入《佞幸列传》。纵是卫霍二人一生功绩彪炳,却依然被司马迁列为是依靠母家的恩宠得此厚待。事实的确如此,司马迁与当时名将李广是亲戚,难免对于这位一生为汉王朝尽心尽力的将领的怀才不遇,心生不满。如此不满便发泄在对卫霍二人身上,这一点虽有失偏颇,可也从侧面体现出司马迁对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行为表示不齿。

不过卫霍二人很争气,一个从无败绩功业彪炳,一个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纵然是凭借卫子夫的地位获得君幸,却实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使得君恩民敬的荣誉实至名归。

司马迁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司马迁对于事件的深层内涵挖掘得很到位,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很强的判断力。比如他批判项羽自认为失败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根源是“自矜功伐,奋其私志”“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且“刻暴少恩”。总之对于项羽的失败根源分析还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驾驭历史材料时也游刃有余,善于将庞杂繁多的历史资料加以梳理,使得历史事件在人物错杂、事情纷乱的情况下依旧条理清晰。比如鸿门宴上,项羽刘邦二人的神情、心理,以及双方阵营的谋臣策士,良将护卫的表现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且没有任何局促、杂乱、不清晰的地方。人物的声口、情貌、语言动作、性格心理,以及双方的斗争优劣都有所表现。

事态的处理不止得心应手,还在结构上施以巧妙的辅助,鸿门宴的剑拔弩张,荆轲刺秦的险象环生、长乐宫诸侯君臣的会见秩序井然,十分清晰明了,勾勒生动。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_司马迁_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总之,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标志着我国史传文学的发展到达高峰。作者本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呼唤真情批判暴政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后世史传文学乃至小说写作的启迪之作。

在那么早的时代,司马迁著述能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一分为二地看历史中的人物,是很伟大的。 《读书周刊》:司马迁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史记》之所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认真地读一读,不单是因为它有名,更重要的,是因为其中有对中国早期历史的比较真确的追述,而这追述之中,又有对人性的深刻而独到的洞见。

司马迁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他那逆境之中桀骜不屈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言行之中,他的作品因他而伟大,他的人生也因他的作品流芳,千万年过去而历史长存于中国人的记忆深处,他不只是一个伟人,更是一个符号,一座丰碑。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_司马迁_司马迁是哪个朝代

上一篇: 历史上的几位著名的史官,最后一位因参与谋反被诛
下一篇: 30岁的明武宗朱厚照死于豹房,豹房为何让女子惧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