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杂记与杂忆:1933

《杂记与杂忆:1933

《杂记与杂忆:1933《杂记与杂忆:1933-1991》杨绛先生的一本杂记。喜欢看她和老舍先生的这种小册子,一个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几个小人物,不长,读起来却很有意思。每次读这些文章

杂记是什么体裁_杂记的雅称_杂记

《杂记与杂忆:1933-1991》

杨绛先生的一本杂记。喜欢看她和老舍先生的这种小册子,一个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几个小人物,不长,读起来却很有意思。

每次读这些文章,都会让人觉得作者看似写起来平平淡淡的,没有过多的辞藻来修饰,夹带着几分的幽默,却写透了人情世故。也许这就是大家“举重若轻”的本事。要是换了一般人来写,一不留神可能会写成流水账,或者枯燥乏味,让人不喜欢看下去。

这本《杂记与杂忆》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作者在1990年前后写的文章,多是回忆身边的人和事,家人、邻居、帮佣的阿姨,还有日本侵华时被日本人误传讯的一次。后半部收录了作者早年,多是年轻时的一些作品。我喜欢前半部,有一种历尽千帆的感觉在其中。联想起作者经历的那些年代,大风大浪过后,在作者再回想起那些人和事进行记叙的时候,却少有岁月的沧桑感。就像在第一篇“老王”中所写到的那句:“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好欺负”这三个字活脱脱总结出了知识分子的那份看似有些木讷的不市侩。书中还写到,在有些困难的年份里,家里生活已经受影响时,还雇佣了帮佣的阿姨,不是活没人干,而是为了让做工的阿姨仍有份收入,等于自己有口饭也匀出来给比自己还低些的人们一口饭吃。

在经历的人生的众多事件,个人命运起荡波澜后,也许书中所叙述的事情,作者在回忆时的态度,乐观幽默的风格 就是一种“归来仍少年”的实例吧。如果想想自己,怕是很难做到这样的。这也许也是我喜欢读他们的书的一个原因吧。

上一篇: 个人杂记--开篇:聊聊为什么写杂记
下一篇: 道客巴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