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中描述的理想女性形象所具有的美德,因其可超越时代限制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在中国古代女子教育过程中逐渐成为典范与榜样,为后人所效仿。那么这种列女教化是如何实现的?具体而言,《列女传》中蕴含了怎样的女教理念?使用了哪些呈现策略?
女教理念:培养具有美德和理性的女性
女子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女子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女子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列女传》的诞生意味着肯定了女性的独立性,那么《列女传》中呈现出怎样的女教理念?
·女性具有独立性与可塑性
作为受教育对象,肯定了女性自身的独立性,能进行独立的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并非男性的附属物。同时,女性可善、可恶,具有可塑性,通过一定的教育如长者的恰当引导或女性的主动学习,能够帮助女性导入善途远离恶途,恶女可以走向良善,而善女则拥有更多的美德、理性和才华。
此外,就女性同男性的生理差异而言,女性能孕育生命,其自身的可塑性影响着下一代的可塑性及其成才的可能性,故而女性接受教育更具有必要性。
女性作为教育对象的独立性和可塑性面向所有阶层,《列女传》呈现的女性榜样涵盖多年龄段、具有多种身份角色,说明教育对象不受女性的身份、地位、族群等限定,婢仆与后妃均可接受教育。
·追求女性完整人格的教育
古代教育家重视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君子、圣人、大丈夫、鸿儒、圣贤等称谓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理想人格的完整性特征。
《列女传》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同样呈现出对女性完整人格的追寻,即兼具美德与才华的女性形象,美德着重表现在母仪、贤明、贞顺、节义方面,才华着重表现在仁智、辩通两个方面。这是一种完整而全面的人格,是女性教育应当追求的理想人格。
由于单一个体具有上述所有素养极为困难,且现实生活中需要具有多样特质的女性,故而女性呈现出其中一类特质便值得称赞,收录《列女传》时也遵循“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的原则。
为帮助女性培养美德以成长为恰当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人。《列女传》倡导经验学习“知识源于对经验的把握和转换”。《列女传》创设了女性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情境,引导女性学习者基于相应的价值立场思考、分析问题,以学会解决复杂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列女传》秉持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并提出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就女性品德而言,培养具有母仪、仁智、贤明、贞顺、节义、辩通等美德的女性。
就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言,塑造三种理想女性形象:贤圣有智的母亲,匡正丈夫的妻子和维护父亲的女儿。就女教的社会职能而言,期待通过《列女传》的传播和教育,弘扬以礼治国的理念,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政治清明。
对于不同阶层的女性,其培养目标有所差异。七类女性美德的排列次序呈现教育内容和目标的阶层性与侧重性。就教育目标而言,《母仪传》居于首位,总体传主的女性社会阶层较高。
《辩通传》居于被肯定的传记的最后一位,其中多数女性的社会阶层较低;最后一传为《孽嬖传》,仅包括王室或仕宦阶层的反面形象,用于警示上层社会女性。
故而,不同阶层女性教育关注的品行有所差异:王室阶层培养女性的母仪、贤明与仁智的品质,仕宦阶层培养女性的母仪、仁智、贞顺等品质,平民阶层重点培养女性的辩通品质,婢仆阶层则培养女性的节义品质。
具体而言,《列女传》中的女子教育目标具有如下特点:首重女德但亦肯定女才。《列女传》肯定女性才能的培育,仁智、贤明、辩通类女性具有多种才华,如聪明远识、博达智慧、丽于文辞、洞察天道等。
然而才华的施展须有仁爱的美德为保障,否则就将走向孽嬖。因此首重女德的培养,并将母仪置于女德的首位。
女德的形成与展现常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列女传》倡导培养女性“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即处理事宜恰如其分,以实现孝养舅姑、妻妾好和、家庭和美,树立明确的道德标准以培养女性贤明、仁智、贞顺、节义、勤恳、恭敬、宽容、节俭等多方面的品德,并引导女性通过自省、辩通等方式化解矛盾,维系宗族与社会和谐。
德重于色,心重于貌
在德与色的关系上,“以色亲,以德固”,但品德重于容貌。《列女传》中较少花费笔墨描绘女性容貌,但有两类人物形象的外貌得到了陈述,其一为容貌极丑但德行甚高的女性,如齐钟离春、齐孤逐女和齐宿瘤女,她们其貌不扬但富有才智,君王接纳其政治洞见而实现国家强盛。
其二为美于色但薄于德的孽嬖女,如夏桀末喜、殷纣妲己、周幽褒姒等,她们品德不足、行为放纵,常与君主寻欢作乐,导致夏、商、周的灭亡。故而,重礼、重义、轻容貌是中国古代女性修身的重要准则。此外,品德的修养有助于仪表的端庄美丽,“淑德蕴于内而令仪著于外”,故而“欲慎仪者又不可不先修德也”。
重女性的匡正品质
女性的匡正职能存在于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女性同君王、仕宦之间等。夫妻之间,丈夫有过错,或有过错的倾向,身为妻子的女性应尽力通过各种方法如作诗、推过引让、身教等方式匡正丈夫,而非所有的一切都顺从丈夫。
母子之间,成为母亲的女性对下一代具有终生教导职责,匡正是教导的方法之一。匡正男性后代在修身、读书、从政方面的过失,匡正女性在为人女、嫁作人妇中的过失。
父女之间,尽管听从父命是主旋律,但当父亲有过错时,女儿也需及时表述意见,以匡正父亲的过错。女性同君王与仕宦之间,如若君王、仕宦的行为有过错,女性应毛遂自荐陈述其政治洞见,以减轻错误的危害。
重女性的教化职能
教化同女性密切相关,女教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培养女性的教化能力。教化具有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等多层含义,存在于同代和代际之间。
同代之间的教化主要包括社会层级较高的少数女性通过行为示范等方式,对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多数女性产生正向影响;或同辈之间品德较高的女性对周围其他人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
代际之间的教化,主要是指长辈对晚辈之间的教化,包括母亲、姑母、祖母、继母、姨母等对晚辈的正向影响,要求长辈品行端正,在抚养晚辈长大成人的过程及晚辈在从政、婚嫁等重要人生阶段中采取多种方法 “教”、“化”子女。
不论是同代还是代际之间的教化都要求女性恰当把握教化本质:真、善、美的传递。同时促进她们掌握相应的教化技能,如辩通、隐喻、诗词、情境导入等。
重家国而轻个体
传统男性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女教领域同样培养具有积极入世精神特色的女性。鼓励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国家政治,形成自身的政治洞见力。
儒家“内圣外王”即“内在的圣智可以外化成为开明的治国安邦之术”,在女教领域中演化为“虽在匹妇,国犹赖之”的观念。
同时女性学习者需要恰当处理公私关系,包括国家与个体、集体与个人、主人与仆人等。面对临公私冲突时,总体原则为去“私”存“公”,勇于牺牲自我,重德轻利,以维护更高的礼义。
同时,世人意识到后妃对国家兴亡所起到重要作用,故而通过礼制约束后宫以辅助国家兴盛。然而三代兴亡的历史经验的讲述方式及外戚专权的事实,促使男性掌权者警惕女性。多方面的现实因素促成女教培养具有家国意识,但通过间接方式影响政治的女性,以重现尧舜禹时期的清平政治。
结语
礼以养人为本,包括诞生礼、婚礼、葬礼、祭祀礼等方面。古礼源自儒家经典中的周礼,秦汉时代有所更新。重视礼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并提出用礼乐来教化民众,以实现民众和睦。
因此,需要引导女性尊崇礼以培养其人伦精神,同时,通过女性的匡夫和教子职能将礼的规范和精神传播开来。尽管要求女子遵守礼,但对礼的执行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当礼、义之间发生冲突时,违礼守正之事值得肯定。
灵活地践行合宜之礼的女性是《列女传》期待培养的女性之一。通过女性自陈和社会嘉奖等方式,接受礼义的规训逐渐成为历代女性内在的自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