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是一本由袁珂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80,页数: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精选10篇

《》是一本由袁珂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9.80,页数: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一):从传说中找到一点点人生真相。

袁珂一生致力于寻找中国的传说,再把它们集成书。让我们知道中国的神话文化与民间故事的丰富性。这里的篇章大部分是取自魏晋人作的笔记小说,再加以改编。对于这本小书的出现,他表示:是因为中国神话传说除了一般人知晓的部分,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也可以不断挖掘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不一定是神话,也不知道到底是否真实。都是在固戍中看到的。是值得一看的故事,自然有它们的意义在。

这些故事里又有爱情的,信念的,追寻的……虽然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像是回到多年前的深山,人、神仙、妖怪、动物、自然……相互依存。期间都有自己的需求,可能是私心也可以是大爱。这是一种原始的生活,人性之中的善良与邪恶也在日子下拨开。也可以说就在诡异迷离的世界,最能照射出人性的不堪与美好。地点和情境好像离我们很远,但是人性之本是无论过多少千年都不会更变的。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觉醒。以为自己做成了很对的事情,觉得自己发现了更好的灵感,感到自己学到不一样的技能。自己一种在沾沾自喜中。直到阅历变多了,才逐渐知道,这是一切所有人都会经历,它叫做成长。古往今来,成长是每个人必经的。而在这里文字里,你并不一定能发现这些,我记得很深的几篇,主人公都是很幼稚凶狠的,类似于反面教材。读来讽刺,而作者的这种挖掘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古人和几千年之后的我们,所有的,都是相似的。

有些篇章,像是聊斋的荒诞神奇,又是血淋淋的事实用一种古老的方式说出来。有的故事显得很讽刺,借它来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努力抛开不好的秉性;有的故事又自然而然让人觉得美好,流露出来的是一些善意,那是一种歌颂。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二):在一本小书中重拾童年记忆

听奶奶说,我听大人讲故事。在物质生活较为贫乏的80年代,我爸妈曾经买来许多故事书,每到晚上,他们忙碌完毕,就翻开书给我讲故事听。至今想来,那应该是很快乐的童年时光吧。

在买回家的这堆故事书中,我对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兴味尤大,但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经常给我讲的故事都是这一类的吧,所以时隔多年,我还能记得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只是很可惜,经过几次搬家之后,这些满载着童年记忆的故事书们大多都遗失了,仅存的一些还被各路亲戚要了去。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时候买的书装帧不那么精致,故事被编纂得也很“低龄”,但毕竟是那些故事们陪着自己走过了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如果没有它们,真不知那时的自己该如果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

这种对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爱一直延续到现在,以至于看到这类书我就hold不住了,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觉得心里舒服。袁珂先生的这本《中国民间传说》我一口气读完之后竟唤起了童年的记忆,往昔的点滴小事儿又再度浮现在眼前。可袁先生的这本书并不是幼儿读物,而是他集中记述中国民间传说的唯一著作。

这本书里的故事篇幅都不长,大多数取材于魏晋人作的笔记小说,有些故事属于译述性质,但大部分则是袁先生根据旧时笔记小说而进行的撰写。这些民间传说在内容上多为乐观向上、给人一种“人生正能量”的感觉,而且经过袁先生的艺术加工之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较为饱满,故事的趣味性较大,因此,这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读,也很适合成年人读。于青少年读者来说,通过阅读这些民间故事,可以对古代的社会生活等有个初步了解;对于成年读者来说,书中的一些故事是我们童年时曾经听说过的,如果在一本小书中能够重拾童年的记忆,那么这对已成年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儿。

书中收录的民间传说,都相当具有正能量了。有些是赞美动物美好品性的,比如《义犬》、《熊洞》、《蚁报恩》等;有些是赞扬人们的勇敢智慧的,如《定伯卖鬼》、《张华和狐狸》、《寄女》等;也有部分传说故事是对人性阴暗面的讽刺,比如《左慈》、《变羊》等。而其他诸如赞美坚贞爱情(如《紫玉》)、刻画学道修行之艰难(如《壶公》)等等,都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是融丰富性、趣味性和讽喻性于一体的,而本书中的这些简单美好的民间故事,也使我一再地回忆起童年时光,因为那时候的旧时光也是简单美好的。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能带给自己这样多的快乐,这是我在阅读之前没有想到的。

本书中选入的传说故事的篇目出处标记得都很清楚,如果读完本书后觉得对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兴味未尽,那么按照篇目出处去搜书吧,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三):传说的当代意义

袁珂的生平有意思,但最有意思还是其写的几本书和辞典,看过其校注的山海经,那种细致入微、锱铢必较的注释真是要靠一个人搞定的。传说一定是传而又说的,但当代又有多少传说流传了下来,又有多少荒芜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记得小时候看童话,对很多内容不甚了了,现在算明白了,我们童年有了电视,看了看似大部头的铅字书,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现在想方设法地给孩子看绘本,玩仿真性很强的ipad游戏,就是想让城市人多接触一点“现实”,可这还不够现实,不够有真实世界的温度。传说呢?传说在古代往往建立在现实自然风景的基础上,传说不一定要有神仙人物,不一定需要像基督那样一个至高的存在,但传说一定要有自身的价值判断,那些“张华”们在一个个故事中鲜活起来,儿童听着可以很有趣,成人说着有批判性反思。传说大部分涉及的是“邯郸道上的卢生,大槐树下的淳于棼”,让大家保留对神仙般生活的想象,但却安于自己当下的状态。《地球之盐》中人类的苦难在传说中是不存在的,但次一点的苦难到处皆是。人类的命运有点像豢养的动物,智慧和知识总是欠缺那么一点,不够力量改变世界。传说的当代意义在于有那么一点神奇可以让人们接触,遭遇偶然的力量,把个人从那种日常生活中拔离出来,作一番想象力的尝试。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四):美丽的传说 满满的感动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每个人内心都怀有那么一份相信童话、相信神话、相信传说的童真。

从小就喜欢看这些所谓的“鬼神之说”,可以不信,但是作为故事,它很好看。这本书里,袁珂先生收录了民间一些比较经典而又没有收录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和《中国神话传说》里面的故事传说。

作为一本“民间传说”,他很积极正面,书的篇幅不大,一口气读完还有些意犹未尽。文章大概分为几类,有歌颂人们降妖捉怪的智勇的,有讽刺诅咒权贵的,有赞美动物品德的,有诙谐调侃以写世态的,也有探幽索怪以模拟人情的。虽然中间不乏神仙鬼怪,却每每充满了正能量。

小时候总喜欢拉着大人讲故事,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抬头仰望繁星,一颗颗的数,一遍遍的记,数不清就从头再来,努力识别每个星座,努力记着他们背后的每一个故事,时光慢慢,岁月悠长。

长大以后,抬头是车顶,透过天窗看到的也不过是雾霾,早已不见繁星,更想不起那些美丽的传说,忘记了那时的童真和感动。睁眼是房贷、车险,闭眼是碌碌生活。

现在的小孩子,生活里充斥的是熊大、熊二,小马宝莉。亮丽的色彩,无尽的动漫周边,还有不变的ipad和手机,没有了我们儿时的感动,缺少了那份想象力带来的美妙。

“灰姑娘”成了心机婊,“睡美人”被颠覆,动画里充满了现实和暴力,少了那份纯真,也少了些正能量。

袁珂先生的这本民间传说,每篇故事都短小精悍,让我们在读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讽刺邪恶,嘲讽权贵,体会正义的力量。虽然有些时候,这里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完满完美,没有大篇幅的叙述描写,没有真实的情景再现,没有细腻的人物刻画,可是他更接近真实,接近真正的民间传说,接近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些神话故事,那么美丽,那么动人,那么悠远绵长。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五):记一些随感(剧透慎入)

书里故事不多,却有很多让我感到新奇的地方。(或许只能说明我读书太少了吧。)

《金鸡》一篇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用石弹把洞口堵住的“长人”,可惜他只出场干了这件事就再无下文。

《眉间尺》这篇,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铸剑》作为对比,戏剧性差了很多,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左慈》结束段的两句“啊!原来是这样啊!”嘲讽力十足。《石人医病》也有这种黑色幽默的调子。

不过左慈也是自己作死,借花献佛也不看对象——话说回来,左慈的法术还是符合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不像后来的仙道传说,可以凭空变物。

《寄女》感觉有点普通,没什么可说的。

《张华和狐狸》是个让我无语的故事。狐狸无非想炫耀一下智慧,结果就因为“天底下哪有这么年轻又这么有学问的人”被“博学多才”的张华怀疑为“要不是鬼怪,定就是狐狸”。狐狸的反驳义正词严,张华毫无所动,反而更加怀疑,还用尽办法要灭了它——简直无道理可言。

《定伯捉鬼》当时学的时候觉得宋定伯挺机智的。但是这次再看,觉得人家鬼也没作什么祟,你把人鬼捉了也就算了,还要把它(变成了羊)卖给老实的乡下人,简直流氓行为。

如果说鬼一定是恶的,《新鬼》这篇却又像是赞美鬼了,或者说,是反讽?

《老龟》和《张华和狐狸》是一个套路。不过老龟更倒霉,只不过散个步就被人捉住下锅了。

《仙谷》《山犭喿》《紫玉》《上天台》也没什么可说的。

《鹅笼书生》大概是脑洞最大的吧,一个吐一个,一个爱一个,惊掉下巴。

《千日酒》是最有意思的。“大家给他的酒气一醺,支持不住,回去也各自醉眠了三个月。”

笑死了。

《变羊》里的妻子还是爱丈夫的吧,只可惜男的不是抖M。

《痴龙》这类也算是异世界探险文吧,可以没能发展起来。

张华在这打了个龙套,显摆了下智慧,倒并不讨厌。

《壶公》这类修仙文,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义犬》《熊洞》《蚁报恩》三篇以动物为主角的传说中,《义犬》可以算写实,但在动物成精泛滥的时代(或许算是我的误解?)写出一只并非妖精、且具有人性的熊,这种“现代精神”,让人敬佩。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六):民间故事集

民间故事集

《中国民间传说》是袁珂采集的民间传说故事而成的,他还编著有《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中国神传说简明版》,袁珂老人已经离世,这本《中国民间传说》是他生前亲自校订誉清,经历半个世纪才首次出版,真的挺珍贵的,也真的很感谢这样一位守护民间传说的老人。

翻阅《中国民间传说》这本册子,收录的故事都很吸引人,全书二十余篇传说故事,只有眉间尺的故事我知道,是在鲁迅先生的《铸剑》里读到的,其它的二十余则都是首次看到,很好奇这些故事的产地和年代,估计不可考了,但是它们的传播范围应该还是受局限的,民间文化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很多民间的东西都在慢慢凋零,如果没有人去整理并发扬出来,这些来自民间的精髓就会逐渐暗淡失色并消失匿迹的。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民间故事,有的读了让人赞叹勇气,有的是嘲讽,有的是赞美爱情,有的是表达学习的艰难……形形色色,内容和精神都是丰富的,故事而非常简洁明快,都是朗朗上口津津有味的。读了很喜欢,估计讲给孩子们听也是极好的,故事中都传播着种种来自民间的文化力量,难能可贵的。我觉得整理的还不够,以中国的地域和博大的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真的太多了,只是没有太多人重视和整理,所以袁珂老先生去逝了真是大大的可惜了。

我小时也听过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但是我想不太详细了。等有机会我找到家里的老人再详细讲给我听,我一定也要记录下来。比如狼外婆的故事(各地的版本是不一样的)、人参娃娃的故事、牛郎织女、田螺姑娘等等,犹其是那些不识字的老人讲出来的最最原汁原味,有声有色,并且流传的版本也不尽相同,带有地域色彩。

民间的文化真的需要保护和发扬。一本《中国民间传说》,远远不够呢。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七):与袁珂先生“相识恨晚”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样走出来的往往是大道,也可称作是通途,虽然拥挤,却并不一定就是好的甚而绝对不是最好的。作为个体,在探索自己生命道路的时候,随机性是很强的,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清晰地看到明天的模样。就在这充满未知的明天里,我们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事。总的来说,我们基本都在成长,只是有人成长地快,有人相对缓慢而已。

今年读书,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这个世界太大、太复杂,而我非常渺小与无知。当读完一本陌生的新书,我就愈加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距离愈远,自己愈加浅薄无知。

以前很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今年偶然读了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传说》,我被书中丰富多彩的故事迷住了,我情不自禁地陷进去了。内容涵盖了从上古时代到先秦时期的历史、神话、民间传说。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我所了解、熟知的。这源于父亲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与我长大后自己通过混乱阅读得来的知识。以前读书只随兴趣、随热情而往,更多都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读过的内容后来也就逐渐忘却了,并无非常深刻的感受。但今年读过一些书后,使我忽然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原来的某些偏狭见解遭到挤压、粉碎,内心忽然而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中国神话传说》也许就是激活我兴趣的一把钥匙。

袁珂先生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八):《中国民间传说》书评:文化瑰宝,志怪传奇

袁珂先生其人,一生专研中国神话。袁先生关于中国神话的著述颇丰,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山海经校注》等一系列图书。这些书在九十年代出版后,读者极为喜欢,可惜经过二三十年,原版的图书几乎绝迹,幸而后浪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了这一系列中国古代神话的书籍,尤其是《中国神话传说》一书,增补修订详细,实在是读者的幸福之事,因为之前已经读过《中国神话传说》一卷,喜爱之际,所以又寻来《中国民间传说》一本,仔细阅读。

《中国民间传说》这本书中,袁珂先生截取了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述异记》、《楚王铸剑记》、《搜神记》、《博物志》、《幽明录》等著述中的二十一篇短文,经过袁先生妙笔再生,将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写成白话小文,增删补寄减,使之成为一篇叙事流畅、含义隽永的神话小说,读起来实在有趣。可惜袁先生的原稿中,中国民间传说原本共有二十五篇,后因手稿散逸,因而遗失”海神“、”天河“、”天女“、”三怪“四篇,只能作为存目附录在最后,实为遗憾。本书在编纂过程中,提取了《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有关以上三篇的简短记述,也算是为全书做了个交代。

古代神话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珍视的文化瑰宝,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及因此而展开的神话体系纷繁负责,袁先生能够抽丝剥茧研究透彻并著述成文,其功力可见一斑。从古至今,有关神话传说和民间神话的著述也有许多,如前面提到的《搜神记》、《山海经》、《幽明录》等等,从神话中又延伸出许多志怪、传奇和传说。这些故事虽然依附于共同的神话蓝本,但故事本身却带着写作时代的烙印,著述的人往往不是想讲个故事那么简单,而是想通过故事来写那个时代的悲怆疑惑繁荣,神话故事与志怪传奇所承接的意义并不那么简单。如《石人医病》一篇,讽刺盲目追随,没有自我判断的人们,在现在看来,也是入木三分的。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篇目是《鹅笼书生》和《千日酒》两篇,一篇讲述口含世界的书生,一环嵌套一环,简直精彩。另一篇讲述异酒醉人千日而引起的荒诞故事。读完这两篇,不得不佩服写作者瑰丽而神奇的想象力,竟然能够想到如此精彩而神奇的故事。《紫玉》一篇实在让人怅然,原来相爱的少男少女却因阻隔而不能相守,最终也只能阴阳两隔。

这本书中的短文,算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精品之作,又经过袁珂先生的再加工创作,其故事流畅性和内涵丰富,可以反复阅读,真是一本有趣的好书。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九):圆一个儿时的梦想

小的时候由于要去治病东奔西跑,没有一天可以安静地听、读古代的传说、神话。这一次我圆了自己一个儿时的梦想。

《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的作品。书中收集了21篇短篇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中,有的表现勇敢,大无畏的精神,像《寄女》,多少年来村民都害怕蛇精,为它年年进贡小女孩,那些无辜的孩子无一幸免,而寄女却用智慧,勇敢地与蛇精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次的胜利不仅解救了自己,也救了无数未来的孩子们。《仙谷》也有着这样胆子大的精神,巨莽在山中吃人,开始山人以为是得道成仙,后来一个胆子大的人一探究竟才知道是妖物在作怪,最后他和山人们治死了巨蟒,从此以后人们可以安安心心的经过山谷,不用害怕忽然飞升上天去成仙了。

有的表现敢于权势的斗争,如大家都很喜欢的《眉间尺》,电视剧《搜神记》曾经也讲过干将和莫邪的故事,眉间尺是他们的儿子,一心为父报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暴虐无道的楚王得到报应。

还有一些故事可以看到痴迷,像《壶公》,男主角一心想成仙;《张华和狐狸》里的狐狸,他才华横溢却因为太招摇而惹来杀身之祸,甚至连累老树,狐狸对出人头地也是一种痴迷。

在众多的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的后三篇《义犬》《熊洞》《蚁报恩》。这三篇文章都是与动物相关,可能由于家里养小动物的关系,更加让我动情。

《义犬》中有两个关于狗的故事,一条狗为了救火场中的主人,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河流和火场之中,当主人醒来时,狗已经累死。另一个故事中的狗为了救主人,咬死了蛇,在主人昏迷的时候一同与主人同在,不吃不喝,后来主人终于醒来。两个狗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家里原来的大宝,它与我奶奶非常的亲,在老房子的时候,每天都在窗台上陪着奶奶。当奶奶过世的时候,它好几天都不吃东西,后来还得了脊髓病,不久后也离开了。动物是通人性的,如果你真心地对待它,它一定知道,它会爱你,默默地陪在你的身边,别人欺负你时它会永远地护着你。

《熊洞》《蚁报恩》就让人看到了动物是很善良的,当猎人落在熊洞中,熊并没有吃了他,而是给他吃,和他成为了朋友,带他回到了人间;蚁王为报董昭之的救命报恩,让陷在监狱中的他得以重获自由。

只有短短的21个小故事中,就以看出了中国民间传说的丰富,小的时候没有时间读,终于圆了我一个儿时的梦想。

《中国民间传说》读后感(十):袁珂:我为什么写作《中国民间传说》

前年,我在改写《中国古代神话》的时候,涉及一些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有些传说,如蚕马、盘瓠、牛郎织女、李冰治水……已经写进改写的《中国古代神话》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但还有好些较后起也较有趣的古代民间传说,无法写进《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常感觉抱歉。

本来在这以前,我已有心将这些传说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编写,集成一个小册子,两三年来因为种种缘故,竟未如愿。直到去年初秋,才在忙中偷暇,写出了这二十多篇,算是聊偿宿愿。

这二十多篇,大抵取材于魏晋人作的笔记小说,一小部分是译述,大部分则是撰写。由于魏晋文字比较简古,每篇小说,短的不过一两百字,长的也不过几百字,所以我在根据原作,或译述或撰写时,所作艺术加工都比较大,如其中《博物志》的“仙谷”、《搜神后记》的“熊洞”……扩充篇幅都在原作的十倍以上。其目的,就是除充分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外,还要让读者们读了更有兴趣。

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混淆在魏晋文人写作的一大堆神鬼志怪的小说当中,常常不能严格加以分辨。选择这二十多篇出来,也很费了一番斟酌,但是恐怕还未必十分恰当。选择的标准,大概有如下几点:一、高尔基说:“民谣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推之于民间传说当然也是这样的。因此在内容上,总是择其乐观向上,有反封建和反迷信的倾向的。二、民间传说往往含有神话的因素,但它却不同于有些披着神话外衣而实际上却是宣传迷信、宣传宿命思想的神怪小说,因此在选择时也尽量注意到这一点。三、在形式和风格上,民间传说也自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只要把大量的民间传说——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加以比较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风格和形式上的共同特征,选择时也予以注意。

虽说这样,这些民间传说,是否真是当时民间流传的本貌,却也很难断定,其中难免就有烙上了记录者个人兴趣爱好的印记和他所属阶级的偏见的印记的。前者姑且不论,单说后者。例如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搜神记》里所记述的,对于那个以剥削起家的“主人”却是特多原恕和扬誉之语,把他写作了一个忠厚长者;“织缣百匹”的苦役也写作是董永夫妇的自动效劳,这当中显然是烙上了记录者所属阶级的阶级偏见的印记的。凡属这类明显可见烙有阶级偏见印记的“民间传说”,本集里就没有采纳。仅仅对于虽烙有印记却不十分明显的,才不再严格地加以挑剔。

本集里所收的古代民间传说,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属于歌颂人们降妖捉怪的智勇的,如“山”、“寄女”、“三怪”、“定伯卖鬼”、“张华和狐狸”……在这类故事中,突出描写了人和鬼怪的斗争,最后是人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妖魔鬼怪的作祟。(2)有属于讽刺和诅咒权贵显要人物的,如“左慈”之于曹操,“海神”之于秦始皇,“眉间尺”之于楚王,就是以神话色彩为背景,而于其上施加嘲讽的笔墨的。(3)也有属于赞美动物的品德的,如“义犬”的狗、“熊洞”的熊、“蚁报恩”的蚁,那智慧和仁爱,又何让于人类?(4)属于诙谐调侃以写世态的则有“千日酒”、“变羊”、“新鬼”、“石人医病”等。(5)属于探幽索怪以模拟人情的则有“痴龙”、“鹅笼书生”、“壶公”、“紫玉”、“上天台”等。在这些故事中,或调侃酒徒,或嘲讽妒妇,或赞美爱情的坚贞,或刻画学道的艰难,或揭穿迷信的虚妄……种种色色,不一而足: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民间传说内容的丰富。

我在或译述或撰写这些古代民间传说时,尽量想做到使语言文字保存着固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可是由于我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很不够,因此在做这一工作时,常有心劳力拙、捉襟见肘之感。虽然也校改了好几遍,究竟还不很称意。只有期之将来,得到读者的指正以后,再好好地改它一次,或者可以像样一些。

袁珂

1958年5月于成都

上一篇: 同样是忠勇无双,为啥关羽成了圣人和神,而岳飞没有?
下一篇: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原文及翻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