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元杂剧中,共有关羽的剧目共有十场,且大多数都是热门剧目,而有关岳飞的只有两场,一场叫《地藏王证东窗事发》,讲的是岳飞死后地藏王化身疯和尚揭发了秦桧的阴谋,最终为岳飞平冤昭雪的故事,是鬼戏。
另一场叫《宋大将岳飞精忠》,非常小众,属于孤本,这本网上没有,我看的时候年纪太小了,剧情记不清了,大体上还是忠君报国那一套,很短写的也不好看。
到了明朝,虽然官方推崇关羽的同时也推崇岳飞,但是民间关羽的戏剧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流传也广,很多戏班子就靠二爷的戏卖票了,老百姓只要看红脸的汉子砍人就掏钱。
虽然这个时期岳飞的戏多了不少,但是受限于本身故事遗留的太少,导致岳飞的名段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岳飞的事迹刚开始流传,关羽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到了圣人的高度了。
虽然岳飞也有《精忠记》《精忠旗》这种优秀的作品,但是无奈碰上了《三国演义》这个逆天的主,而现代流传较广的《说岳全传》是清朝后期的作品了,这时候已经是满大街的关帝庙了。
古人的名声很大程度是依靠艺术作品,现在在年轻女性人群中,清朝的皇帝的名字的普及率铁定比明朝的高,哪怕清朝皇帝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生僻,为什么?因为有一大批清宫戏。
关羽比岳飞的声望高就高在了艺术作品上。
说完正事,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怼人环节。
岳飞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圣人,从最早的元杂剧《东窗事发》来说,其中就有岳飞质问宋高宗的桥段。
“您寻思试想,向杀场战场;您寻思试想,俺安邦定邦;您寻思试想,立朝纲纪纲。我不合保护的山河壮,我不合整顿的地老天荒”。
“你道我把朝廷乱,不合把社稷匡。我不合降戚方劫寨施心量,我不合捉李成贼到中军帐,我不合破金国扶立的高宗王。待将我签头号令市曹中,却甚功劳写在凌烟上!”
“则那逆天的神灵不报,顺天的受遭殃。”
顺带一提,早期的元杂剧以及明初的作品中,并没有岳母刺字的桥段,明中期的作品中,也仅仅是提到了,岳飞身上刺了“赤心救国”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是清后期的《说岳全传》里的内容,这时候关羽和岳飞成圣都几百年了。
高赞那位既然提到了岳母刺字,又提到了岳和死于水灾,那说的小说肯定是说岳了。
《说岳全传》全名《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看见标题里的精忠两个字了吗?这本书的主体就是精忠,岳飞可不得精忠。
况且这本书哪里睁眼就要忠君报国了?
岳飞第一次去京城,去争武举人,直接抢挑了小梁王,睁眼就要忠君报国的人,去京城第一件事是把王爷挑了?
岳飞为什么忠心,原文不都给了?看书跳着看?
岳大爷道:“为人立志,如女子之守身。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纵有陆贾、随何之口舌,难挽我贯日凌云之浩气。
岳飞忠的是宋朝,不是皇帝,也没上赶子非要去给朝廷当狗,枪挑小梁王以后搁家种地种的也挺开心的。
有一说一,说岳后期的岳飞确实愚忠,尤其是风波亭以后的一回,看的人着急的,现代人看这玩意不喜欢很正常。
但是用现代人思维套古代人就特么离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