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学报No.5V01.30HengyangNormalUniversityOct.2(衡阳市湖湘文化研究所,湖南衡阳421001)编者按:《麦因记》是戴述秋先生于2008年冬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所发现的一篇王船山的侠文,为船山先生的世态人生的独特感悟,表达了自己耻与仇敌同流合污的民族气节。它对于研究王船山先生早期的思想具有一定价值。夸刊登出来,以供从事王船山研究的学者们参考。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9)05—0001—052008年冬,笔者在一位倪姓朋友家翻阅《倪四修族谱》卷首(分上中下三卷)和部分房谱。氏五修族谱》(2006年夏印行)时,发现一篇王夫《麦园记》载该谱“卷首”的第三十八至四十页,之撰写的《原修麦园iili:》(后经考证“原修”二字双面为一页,每面九行,每行十八字,全文共675系修谱者所加,故删,下同),并在文后附有一段字,文末署名“衡阳县举人王夫之撰”,并附有始署名倪贞元的案语。日前在一本名为《天光峰》修谱总纂倪贞元一则案语:“子常公孝友节义,郡诗文集(2007年9月由衡南县老年大学花桥分校县志详之矣。先生斯记作于国朝初年,誊写传本,编印,谢尚傧先生主编)中也发现转载此文,但文义间有难解之处及脱略处,今仍之。
至其丰骨未附上倪贞元的案语。由于都是重新编排,既未道迈,渊淳岳峙,读是篇者,两人之品行可想象标点,也没有分段,略有不同是:《五修谱》竖排,而得之矣。”经笔者仔细校读,并查阅《船山全用繁体;《天光峰》横排,用简体。其资料来源都是从《倪氏四修族谱》上转载过来的。为了弄清山师友记》(岳麓书社1982年9月版),均未见收此文的真伪,当务之急是寻找四修旧谱的下落。录此文,确属王船山的一篇佚文,而且也据了解,刊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倪氏四1988年在衡南境内发现的《邵阳宁氏台上祠修族谱》,历经八十余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毁坏,(详见1991年《船山学刊》创刊号萧培先至今存于世者仅留下数卷房谱和卷首残卷。几经证)之后又一篇船山先生早期的佚文,它对拼凑,总算合成一套全谱,共31卷,其中卷首3究船山先生青年时代思想言行具有重要的价卷,房谱28卷,分别藏于衡南县相市、江口和耒下面将笔者初步考证的一些想法介绍如阳洲陂几位倪姓后裔家中。加之修谱初期,曾发以求教大家。生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倪姓族人在借阅旧谱时,一、关于《麦园记》的内容提要。《麦园记》故意隐瞒2卷,拒不归还,最后只得对簿公堂,至为船山先生早期之作,写于清顺治初,是应同窗今仍有1卷老谱没有收回。
这一事件的发生也从客好友麦园倪子常之请而写作的。全篇皆代倪立言。观上给我们寻找这套四修旧谱增加了一定难度。文章开篇即点明麦园的得名及其它特有的自然环在左寻右访而不得之际,幸而得到倪本利、倪林境、气候特征、物产资源,再现了麦园山村独有江二位先生的热心帮助,几经周折,终于在衡、的自然美,构成了一种恬静而幽雅的意境。号称耒交界的一个边远而又偏僻的山村找到了《倪氏“麦园先生”的倪子常及其倪氏家族就世居在这个收稿日期:2009—07—10作者简介:戴述秋(1939~),男,湖南衡阳人.特邀研究员,从事衡阳地方文化研究。万方数据美丽的山村里。文章接着历述倪氏前半生的积郁千乘堂迁徙江南,散居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及坎坷经历,借用几个历史典故,展现了一个屡其后有一部分后裔又迁往福建、台湾等地,遂成试不第的读书人的诸多无奈与愤懑。尤其是甲申大姓。历代都有一批倪姓名**载入史册,其中就有船山先生赞颂的倪瓒(元镇)、倪元璐等一批指如冰雪,双颊如尘土,语嗫嚅不能出口。”让我(见《船山全书》第十五册第六五五页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至情至性至孝、忧国忧世忧民的山村秀才如何在村头、在溪边、在山间,“得酒字巨济,宋广德州(今属安徽省)人,大观三年则张白眼,望青天,引满狂吟,怡然远引,而人(1109年)进士,历官左司员外郎。
因直言敢得罪权贵,被贬茶陵船场,遂落籍茶陵。故其后情,将自己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忠于故国的赤诚丹迁祖。由茶陵卜居麦园当心融合在麦园倪氏的身世遭遇的具体记述中,并后代,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至用“子常老矣,其老于此,适也,适如其地,适笔下的倪子常在倪氏房谱齿录中被列为十五如其物,适如其情已耳,而又奚求焉”作全文的世孙,麦园倪氏后代又分楚泓、楚鼎两个世系。尾,巧妙地寄寓了船山先生对世态人生的独特再徙居慕道杨冲(今衡南县相市乡)、新城(今耒感悟,表达了自己耻与民族仇敌同流合污的哲人阳市新市街)、衡郡江东岸及衡阳西乡花果庄。由胸怀,赞美了倪子常高洁的操守和贞亮的人格,此可见,“固为名族”的麦园倪氏至明末清初时期别开生面地将情与景、物与我、文与哲妙合于一是何等的辉煌。麦园祖堂正是为纪念流寓湖南茶身,给人以亲l临其境之感。陵的始迁祖倪涛而设,始建年月不详。但从族谱二、关于“麦园”地名。作为倪氏聚居地的的记载可知当年“屋宇之华美”,“堂构之崇宏”,园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部,在衡南县花桥镇石“足壮一时之观瞻者矣”,随着岁月的流逝,至清丘村内,距衡阳市城区43公里,有衡(阳)川同治年间,“以致祖堂寥落,香灯寂寞”,“屋宇倾(口)二级公路直达,是一个“群嶂回环,涧流浼圮殆尽”,后经“会商两房,捐资二千余金,鸠工潘,佳卉文禽,涤人倦目”的美丽山村。
昔日因庀材,择老成董其事”,仅用数月的时I.日j就使倾圮堂面貌一新。于今祖堂虽毁。但从掩埋在荆宜麦”,村民将麦田辟成稻田。于今,山护水绕之蔓草丛中的雕花柱石和残碑断碣中仍可窥豹一斑。间,是一垅平畴的稻田,每当初夏,稻浪翻滚,四、关于倪子常其人其事。《倪氏四修族谱》阡陌绣错,一条小溪蜿蜒其间,这就是有名的麦名。据《清泉县志地理志》载:“麦园洞,宏敞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甲寅五月十八日,俨若厅事。左有石室二,右横衍如廊庑,中有石长船山先生5岁。没葬于清康熙口口年未详,配人偃卧,日‘睡仙’。别有石榻,长八九尺。其上孺人,生子二,善寅、实。清乾隆《清泉县朗,瞬息间从黑暗中见到光明,洞外有山,山外明崇祯时庠生。兵戈躏衡,负二亲,隐山佳处也。来龙最远,洞口最阔,山护水绕,起伏亲相继逝,毁几灭性,时值流窜,深以窀穸非虚为优。忽有人指示葬地,石山得土穴,宛如石椁,语也。”而这些与船山先生的《麦园记》所书完全入以为孝感。”上述记载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置生死吻合,可见船山先生观察之细,赞赏有加。于度外,把孝道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可敬可般同窗好友之情,而是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战公封其次子邾肥于郧。战国时,郧国被楚国灭掉,友之情。
这种忠孝思想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忠于郧人遂以国名作姓氏,为避仇,加人旁改为倪姓。朱明政权、坚持民族气节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倪氏后裔先后自山东藤县相知相交成为挚友的一个共同思想基础。尽管他万方数据们都身处偏僻的山区,彼此又相距百余华里,但耒阳拜访好友曹伯实(国光),很有可能去前溪他们的经历、志趣、品行和学问却有不少相似之 (今称泉溪)会晤过攸县籍举人刘杜三(见《船山 处。他们同在衡阳县学(即濂溪书院,后改称西 全书》第十五册第八八一页),而这两处都与麦园 湖书院、莲湖书院)求学,同受知于蔡凤(威 相距不远。距衡城约30 华里的泉溪寺还是通往 园必经之地,且距麦园不足60 里,无论是坐轿或 受知于清蔡公、四明水公”句意),同赴武昌参加 步行也只需半天的路 程。更重要的是泉溪(明清 三年一届的乡试,在甲申之年又共同经历了我国 时期属零泉 乡)王衙山还是船山先生元配陶孺人 17 世纪中的重大历史变迁。面对着那“天崩地解” 葬地(仲兄王参之顺治四年卒也葬于此)。因(黄宗羲语)般的头等变故和“国破山河碎”、“中 此,在这一时期应挚友倪子常之邀,为其撰《麦 黑瘴昏”的残酷现实,他们之间真挚而醇真的园记》,与落款署衔是相吻合的(在《船山全书》 友情也在“历忧患而不穷,处生死而不乱”的境 第十二册第六五页的《请终丧免阁试疏》一文中 遇中得到自我超越。
但现实政治的矛盾,又迫使 也有类似这样的署衔),同时与新发现的船山佚文 他们对各自的命运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倪子常 《南卿公墓站铭》(见《船山全书》第十五册第九 在经历欲效“精卫填海”而不得之后,毅然选择 七四页)也相暗合。这两篇佚文都为同一时期的 “授童子读以终老于其园”的归隐之路。“呜呼! 作品,也是船山先生为铭为记中之最早者。纵观 船山诗文杂著(含拾遗)多达二十五种,三十九的感叹,表面上是写倪氏隐居麦园不问世事,似 卷,一千余题。其中属于记的文体,仅见有《船 乎找到了某种精神寄托和慰藉,实则委婉规劝人 山记》、《小云山记》、《牧云常住记》、《邵阳宁氏 台上祠堂记》四题。为何《麦园记》在《船山全现实,珍惜余年,等待时机,学会解脱,学会 书》中未留下半点痕迹呢?这从《年谱》和《行 适应。 述》中可知,由于战乱和国变等多种原因,早年 五、关于《麦园记》的写作时间。从记的末 《买薇集》及其《悲愤尾署名“衡阳县举人王夫之撰”及倪贞元“附记” 诗》已全部散佚。直至 67 岁那年船山先生在病 中“斯记作于国朝初年”来看,虽未点明具体撰上“仿佛忆童年至丁亥诗,十不得一而录 写年号,但经查阅《王船山年谱》。笔者推测此记《船山全书》第十五册第六八一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