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得很精彩,大家听得很仔细,虽然是传说,但也有迹可循。瞬间感觉通江这一特色产品,竟平添了几分神奇。
2020年4月8日,通江县举行了“春回大地,花开通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友们来到罗村茶业火天岗茶场,观茶山春色,品名茶醇香,回顾罗村茶的历史、讲述茶的故事。更有“采茶女”茶山掠影,如诗,如画,如仙境神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将军出征,皇帝念及其所行之地皆高山峻岭,粮食作物广种薄收,老百姓食不果腹,便赏赐了一些珍贵的茶种,让这位将军择地种植,希望能借此增加百姓收入。”通江县罗村茶业法人景瑞琼介绍,这位将军名叫景筹,是她的先祖。
“景筹将军将此茶种在通江县铁溪镇罗村,经过多年精心选育培植,逐渐成为上品,选送进贡后,皇家赞不绝口。”景瑞琼称,此后很多朝代,罗村茶一直都是茶中珍馐。
罗村茶业办公室主任陈诚提供,通江县景氏族谱记载: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司马错,都尉墨攻伐蜀国,武略将军景筹从汉壁道进入四川,灭古巴国后,身经百战的将军在罗村隐居繁衍了景氏一族,并在红石骨上种下四路茶36株。故事与族谱记载相互佐证,关于罗村茶的传说可信度较高。
我们再来看看由通江县委宣传部组织的这次活动,参加活动的有相关领导、全县知名自媒体平台运营人员和部分网络大V,小编“季风”也有幸随同。
前期抗击疫情,举国众志成城,取得巨大成功,可谓欢欣鼓舞。正值人间四月芳菲天,草色青碧,春暖花开之时,大家禁足已久,听说要郊游踏青,谁不希望去放飞自我一番?
当日上午10点,网友们到达烟溪乡苏家坪村,这里是罗村茶业第三深加工厂,厂房外整齐的堆码着一排排木柴,茶厂堆码木柴干嘛?容不得小编询问,网友们已按照要求穿上鞋套,带上帽子进入车间。
杀青、揉茶、粗选、传送等加工环节已实现机械化。“罗村茶业旗下有多种茶品,每个茶品的加工流程不同。”厂长屈有发介绍,品质的保证不光需要在原材料上把关,还有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加工。
“外面的木柴就是炒茶用的。”屈有发说,罗村茶系列杀青需要柴火,提香必须使用杠炭火,精选必须手工,不然其形状、色泽、香味、口感就大相径庭。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让这个品牌有口皆碑。
来到茶厂自然要品茶论道,办公室主任陈诚推荐大家品鉴罗村茗眉。小编捧茶一杯,看银芽缓慢坠落,茶水逐渐转碧,清香已沁人心脾。吹动浮茶,轻呷浅咽,看杯中情景,好似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趁着饮醇似醉,网友们离开茶厂,赶赴火天岗茶山。公路曲折蜿蜒,汽车盘山而上,先有茶带一晃而过,渐渐茶山跃然眼前。火天岗茶山海拔高1300余米,山上山下温差很大,虽然暖阳高照,山顶仍感凉风入骨,幸好茶香满山,让人神清气爽。
高山上有如此广阔的茶园,确实少见。远远看到采茶女正在忙碌,隐约中采茶歌随风传来,茶山网友们按耐不住,纷纷要前去体验一番。
采茶看起来简单,其实是门技术活,马步要扎稳,手法要快准,这样姿势很漂亮,效率相对就更高。美女网友们都很聪明,很快就学得有模有样,其他网友拍下她们采茶的场景,纷纷上传微信抖音,分享回复,忙得不亦乐乎。
茶文化长廊古香古色,大家入座品茶,便又聊起了罗村茶的渊源。唐宋时期,罗村茶因其品质超群,被列为四川八大名茶之一,长期作为侍奉朝廷的贡品。宋人范镇撰写的《东斋记事》卷四记载“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利州之罗村……罗村茶色绿而味亦甘美”。史料记载,不容置疑,可见罗村茶并非浪得虚名。
发展至今,罗村茶业旗下有“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罗村茗眉”、“佛龙香茗”、“翰林茶”、“汉城银毫”、“龙虎银芽”等十多种历史名茶。
罗村茶原产于通江县铁溪镇罗村,是四川省通江县特色产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经过持续发展,罗村茶的茶园从2012年的8万亩发展到15.6万亩,茶叶总产量由1100吨增加到4500吨,综合产值5.1亿元。到2015年茶叶面积达到20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了一方经济。
其实,罗村茶的优势明显,其一,文化底蕴浓厚,口碑源远流长;其二,高海拔无污染,病虫害极少发生;其三,土壤含硒丰富,气候适宜;其四,生态高效茶园,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半卷闲书知古今,一壶清茶品人生。一杯茶,佛家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品茶,有时候品的是心境,有时候品的是格调,有时候品的是交际与应酬,粗品味苦,细品甘醇,再品回味无穷。若品鉴通江罗村茶,理当熟知、品味并传扬其文化和渊源。
千仞山泉茶做伴,香飘万里太虚观,若隐若现采茶女,山歌萦绕仙思凡。火天岗一行,让人心旷神怡,见景生情,做打油诗一首,略抒心境而已,万望各位网友嘴下留情,不要把小编批驳得一无是处,谢谢!(本文编辑:季风)
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