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对各类历史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同时对历史文献学基本理论进行研究。
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的特色:研究人员都有扎实的历史文献学的理论和技能的坚实基础,受张舜徽学术研究风格的影响,注重广博的研究领域,有着扎实的根基和丰厚的积淀。自张舜徽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中国文献学》,是历史文献学的奠基性著作,后有李国祥教授主编的《古籍整理研究(八种)》、《国学知识指要》,对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全面的研究与总结。
近年来,我们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典籍的整理。本学科点主持完成的有《二十五史三编》、《资治通鉴全译》、《明实录类纂》、《后汉书辞典》、《三国志辞典》、《中华民俗元典丛书》等,参加全国性的整理工作如《二十四新译》中的《魏书》和《北史》、古委会主持的《文史名著选译》中的尚书、明史、史记、汉书、《梁溪集》、中国道教协会主持的《中华道藏》(其中的数十种老子注的整理)等,这些都已完成并出版。正在进行的历史文献古典的项目有:国家重点项目《儒藏》中的南宋文集23多种的校点整理,国家重点项目《中华大典》的训诂分典、物质民俗分典,高校古委会项目系列的《通志堂经解》、《清经解》、《续清经解》的主题词索引、《太玄集义》、《翼雅丛编》、《孝经大全校点》、《旧五代史汇考》、《中国古代民俗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三千年图书馆学文献整理》等,还有湖北省的古籍整理项目《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论语、礼记等,湖南省的古籍整理项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注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重点项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提要》。
三 道家道教经典研究室
道家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是本学科点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重要研究方向,持续不断,成果累累。
特色之一: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与学术发展。本方向创始于张舜徽先生的《周秦道论发微》,以及本校著名学者詹剑峰先生的《老子其人其书研究》,这两部著作都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于80年代,当时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后熊铁基教授出版了《秦汉新道家略论稿》(进入21世纪又作了较大修订,重新出版《秦汉新道家》,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从1993年开始,熊铁基教授与本学科点的刘韶军教授和马良怀教授,撰写了《中国老学史》,把这个研究方向推向了新阶段。这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历史上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研究的通史性著作,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又获福建省优秀图书二等奖和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图书二等奖。后来通过培养博士研究生,不断发展研究队伍,陆续出版了《20世纪中国老学》、《中国庄学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世纪中国庄学》、《现代日本老学研究》、《唐宋明清四朝皇帝老子御批评点》,以及系列的断代老学研究,如《唐代老学:重玄视野下的理身理国之道》、《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宋元老学研究》(湖北省第四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
特色之二:重视道家道教文献典籍的整理。学科点的研究人员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华道藏》的整理工作,完成了400万字的整理任务,已由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熊铁基教授被聘为《中华道藏》副主编,刘韶军、刘固盛、周国林教授被聘为编委。又进行了道教碑刻文献的研究。对武当山碑刻文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梅莉博士在博士后阶段,将武当山的碑刻文献与道教的真武信仰及明清时期武当山的朝山进香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特色之三,与海内外道教人士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举办了不少学术活动,如在美国亚联董的资助下,先后派出两名教授到日本东北大学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与日本研究道家道教的专家学者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又为湖北省及武汉道教协会举办了道家道教知识培训班,出版了教材《道家文化十二讲》,与港台的青松观以及茅山、武当山、九宫山、龙虎山等道教人士有着经常性学术联系,得到了他们的不少资助,编辑出版了《道家道教研究丛书》,又与茅山道教协会联合举办了葛洪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目前正在与深圳政府积极联系,筹备整理出版《新编老子集成》。
特色之四,注意把道家道教文献典籍与研究与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如前面提到的宋元老学研究、唐代老学研究、武当道教研究之外,近年来还有不少博士论文都以道家道教文献典籍为选题范围,完成了一系列的相关博士论文,如《道教南传与岭南文化》、《汉魏六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道教医学研究》、《全真道音乐研究》、《明代老学研究》、《近代老学研究》等。
目前,本学科点的道家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已在全国道家道教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研究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四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研室
本研究室负责《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由周国林教授负责的《中国历史文选》课已获得2006全国精品课程称号。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我校历史学科中一门传统的优势主干基础课,其创建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5 年至 1966 年,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创建阶段。 1954 年历史系建系,设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研室下,设了“历史文选”教研组,教师最初有张舜徽、李之魁、喻存粹等人,五十年代底又增添了崔曙庭、李国祥二人。这门课程起初称作“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主讲教师张舜徽先生对这门课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没有教材可参考的条件下,他以渊博的学识,讲授古代要籍和大量古代文选,深受学生欢迎。当时的学生有的在 50 年后还保留着当时详细的听课笔记。正是在讲授的实践过程中,张舜徽先生在 1956 年出版了他建国后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历史要籍介绍》。这本教科书深受各地学生欢迎,“文革”前曾多次重印。可以说,华中师范大学(当时称学院)的历史文选课教学,“文革”前是走在国内前列的。
1972 — 1996 年,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恢复、调整和成熟阶段。 1972 年,历史系在“文革”停办数年后恢复招生,“中国历史文选”仍是一门基础课程。但从 1972 — 1976 年间,受“左倾”思想影响,课文以“法家文选”为主,不无偏颇。在“文革”结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门课程才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78 年,全国性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编写讨论会在桂林召开,张舜徽先生是关键性人物,他对当时高振铎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及选读”的出版,起了重大作用。并以全国“历史文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为主体,组建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教学过程中,崔曙庭、李国祥二人挑起了大梁。二人古代文献根基深厚,对“历史文选”的讲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学效果良好。不少学生因此而奠定终生的研究方向和基础。随后,陆续担任这门课程的,先后有顾志华、陈蔚松、杨昶、马良怀、周国林、李长弓、刘韶军、刘筱红等人。由于“历史文选”教学研究人才济济,这些人所在的历史文献研究所在 1993 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1990 年前后若干年,成为全省自学考试“中国历史文选”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试卷命题单位。
1996 年至今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阶段。 1996 年,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历史文献研究所归属于历史文化学院。根据历史文化学院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国历史文选”力求课程目标更为明确,手段更为先进。在教学目标上,是突出“历史文选”的教学,使历史文选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结合更为紧密。对以往较为强调的“要籍介绍”适当保留,而将其大量内容化分到“中国史学史”中去,以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在文选的讲授上,突出历史文献的思想性、资料性,兼及文学性,以便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不少文选的讲授,为增强直观性,制作了不少课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很多枯燥的内容也有了吸引力。刘韶军教授在这方面的成果是相当多的。
这一阶段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周国林、刘韶军、李晓明、董恩林、谭汉生、孙湘云等人。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学人员多次参加国内的有关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讨会,同国内同行交流颇多。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以本校为主体,吸收国内 20 来所大学从事历史文选教学的教师,已经主编出一部新的《中国历史文选》教材,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教材已经由中华书局在 2005 年向教育部有关部门申报,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