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如果单从这名字上来理解就是以通俗的语言对《三国志》进行演义加工。事实上《三国志》成书于公元290年,而《三国演义》成书于1371年,比《三国志》成书要晚1081年。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鉴了《三国志》的内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认定《三国志》更接近于真实的历史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么理解也并没错——这从《三国演义》的成书历程中可以得到验证。
表面上看:《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然而我们其实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去动态看待《三国演义》的成书历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三国演义》的创作历程跨越千年。首先是公元290年成书的《三国志》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最初的素材。在南朝宋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在这一过程中裴松之并非单纯只是对《三国志》的词句进行解释,与此同时他还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使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这就使源于正史而又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初具雏形。到了两宋时期民间的说书艺术已较为盛行,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诸多关于三国题材的话本,一方面这些话本在大体上还是要尊重史实,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吸引读者的口味。大约到了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一部收录了各种三国题材的话本故事的作品,全书约八万字左右,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当罗贯中创造《三国演义》时实际上就是吸收借鉴了《三国志》、裴松之的注以及诸多的三国题材的话本故事作为素材。事实上当罗贯中面对《三国志》时其实就是面对的已经过各种加工渲染的千年前的历史,那么后来人究竟该如何去了解这种距离自己已很久远的历史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哲学上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概念叫做物质不灭——物质是不能被消灭的,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态。事实上整个宇宙以及地球、人类的进化历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同样遵循这一定律:历史上发生的任何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点一滴汇聚才创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在历史的发展传承过程之中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却彼此互相影响着,从而造就了滚滚向前递进的历史进程,我们今天所身处的世界恰恰正是历史上彼此看起来互不关联的各种事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即使有的历史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了,以致于我们如今对事件真相莫衷一是,但它仍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形成产生着微妙的作用。具体到三国时期这段历史的确可能是话题较多的一段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关于三国的历史题材作品太多了,而这些作品彼此之间在一些细节上是有所出入的。在所以关于三国的历史题材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不过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并不一样:《三国志》是被列入二十四史的正史作品;而《三国演义》则是对其进行加工演义的历史小说作品。
如果从治学的角度而言:当然是应该优先侧重于《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作品。而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身是经历过三国时代的人,那么他作为当代人写当代史当然都是搜集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这些直接材料的真实性自然是比后人的考证要有力得多。需要指出的是《三国志》和《史记》一样起初并不是官方正史,而是陈寿私人攥写,只是后人公认其史学意义重大,所以将其列入二十四史之中。然而《三国志》与《史记》又有所不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出身于史学世家,而他本人也曾是西汉王朝的史官,尽管《史记》是他的私人作品,但以司马迁史学世家的出身一定是能接触到当时皇室图书馆珍藏的史料的;相比之下陈寿并非专业的史官,他的正式官职是治书侍御史,那么可能有人就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并非专业史官的陈寿攥写的《三国志》真实性可靠吗?事实上陈寿的《三国志》并不是他自己在家凭空发挥的,他在创造《三国志》的过程中充分参考了魏国和吴国的官史以及鱼豢私人编写的《魏略》,那么蜀汉部分的史料又是如何而来呢?其实陈寿本人就是蜀国人,西晋灭蜀之后方为晋臣,因此他搜集蜀汉的相关史料应该是较为方便的。陈寿的治学精神是很严谨的——他在创造《三国志》的过程中一定是要多方求证,直到能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后才下笔。然而即使陈寿作为当代人写当代史就已出现某些具体事件在流传过程中失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陈寿一般将他搜集到的各种说法均罗列出来,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事情的真伪。以马谡的结局为例就在《三国志》中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在马谡本人的传记中说他是病死的,然而到了《诸葛亮传》中又变成了被诸葛亮斩杀。这个问题连陈寿自己都无法考证,那么对千年之后的你我而言就只能是个未解之谜了。
尽管单纯从史学治学的角度而言:《三国志》的真实性高于《三国演义》,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否定《三国演义》呢?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如果这是一本毫无价值的书又如何能名列四大名著之中呢?《三国演义》可以起到一定的历史启蒙作用,但千万不要把它当史书看——如果你非要把借东风、空城计当成是真的,那你就输了。《三国演义》真正的意义不在史学层面,而在文学艺术层面,就艺术的观赏性而言:内容更为丰富详实的《三国演义》自然比相对单调的《三国志》精彩许多。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认定《三国演义》的内容就是完全不真实的,尽管从史学的角度看:《三国演义》的确存在太多夸张的情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观赏它的另一种真实性——作者心中真实历史观和当时主流社会的价值认同。其实又何止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乃至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及民间的白蛇传、包公戏这些小说、戏曲作品如果非得从史学角度去考证真实性有哪些是经得起推敲的?但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人们内心那种淳朴真挚的情感这可不是假的。《三国志》的史学价值高于《三国演义》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