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王制》记载的最早的民族是
入泮礼是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
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周诸侯的学校前有半圆形的池,名泮水,学校即称泮宫,见《诗·鲁颂·泮水》。后代学宫沿袭其形制。明、清两朝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因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入学满六十年称“重游泮水”,为曾充秀才而享高寿者的庆典
中国古代典籍中宪法一词与我们现在所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开始社会主义革命。
《共同纲领》内涵很丰富,这里着重谈谈经济方面的内容。
《共同纲领》明确界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这就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1.国营经济。2.合作社经济。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就使私营经济取得了堂堂正正的合法地位,打消了私营老板的顾虑。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有点陌生,但在当时,它非常时髦,人们都挂在嘴边。《共同纲领》第31条解释说:“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紧接着,第31条提出:“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例如为国家企业加工,或与国家合营,或用租借形式经营国家的企业,开发国家的资源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国家资本主义被人们看成是逐渐消溶私人资本,最终向公有制过渡的桥梁。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共同纲领》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新中国的建国施政纲领,具备了在宪法颁布之前作为新中国根本大法所应包含的基本内容。所以,当时社会舆论把《共同纲领》称为“临时宪法”。当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
“大宪章”这个词是刘少奇在这届政协会议21日大会发言中说的。他的原话是:“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民盟代表、著名的大胡子张澜激动地说:“它没有高调,它更没有空想。这真是切合实际,切合人民今天需要的《共同纲领》。”他说,“立下宏愿,抱定决心”,“共同起来担负实现这个纲领的责任”。
毛泽东也给了这篇文章很高的评价,他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说:“《共同纲领》必须充分地付之实行,这是我们国家现时的根本大法。”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三玄
17“三玄”是指:① 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周易》的合称②天有三玄,谓日、月、星也。故也指日、月、星辰。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
原文:学者生于千载之下,当夫简编讹脱之余,固不必以今之书为信,然而亦当信其可信者,而阙其可疑者,不可以汉儒所传之书,为出于帝王之手,而不敢略致疑于其间也。孟子生于战国之时,去帝王之世犹未远,而六经犹在,尚且以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盖苟理之所不安,则莫可信也,况又烬于秦火,烂于孔壁,而增损润色于汉儒之手乎?
译文:学者生活在千年之下,处于典籍文献已经出现讹误脱漏之后,当然不必相信今天所传下来的书全是可靠的,然而也应该相信那些确实可信的,而不用那些可疑的,不可因为汉儒所传的书都是出于帝王之手,就不敢存有半点疑问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离帝王之世不太远,那时六经还在,尚且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缘于只要道理不妥,就可能存在失信的地方,何况这些古籍又遭遇过秦始皇焚烧、在孔子旧宅壁中受过损害,再加上汉儒根据一己之见而进行的增字减字等润色加工呢?
第一次提人为天地之心观念的中国古代典籍
人者天地之心也出自《礼记·礼运》。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三玄是指
1、内容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乐: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2、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此联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点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 (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 (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皆人“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为“三曹”。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三乐:三种乐事。《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因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编修,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一副对联,涉及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
中国古代典籍中载有很多有名的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皇帝大战蚩尤 等等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中华民族童年时期的本原精神反映在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各种神话故事中,无论是夸父精神,是刑天气概,还是精卫风采,或是女娲气度,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中国古代典籍中明确提到宪法的是
民法典属于法律。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不包括宪法在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民法典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所以民法典属于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典籍
答:敦煌最早是汉代。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立敦煌郡。“敦煌”一词,应是当地土著少数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译,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敦煌古称沙州,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
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