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修订了哪些古代典籍呢
一、《诗》《书》《礼》《乐》《春秋》《周易》《大学》《中庸》
《论语》是他弟子在他死后编的。
二、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六部典籍被什么称为什么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左传》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着。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4、《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和《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着。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着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5、《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着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都有什么
诗书礼乐,是六经的一部分。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典籍里的中国孔子主要内容
典籍里的中国老子篇讲了:老、青、幼三个不同时期的老子,震撼呈现两千五百多年前,先贤的悟道过程。节目中专家介绍道,《道德经》流传甚广,影响巨大,但在我们能看到的正史当中,关于老子的记载并不多见。《史记》主要记载了老子的两件事:一个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个是老子欲出关,关令尹喜留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孔子修订了什么书籍
晚年的孔子,决心把自己知道的事,也就是以自己的学识来编写成书,以流传后世。孔子做的最用心的一项事业,就是编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是一部讲历史的书。
孔子认为,夏代的情况还能讲些,但夏以后的杞国,所保存的文献已经不多了;股朝的情况也能讲一些,但股以后宋国的文献保存的也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决心写一部书,根据自己所处的鲁国的历史,把近几百年诸侯纷争的情况记录下来,传给后人。孔子曾对学生们说,他在写这部书的时候,只是把曾经存在过的人,所发生过的事如实转述下,至多也不过做些文字整理,并不敢虚构和夸张。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也不可没有他的见解。孔子将王公大夫作为他审视的对象,或贬抑,或声讨,以所谓的“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以达到警世的目的。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年已七十ー岁的孔子终于完成了《春秋》这部著作。这是我国最早保存下来的一部按年代编写的史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十二个国君、二百四十二年的人和事。由于在编写过程中孔子特别仔细认真,可谓是字斟句酌,所以使精通文辞的弟子子夏在整理时,竞感到一个字也不能改动。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思是说,惟有《春秋》这部书才理解我,才知道我的思想和见解;但遭到后人非议或责骂的,我也可能是因为写了《春秋》这部书。
由此可见,孔子在写这部书时所倾注的心思和汗水。在编写《(春秋》的同时,孔子还整理了当时传流的诗歌,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诗歌集一一《诗经》。孔子非常喜欢音乐,他在齐国曾因为听詔乐而三个月不知肉味。在卫国跟师襄子学琴,也是非常的专心致志。孔子非常喜欢唱歌,也经常教自己的学生们唱歌。他曾经说,唱歌是件非常好的事,它可以给人以欢乐,给人以鼓舞。它可以教你如何与人相处,在家可以更好地对待父母,在外可以教你如何对待国君。学唱歌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关花草树木和飞高走兽的名字的知识。
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诗歌有三千多首,孔子通过收集整理,删去了一些重复类似的或自认为不好的,选定了三百零五篇,编成了《诗经》。在《诗经》里,这三百余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流传在民间的民歌,《雅》是朝廷上的乐歌,《颂》是祭祀用的祝祷词。时至今日,人们还经常引用《诗经》中的名篇佳句。
孔子编订了哪些古籍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为《礼记》。
扩展资料:
误解:
六经一直是儒学经典人们常常约定俗成地将《六经》奉为儒学经典,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因为《六经》在刚刚出现时并未被贴上儒学经典的标签,称其为学术经典更为恰当。
促成《六经》形成的关键人物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他活动于春秋末年,而他此时并未自称“儒家”,更未将他的学说冠名“儒学”。
“儒家”和“儒学”是孔子百年之后后人对他和他的学说的称呼,所以,《六经》并非在其诞生之日就成了“儒学经典”。其次孔子并非是创作《六经》的人,在孔子出生之前,《六经》就已经存在,所以,即使孔子能被称为“儒家”,《六经》也不能简单地借着孔子的名而成为“儒学经典”
孔子整理修订的古代典籍有哪些
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著”只著过《春秋》孔子与文献的关系,基本集中在孔子与六经的关系上。 六经,或称“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出生前就已有了的典籍。孔子对它们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整理、加工、改作。 行不谢谢了
孔子编订的文化典籍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初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孔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广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和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我认为孔子最大的贡献在在教育上,有三大创造和贡献:
一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学生众多,史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张尊师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