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

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

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1917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地图册,记录了一百多年前,民国初创时的行政划分情况。当时因为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主要由北洋军系出身,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将之贬称为“北洋政府”。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旗国徽

1917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地图册,记录了一百多年前,民国初创时的行政划分情况。当时因为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主要由北洋军系出身,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将之贬称为“北洋政府”。

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

民国行政区划(民国行政区划图)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旗国徽

北洋政府曾经在省下设“道”为次级行政区划,并曾计划“废省置道”,将全国划分为九十多个道。分为繁要缺、边要缺、繁缺、边缺、要缺、简缺共6类三个等级。其中“繁要缺”是驻扎在省会的首道,地方形势紧要,政务繁杂的道;“边要缺”是地处边陲,形势紧要的道;“繁缺”是辖县较多、财政情况良好的道;“边缺”是边境地区或重要行政据点;“要缺”是境内辖有重要商埠的道;“简缺”是辖县较少、事务较简、财政情况不佳的道。

1927年,与北洋政府对峙的国民政府宣布废除道制。随着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胜利,蒋介石通令由省政府直接管辖县,最终彻底废除道制,但事实上,各省依然设置行政督察区制度,亦相当于“道”,蒋介石就曾经派长子蒋经国担任江西省赣南行政督察区专员。

山东省,为原中华民国延续清朝制度所设置的22省之一,为华北六省之一。简称为“鲁”

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设置了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统军司,“山东”一词从此作为一个正式行政区划的名称开始使用。

中华民国山东省继承自清代,其管辖范围大致与今山东省相同(不含青岛市、东明县),及河南省范县、台前县。位置东滨黄海,西邻河南省,北邻河北省,南邻安徽省、江苏省,东南一隅为青岛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积为146736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山东省人口

民国元年初,山东行政区划沿用清末旧制,为3道、10府、3个直隶州、8个府辖州,96县。至民国二年(1913年)1月,废除清朝的府、州,但沿用道制,为省、道、县三级。2月,依据北京政府公布的《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山东由原“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登莱青胶道”3道,改为岱北道、岱南道、济西道、胶东道等4道观察使,共辖107县。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内务部奉袁世凯申令,公布各省、道区域名称,将山东的岱北道改称济南道、岱南道改称济宁道、济西道改称东临道,胶东道依旧。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22日,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重划为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德临、淄青、莱胶、东海、兖济、琅琊、曹濮等11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30日,张宗昌被北伐军逐出山东,各道被废除。

济宁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置岱南道,观察使驻滋阳县(今兖州市城区)。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为要缺,二等,驻济宁县(今济宁市城区)。辖济宁、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滕县、泗水、汶上、峄县、金乡、嘉祥、鱼台、临沂、郯城、费县、蒙阴、莒县、沂水、菏泽、曹县、单县、城武、定陶、巨野、郓城等25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

▲1917年济宁道地图

▲1905年晚清对比地图

济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置岱北道,观察使驻历城县(今济南市)。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仍驻历城县,为繁要缺,一等。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桓台、齐河、齐东、济阳、长清、泰安、新泰、莱芜、肥城、惠民、阳信、无棣、滨县、利津、乐陵、霑化、蒲台、商河、青城、博兴、高苑、博山等27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辖区缩小,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桓台、齐河、齐东、济阳、长清等10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废。

▲1917年历城街道图

东临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置济西道,观察使驻聊城县(今聊城市城区)。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为简缺,三等。辖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高唐、恩县、临清、武城、夏津、丘县、德县、德平、平原、陵县、临邑、禹城、东平、东阿、平阴、阳谷、寿张、濮县、朝城、观城、范县等29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

▲1917年济南道、东临道图

▲1905年晚清对比地图

胶东道

民国二年(1913年)1月置。观察使驻福山县烟台(今烟台市城区)。道尹为繁要缺,一等。辖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城、海阳、掖县、平度、潍县、昌邑、胶县、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日照等26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

▲1917年胶东道图

▲1905年晚清对比地图

英租威海卫

威海卫英租界,为英国于1898年至1930年在清朝山东省建立的租借地。英租威海卫的发展模式不同于香港,占据此地的主要目的是制衡俄罗斯帝国占领旅顺口区的影响;此地主要作用英国皇家海军训练基地及休养地。 1924年6月,中华民国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两国订立《收回威海卫条约》;1930年10月1日,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大部,唯刘公岛为大英帝国海军续租十年,直至1940年撤退。 想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文章:

甲午战后的威海卫被两国占领,还组建了华勇营参加八国联军(上)

甲午战后的威海卫被两国占领,还组建了华勇营参加八国联军(下)

▲此图册未包含威海卫地区图,所以借鉴一张1926年图

胶州湾租借地

德国于干涉还辽之后曾想和清政府租借港湾,但遭清政府拒绝。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被杀,被称为巨野教案。以巨野教案为由,1897年11月14日,德国出兵占据胶澳地区。1898年3月6日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期99年,胶澳成为德意志帝国海军东亚分舰队的主要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英国联军于1914年11月发动青岛战役击败德军,日本占领胶澳地区。

1914年11月,末代德国胶澳总督麦尔瓦德克写的投降申请书草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后,于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提出返还青岛以及山东权益,遭到日本拒绝,《凡尔赛条约》将包括胶州湾在内的德国租借地交给日本,中国因此爆发了五四运动抗议,中国代表团也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中国原想在会中解决山东问题的计划落空,中日双方改为在会外解决山东问题。中日双方经过两个月谈判,于1922年2月4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的《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青岛,1923年5月2日胶济铁路也接收完毕。

▲此图册未包含胶州租地图,所以借鉴一张1926年图

上一篇: 赵钱孙民国大侦探(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下一篇: 聘用教师控制数(聘用教师控制数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