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1548页又作为词收录了“以降”,并定为“方位词”。解释更离谱,把整个“N以降”结构的表义说成“以降”的表义:
【以降】yǐjiàng 〈书> [名]方位词。在某一时期以后:自唐~|晚清~。
“以降”不仅不是方位词,而且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而是两个词。“以”是介词或偏正连词,“降”是趋向动词,与趋向动词“下”同性同义。所以,在古代汉语里,“以降”经常与“以下”交替换用。例如:
1、自成帝以降,至于莽,公卿列侯,下讫令尉,大小之官,且十万人。(王符《潜夫论·本政第九》)
2、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3、后之为邦,行苟且之政,故魏晋以下数百年,九州无定主也。([唐]杜淹《文中子世家》)
4、魏晋以降,莫不通行。([唐]颜师古《功臣配飨议》)
用“以往”替换“以上”出现得很早,先秦时期就有了。如“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左传·隐公九年》)用“以降”替换“以下”出现得比较晚,例1东汉王符这一例是所发现的最早的用例。自此以后,直至民国初年的《清史稿》,“以下”和“以降”交替使用随处可见。例如:
5、自宋以下,始定此仪。(魏征等《隋书•礼仪志七》)
6、自西魏以降,五品已上,通用象牙。(《隋书•礼仪志七》)
7、王公以降皆习《老子》。(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
8、自王公以下,皆有永业田。(《新唐书•志第四十一◎食货一》)
9、自汉以下,谱牒难考。(《明史•礼志五》)
10、汉、唐以降,莫能议此。(《明史•礼志十四》)
这些句子,同一部史书,“以下”和“以降”交替使用。
作为独立的词,不仅“以降”的“降”可以替换为“下”,作为偏正连词的“以”也可以替换为连词“而”。例如:
1、某代居闽越,……自唐及虞有其人,自夏及商有其人,自周及秦有其人,自汉而降,无代无有,洎国朝历历可数也。([唐]欧阳詹《上郑相公书》)
2、自中人而降,守是为大,据而以致败乱者,固不乏焉。(柳宗元《六逆论》)
3、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宋史·卷三·本纪第三·太祖本级三》)
这些句子“而降”的“而”完全可以换成“以”,语意不变。
“降”和“以”不仅都可以单独以词的资格与其他词相替换使用,在语言运用中,它俩也不能直接相组合,而是分别与其他成分相组合。像“自成帝以降”这样的结构,前边加表示起点的介词“自”字,“自”与“成帝”组成介宾短语做趋向动词“降”的状语,作为连词的“以”不同其他成分相组合,只表示偏正关系。“魏晋以降”这样的结构,前边不加表示起点的介词,“以”是介词,与前置的介词宾语“魏晋”组成介宾短语做趋向动词“降”的状语,“以”与“降”也不相组合。
综上诉述可以看出,“以降”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而是两个词。“以”是介词或偏正连词,“降”是趋向动词,与趋向动词“下”词性语意相同。
二
“以降”不是一个独立的词,单独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代汉语词典》之所以解释为“在某一时期以后”,是把自造的“自唐以降”和“晚清以降”的整体意义当成“以降”的意义了。如果去掉“自唐”和“晚清”,单独看“以降”,还有意义了吗?
而且,像“N以降”这样的结构,也不都是表示“某一时期”怎么样的。试看:
1、自古中主以降,皆安于近习,疎远忠良。([唐]李德裕《近倖论》)
2、自曾大父以降,三世皆不越一甲子。今独幸及七十有六,耳目手足未废,可谓过其分矣。(陆游《居室记》)
3、公卿以降,群有司盈庭。然问曰:与吾坐而决事,丞相已下,不过四五,而主计之臣在焉。(白居易)《张平叔可户部侍郎判度支制》)
4、自五以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往,为五材成数。(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十七上•历三上》)
5、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飞。(《晋书•卷十二 志第二◎天文中》)
这些句子,与“以(而)降”组合成“N以降”结构的名词性成分“N”,例1的“中主”和例2的“曾大父”是表示人物,例3的“公卿”表示级别,例4的“五”表示数量,例5的“上”是方位,都不是表示“某一时期”的。古汉语“以上”、“以下”与“已上”、“已下”通用。例3同一句子,“以降”与“已下”就交替使用,完全可以对调。
三
再就是,像《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自唐以降”和“晚清以降”这样的结构,也不是表示“在某一时期以后”的,而应该是从某一时期开始往下推算。
汉语“以上”、“以下”从先秦《左传》算起,就已经使用三千年了。在古代汉语里,表义是明确的,用法是规范的:一、最早出现的是同名词性成分N组合成N以上和N以下结构表达范围、概数或方位。二、较晚出现的是单独使用指代前后所出现的事物。
所谓表达范围,就是表示一系列的人员、事物或者数量。例如:
1、自桓以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左传· 哀公二十四年》)
2、又立亲庙四世,推南顿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3、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4、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汉书·王莽传中》)
例1和2表示一系列的人员。例1鲁国自桓公娶齐禧公女文姜开始,一连几代君主都从齐国娶夫人。所以晋代杜预注曰:“桓公始娶文姜”,包括“桓”在内。例2包括“南顿君”在内。例3表示一系列的朝代,包括“夏”在内。例4表示一系列的数量,包括“九”在内。
表达范围的N以上和N以下结构的表义,按照王安石的说法,就是自N推而上之和自N推而下之的意思。例2“推南顿君以上”就是推南顿君而上之,也就是自南顿君往上数(shǔ),包括“南顿君”在内。例4“自九以下”就是自九推而下之,从九往下数,包括九在内。
实际情况也就是这样的,古人就是这样自N往上往下数的。例如:
1、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左传·隐公五年》)
2、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六品以下给庶仆: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杜佑《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
例1 “羽数”是指舞队的行列数,天子八列,诸侯六列,大夫四列,士二列。前边从
“天子”一级一级地往下数,后边总括曰:“故自八以下”。前边的一级一级地往下数,等于对“自八以下”表义的解释,“自八以下”包括八在内。例2从低到高往上数,数到后边不再具体地数了,用“六十已上”表达。如果不这样表达,那只有一项一项地继续往上数了。“六十已上”包括“六十”在内。例3 “六品以下”包括哪些品级,后边从“六品”往下一级一级地全都数出来了,等于对“六品以下”的解释,包括“六品”在内。
从古人的实际运用看,“以降”是“以下”的替代形式,二者可以交替使用。在表达范围的时候,表义和用法完全相同。例如:
1、自宋齐以降,虽天下分裂,其州郡渐众。(杜佑《通典·卷三十三·职官十五》)
2、三代以降,王法不一。(白居易《貘屏赞》)(貘,mò,白豹。)
这两句,用“N以降”单向限定朝代范围,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时期”范围,都包括起点N在内。例1南朝宋、齐本身就属于分裂的政权,应该包括在“分裂”之内。例2“三代”各有自己的“王法”,应该包括范围之内。
3、自皇羲以降,暨于汉魏,各自制历,以求厥中。(《晋书•卷十八• 志第八◎律历下》)
4、自东京以降,讫乎建安、黄初之间,文章繁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内篇三》)
这两句,“N以降”与其他词语相配合,双向限定范围,也就是从两头划定某一范围,起点N都包括在内。如不包括,就没必要提它了。例3“皇羲”亦称羲皇,即三皇之首伏羲氏。
5、逮汉、魏以降,周、隋而往,世皆尚文,时无专对。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唐]刘知几《史通·内篇·言语第二十》)
例5“以降”与“而往”相配合,从两头双向限定朝代范围。“周”指北周。
6、盖唐虞已上,事难该悉;夏殷已降,校可知之。(《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这一句,“N已降”与“唐虞已上”相配合,把一系列的朝代一次性地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前后两部分的起点相邻接,如果不包括在范围之内,就有缺失了,所以肯定都包括在内。
7、自五以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往,为五材成数。(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历三上》)
这一句“以降”与“以往”相配合,把10个数字一次性地分割成高低两部分,“五”与“六”相邻接,都包括在各自小范围之内。“五材”即指五行。古人认为,五行的生成与10个数有关:一、二、三、四、五依次生水、火、木、金、土五行;六、七、八、九、十依次分别与之相配合而形成。
五行:水 火 木 金 土
生数:一 二 三 四 五
成数:六 七 八 九 十
如果不包括“五”与“六”,就生不成五行,八个数而只能生四行了。
8、某代居闽越,……自唐及虞有其人,自夏及商有其人,自周及秦有其人,自汉而降,无代无有,洎国朝历历可数也。(欧阳詹《上郑相公书》)
9、第一等金字,第二等黄字,第三等以降朱字。(《宋史•礼志二》)
这两句,“N以降”与前边的依次列举相配合,把一系列的朝代和序数划分成若干部分。列举的末一项与“N”相邻接,起点N包括在各自小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表达范围的时候,“以降”与“以下”的表义和用法是完全一致的,可以相互替换。为了表示包括范围的起点N在内,在古汉语里,经常在前边加一个“自”等表示起点的介词。
四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538页和第7版1548页也收录了“以还”,解释是:
【以还】yǐhuán〔书〕名词。过去某个时期以来:隋唐~,方兴科举。
“以还”出现得比“以降”还晚,魏晋时期开始发现,南北朝时期盛行。例如:
1、惟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七以还,三十余人。(鱼豢撰《魏略》引曹植《上文帝书》)
这是所发现的最早的用例。可见,“以还”一开始出现就不是表示所谓“过去某个时期以来”的,而是替代“以下”,表示数量范围的。这一句的“以还”完全可以换成“以下”,表义不变。再如:
2、生年十五以上,二十以还,取王公已下至三将、著作郎、廷尉正、太子舍人、领护诸府司马谘议经除敕者、诸州别驾治中等见(xiàn)居官及罢散者子孙。(〔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九·志第一·礼上》)
3、八月庚戌朔,诏诸有公私债负,一钱以上巨万以还,悉皆禁断,不得征责。(〔北齐﹞魏收《魏书·卷十·孝庄帝纪》)
这两句与例1相同,都“以还”和“以上”相配合,双向限定某一数量范围。“以还”都可以替换为“以下”。
4、上答曰:“仪刀、捉刀,不应省也。侠毂、白直,乃可共百四五十以还正是耳。(《南齐书·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豫章文献王》)
5、女络,年二十五岁,有二子,五岁以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三》)
这两句,都用“以还”单向限定某一数量范围。
从以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实际用例可以看出,“以还”从它出现开始,就不是表示“过去某个时期以来”的。
五
同“以降”一样,“以还”也必须与其他名词性成分N组合成“N以还”这样的结构,才能表达某种意义,单独的“以还”是表达不了什么意义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词,而是两个词。“以”是介词或偏正连词,“还”是趋向动词。
但是,“降”与“升”相对,是落下的意思。所以,在表达范围的时候,“N以降”可以与“N以下”相替换。“还”与“去、往”相对,是平面移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 的意思。所以,除了表达数量范围以外,“以还”不能与“以下”随意相替换。
人们数数的时候,只能由少往多里数,不能倒过来数。由少到多,应该是去,往。由多到少,应该是返,回。所以曹植才说“七八岁已上,十六七以还”,《南齐书》说“生年十五以上,二十以还”,《魏书》说“一钱以上巨万以还”。
朝代是由前往后变化的,如果说“还”,应该是由后往前。所以像“隋唐以还,方兴科举”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文理不通的。再如:
1、尚书左丞掌决百事,枢辖六曹;晋魏以还,右卑于左。(白居易《孔戣授可尚书左丞制》)
2、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三代已还,一人而已。(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
3、自魏、晋以还,论文亦自有专家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内篇五》)
“还”的本义是“返回原来的地方”,时间上由后往前返,这些作者硬赋予它“下”的意义,要由前往后推,相互违背。
所以,南北朝以后,用“以还”替代“以下”的用法逐渐减少,慢慢就消失了。现代汉语再也无人用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