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皋兰山下闪耀的学术灯火

皋兰山下闪耀的学术灯火

皋兰山下闪耀的学术灯火引言李文实先生是顾颉刚先生的得意弟子,在历史地理学、民族史、边疆史、地方史、方志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的学术贡献。

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_文史互证

引言

李文实先生是顾颉刚先生的得意弟子,在历史地理学、民族史、边疆史、地方史、方志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的学术贡献。1947年-1949年,先生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历史系,曾代理系务。文实先生在兰大期间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顾颉刚先生的学术助手,协助顾颉刚先生在兰大期间的课程开设和学术组织;二是他个人的学术研究进入第一个爆发期,在地方史、边疆民族史、古代文学、民间文学领域均有力作问世,并在兰继续编辑《西北世纪》杂志;三是参与组织兰州大学和历史系的教学、科研,一度代理系务。本文将简要回顾文实先生在兰州大学期间的学术活动与贡献,以志对文实先生这位学术大家的纪念。

李文实先生在兰州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

李文实先生与顾颉刚先生相识甚早。1937年2月,顾颉刚先生出席南京蒙藏学校开学典礼时,初识来自青海的文实先生。1937年10月及1938年8月,顾先生两度来西宁筹办湟川中学时,又与文实先生深谈。1940年,顾先生在成都齐鲁大学主持国学研究所,促成文实先生于1941年进入齐鲁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学习,得以常伴顾先生左右问学进业。1946年,顾颉刚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点评青年史学家,在明清史和区域史两个领域均将文实先生列入才俊之列。

因顾颉刚先生引荐,文实先生于1947年8月进入国立兰州大学历史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据“国立兰州大学档案”记录,文实先生刚进入兰大时的薪金为320元,较一般讲师为高,这与他此前积累的学术成果是有关系的。

1948年5月,兰州大学发生学潮,校长辛树帜先生迫切希望顾颉刚先生尽快赴兰就任讲学,并帮助兰大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在顾颉刚是否马上赴兰一事上,文实先生发挥了作用,他写信催促顾先生尽早赴兰。顾先生当时给妻子说:“兰州之行不该再迟。李得贤来信说,学生等急了,再迟又要攻击辛校长开空头支票了”^[[1]]。多方努力下,1948年6月18日,顾颉刚先生乘飞机抵兰,正式就任历史系系主任,开启了在兰大的半年讲学生涯。

彼时,文实先生学术上作为顾颉刚先生的助手,生活上照顾先生的起居。文实先生住所与顾先生相邻,只要顾先生不赴外应酬,一日三餐均由文实先生夫人操办。当时文实先生的长子出生,名字就是顾先生起的,名维皋,字鹤九。

作为中国边疆学会理事长,顾先生莅兰后组建了中国边疆学会甘肃省分会,并在《和平日报》(兰州)主办《西北边疆》学术副刊,由文实先生与吴均、谷苞两位先生负责编辑工作。这个学术副刊主要关注我国西部的边疆与民族问题,很多文章至今仍有思想光芒,这与文实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文实先生也是这个副刊的主要作者,连载了他花儿研究的奠基性作品《“少年”漫谈》。

文实先生在南京时曾主编《西北通讯》杂志,他来兰大任教后,杂志更名为《西北世纪》继续出版,介绍西北情况,关注西北问题,为西北开发建设建言献策。《西北世纪》1949年第4卷第2期,刊登了顾颉刚先生所作的《积石堂记》,这是顾先生为兰大图书馆落成而写。文实先生回忆说,顾先生平素除笔记外少写文言文,像这样“音调铿锵,雅有楚风”的骚体还很少见。

文实先生在兰的一些社会活动,可以参见他的《桃园探春记》和《蓬勃一时的西北乐教运动》等文。《桃园探春记》记述了他与兰大师生在安宁堡(今兰州市安宁区)桃花会的见闻;《蓬勃一时的西北乐教运动》一文则详述了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在兰州开展系列音乐会的盛况。

李文实先生在兰州大学期间的主要学术成就

李文实先生在兰州大学的两年时光,是他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产期,发表文章数十篇,是当时兰大发表学术成果最多的教师之一。这期间,文实先生主要关注边疆民族史、湘军史、甘青地方史、西北民间文学等几个领域,并整理了顾颉刚先生的讲课笔记《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

顾颉刚先生在兰大期间开设了“中国上古史”课程,希望通过此次讲学活动梳理自己三十年来在古史研究上的成绩。这次课程的讲课笔记交由文实先生整理,进而编成《古史钥》一书。可惜由于后来讲学中断,此书的编纂未能完成。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序论》,即是文实先生当年根据顾颉刚先生所讲记录整理的。

文实先生在兰大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他在《西北边疆》学术副刊连载的十篇《“少年”漫谈》,这是花儿研究的奠基性作品。这十篇文章,从“少年”与“花儿”的名称谈起,对这类民间文学的内容分类、演唱形式、情感表达、纪事抒情特征、表达手法、地方性特征等做了细致的整理、研究和讨论。文实先生更进一步指出,民间文学研究对于更清晰地认识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原为民歌的《诗经》,总算脱去了它的华丽外衣,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地位”。文实先生对民间文学研究的这种古今联系对比,不仅挖掘了《诗经》传统的民间土壤,也使得“花儿”这一充溢乡土气息的“下里巴人”作品登上大雅之堂。《“少年”漫谈》洋溢着文实先生的纵横才气,他的研究扎根于文史互证的学术功底,充盈着他对故土的深沉情思。在顾颉刚先生及其门人弟子中,这样的作品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少年”漫谈》,在顾颉刚奠基的中国民俗学学术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实先生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清末湘军历史文献与人物,是李文实先生师从顾颉刚先生后的一个主攻领域。文实先生在兰大期间,发表了早年完成的《曾国藩与王闿运:〈湘军志〉与〈湘军记〉补论》。在边疆民族史研究方面有多篇论文问世,如《汉武帝挞伐匈奴之战果》《汉以前之匈奴:两汉经略匈奴略纪》《楚汉纷争与匈奴之兴盛:两汉经略匈奴略纪之二》《匈奴之骄横与汉廷之政策:两汉经略匈奴略纪之三》《论汉代的马政》等;在甘青地方史方面,他作有《创兴甘肃水利之段续与田呈瑞》《西北的考古与勘探》等文。

值得一提的是,文实先生在兰大期间创作,并于1950年完成的《〈木兰诗〉时代杂考》一文,记录了他与一位兰大历史系同事的渊源。文实先生在引言中说:

1949年秋客兰州,兰大历史系助教魏郁君持所作《木兰歌时地试释》一文来,嘱为校订。魏君之作,盖本其师徐中舒先生之说而引申。……余向不治文学,于文学史尤疏,故于此问题,未尝措意,而徐先生文亦未得见,无从考校其得失。唯于魏君之说,未尽同意,因就所见,穷一夕力,为草一跋文。下笔不能自休,跋成而字数几与魏君本文相埒矣。翌日以示魏君,颇不以余见为非。乃不旋踵魏君竟以被迫害死,余亦西走湟中,遂无由再与细论矣。

文实先生所说的魏郁(1921-1949),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亦是在顾颉刚先生引荐下进入国立兰州大学历史系助教。1949年元月,魏郁经牙含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陇右工委兰大教工支部书记,兰州解放前夕被捕遇害。文实先生的这篇文章记录了他与魏郁这位同事与学友的友谊。先生说1950年他来到上海时,已知魏郁的死讯,于行箧中偶见去岁所写的跋文稿,“感念死友,怆然不能自已”^[[2]]。

结语

辛树帜校长掌国立兰州大学时,文理法医,学者咸集,农林草牧,皆有所长。当时的兰州大学群英荟萃,李文实先生是当时的杰出学人之一。黄河九曲,文脉兰庠,薪火相传,璀璨华光。2019年,兰州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兰州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历史文化学院联合策划出版了“兰大百年萃英文库”学术文献丛书,首辑推出了学校早年的10位学术大家,李文实先生《黄河远上》^[[3]]位列其中,以此纪念文实先生与兰州大学的缘分。顾颉刚先生在《积石堂记》中以导河积石辨析源与流的关系,说“饮水思源,讵可以忘积石”。先生是长于大河之滨的学术大家,兰州大学也立校于黄河之畔,兰大师生不会忘记他对学校的贡献。文实先生的学识与风骨,铭记于兰州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里。

注:

[1] 《顾颉刚全集》,《顾颉刚书信集》卷五,致张静秋,中华书局,2010,第212页。

[2] 李文实:《〈木兰诗〉时代杂考》,《文史集林》(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3] 李文实:《黄河远上:李文实文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本文主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 「名人堂·师说」祁和晖①:当杜甫纪录片“出圈”我们该如何“读懂诗圣”
下一篇: 红楼梦:用附会的方法来一条索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