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清话
语文的边界
就是世界的边界
编者按:2017年版高中课标推荐了文化经典著作《史记》作为学习任务群的备选书目。《史记》全书50万多字,大多数学生面对这部文言经典,难免望而生畏。如何引起学生对这部书的兴趣?除了学习教材中的精读篇目,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再在课上补充精读一二十篇,对学生提升文言素养、亲近这部原典必然大有裨益。清华大学附中语文教师唐中云,连续五年开设《史记》选修课,本号专门向唐老师约稿,分享她教《史记》选读课的经验,以飨读者。
专题学习案例:《史记》选读
文 | 唐中云
《史记》原著有130篇,共52万字。如果高中生能通读几遍,肯定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最开始还是需要挑选篇目,在老师的引领下精读,然后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我的一些学生在上完我们的选修课后,自己爱上了读《史记》原著。这也是我们开设《史记》选读选修课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既然是选读,首先需要确定课上精读的篇目。我参考韩兆琦先生《选注集评》,那是我大学时用的教材,自己读得比较熟,再加上自己特喜欢的反复研读的篇目,最后定为十二篇左右,篇名如下:
《报任安书》
《越王勾践世家》
《留侯世家》
《管晏列传》
《伍子胥列传》
《苏秦列传》
《孟尝君列传》
《魏公子列传》
《范睢蔡泽列传》
《李斯列传》
《春申君列传》
《平原君列传》
这十二篇是我开设《史记》选修课的保留篇目。要是课时多,还会增加其他篇目,如:
《伯夷叔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张仪列传》
《太史公自序》
一个人开设《史记选修》课难度比较大,任务也比较重,老师们可以选择和同组的同事们一起开设,这样负担就轻多了。
上学期,我就和组里的同人一起开设了“《史记》选读”选修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史记》选读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的补充,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3:40到5:10,上学期一共上了15次课,每次两课时,共80分钟。上课采用选择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精读个别段落,泛读一些故事情节。然后探讨一些具体的问题。具体操作起来,是一位老师讲一次,具体安排如下:
1.《史记选读》的总体安排、活动设计及考查方式
2.《项羽本纪》
3.《孟尝君列传》
4.《屈原贾生列传》
5. 《留侯世家》
9. 《淮阴侯列传》
10.《越王勾践世家》
11.《春申君列传》
12.《魏公子列传》
13.《外戚世家》
14.《平原君列传》
15. “四公子”选秀活动
第一次课,主要是给同学们指出一条通向《史记》小径,介绍作者司马迁、《史记》的写作特点和历史地位、历史上对《史记》的评价等等,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史记》选修课的评价方式是考勤、课堂成绩、考试成绩三结合。
作为整个《史记》选修课的结束,每学期期末,在《史记》的精读篇目讲完之后,我都要带领学生举行“四公子论辩——谁是最佳公子”活动(这个活动也是北京二中的保留节目由我带到了清华附中,并进行了一些改良)。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开课情况和实施情况。
报名方式:
因为选修课对学生的文言和学习兴趣有要求,所以在报名时,我们采取线下报名和网上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老师可以发放两个指定名额,指定那些语文素养好,喜欢语文的孩子参加,以保证这个课的基本人员的语文素养。因为有语文好的孩子被指定,这个课立马就变得一票难求了,所以在网络选课时,瞬间被秒光。这样的报名方式保证了我们的学员语文素养是高的,学习史记的积极性很高,上起课来相对要容易多了。
开课的目的:
我们上学期开课时,还不知道《史记》成为新课标的必读书目,语文组的老师只是觉得这本书好,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文言水平,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在想来当然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思辨的能力,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这个课在选修课时间完成,是必修课的很好的补充。但是因为选修的人员限制,无法为全体学生提供课程资源。而且因为《史记》本身的难度,对学生的文言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也无法一下子向全体学生开放。
讲课的形式:
微观和宏观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重文言的疏通、重文法的理解、重意义的挖掘、问题的探讨。有文言原文段落字词鉴赏,有故事大概内容串讲,有问题的研讨。
讲课时强调的理念:
代入式理解历史人物。即把自己代入到历史人物的历史情境中,去体谅他的行为、感悟他的高尚和鄙陋。
参考书目:
学生人手一册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评注》(岳麓书社出版),带注释,免得老师还要自己查每个字怎么讲。教师的参考书可以参考江西出版社韩兆琦先生的《史记笺证》。有时候有疑惑时可以查看一下。
关于备课:
我们备课一般在寒暑假。一篇文章我们会读熟。在自己比较熟的情况下再用来做教材,否则课上会很生疏,上课不流畅,没有感情,也不能跳开文本去思考、去联想。
文本熟了后,会确定这篇里可供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除了文本中比较细节的问题外,还要有能囊括整篇文章的问题。如《魏公子列传》这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侯嬴为什么要在公子到晋鄙军队的日子“北向自刭”?二是魏公子“竟病酒而卒”,你怎么看?这样,能让学生在文言之外能去思考历史和人生,从而有利于他将来自己的选择。
课堂教学(举具体篇目来说):
文言的疏通、文法的理解是老师们在重点段落中找典型的字词进行讲解,主要是积累字词用,找的重点段落是和后面的探讨问题有关联的地方。
比如我讲《魏公子列传》时就重点读了魏公子亲自邀请侯嬴去家里赴宴,侯嬴故意把公子带到市场去看望朱亥那段内容,因为这个地方是后来侯嬴为知己者死的关键处。这些段落的选择,老师们自行处理。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评注》中带有注释,学生也可借助注释自己看。
下面我以我经常讲的篇目为例来谈我是如何处理讲课重点和设计问题的。其实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对《史记》的篇目都可以做取舍。我是着眼于对学生的人生成长的角度来设计问题的。我们组的老师对各自负责的篇目都有自己的设计,因为我没有把大家的教案都集中,所以无法一一陈述。
1.《报任安书》:带领学生串讲文章中司马迁为什么苟活的矛盾冲突处,重点研讨:司马迁惜死立名的价值何在,即“幽于粪土之中”,为什么还要活着?
2.《越王勾践世家》:带领学生重点赏析勾践的隐忍复国复仇的片段和范蠡隐居后改名为陶朱公的事迹。思考:越王的哪些政策造成了他的成功?陶朱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3.《留侯世家》:重点赏析留侯在碰到圯上老人前后的变化,结合苏轼的《留侯论》来探讨留侯的成功哲学。
4.《管晏列传》:带领学生赏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这么伟大的政治家,作者只记录这些个逸事?这能代表这两个政治家的成就吗?
5.《伍子胥列传》:梳理伍子胥的故事,讨论:你怎么看待伍子胥的不愿跟随父兄一起死和伍子胥的复仇情结?请比较伍子胥和申包胥的高下。
6.《苏秦列传》:重点赏读苏秦受挫后发奋的段落,以及后来嫂子“前倨后恭”情节,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要为当时蒙受恶名的苏秦做传呢?
7.《孟尝君列传》:赏读孟尝君的逆袭成为继承人的故事,思考孟尝君的身上的优缺点及原因。
8.《魏公子列传》:赏读全篇,注意太史公的选材衬托的写人手法。思考:为什么四公子中单单这篇的标题叫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最后的结局“竟病酒而卒”你怎么看?
9.《范睢蔡泽列传》:赏读全篇,思考范雎的隐忍的力量。讨论:一饭之恩必偿吗?睚眦之仇必报吗?
10.《李斯列传》:赏读李斯的《谏逐客书》,思考李斯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1.《平原君列传》:特别赏读毛遂自荐和李同组织敢死队抗秦的情节,思考:平原君真的是特别平庸之人吗?
12.《春申君列传》:赏读春申君游说秦昭王的说辞以及他帮助楚国太子完从秦国逃回楚国的事迹。思考:春申君送自己怀孕的妾给楚王,和吕不韦送自己怀孕的妾给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这两个故事如出一辙,你怎么看?
“四公子”选秀活动:
这个活动是《史记》选修课的收束课。这个活动是在我第一次上课时就拟定了计划。提示学生要好好听课,在老师们在讲《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的时候,学生就要着手准备。
活动用代言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要选出四位同学,分别为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四位公子代言。代言的同学要要了解四公子的一生,不只是了解自己代言的公子,还要了解其他三位公子。其他的同学当他们的门客,也要了解这四个人,以确定自己跟着哪个公子去做事情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把四公子的四篇文章都读熟悉了,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史料来支撑自己的能力。
这个活动我搞过几次,效果都非常好。每次,我都会留下学生们为自己立论和驳斥其他三个公子的文章,韩兆琦先生读了孩子们的立论陈述文章,表示很惊讶,说:“他们都把文章读得很熟啊,不错呢。”
活动的注意事项:为历史人物代言是个很有趣的学习历史文献的方式,前提是对文本要熟悉,要细读文本,要有理有据,忽略了对文本《史记》的熟悉,就会成为某个学生的个人的才艺展示,最后选出来的最佳公子可能难以服众。光看了热闹,对于《史记》原著本身了解不够。
时间需要两节课80分钟的时间。一节课选修,一节课用来点评和发表感言。
课前的准备:首先,把《孟尝君列传》《春申君列传》《平原君列传》《魏公子列传》四篇文章布置下去,课下通读,课上带领学生通读了下来,这样能保证选秀时文本依据是可靠的。
其次,推选出公子代言人。公子代言人的条件:文言文水平相对高些。喜欢文言文,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再次,把班里的选修《史记》的同学分组,自愿报名参加四个公子的团队。出现人员严重不均衡时,老师可以协调一下。
最后,准备辩论稿阶段,细读四公子列传,积累自己拥护的公子的优点、其他三个公子的弱点或缺点。每个小组要准备详细的文字材料,要有理有据,不能没有文本依据随意胡乱发挥。
课上抽签阶段:抽签决定两位主持人,主持整个活动。
宣布比赛规则:四个公子抽签决定自己质辩的对手。也就是说,如果孟尝君要攻击信陵君,孟尝君就要阐述自己的优点并且攻击信陵君的弱点。信陵君也要有这个环节。
比赛环节:攻辩环节和立论环节各4分钟。这样四个组需要32分钟。一节课基本上就用掉了。
投票环节:每个门客可以根据论辩的情况改换门庭,门客最多的公子就是赢家。如果文本工作要求得严,一般都是魏公子门下的门客最多。如果不要求文本工作,那么就是哪个公子花样多,甚至许诺投票给我就给买冰激凌的公子门客最多。我们上课时绝对不许贿选,一定靠课上的道理打动人、论据说服人。
发表感言的环节:请三方面的同学发表感言:获选公子感言;落选公子感言;改换门庭门客感言。
在选秀活动后,四位公子的代言人的立论陈述要交给老师,其他门客也要交一份学习心得,然后结课。
《史记》里面蕴含很多的智慧,我主要是从人生成长的角度来带领学生读《史记》,在《史记》中学会选择,学会隐忍,学会发奋,学会发现人才,学会自我举荐,学会报恩,学会化逆境为动力,学会变耻辱为财富,不负其时,成就人生。
作者简介:唐中云,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现任清华大学附中高中语文教师,热爱古文,喜读《史记》。
“语文清话” 微信公众号
ID:ljyuwenqinghua
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欢迎个人微信转发朋友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