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君子,其中田齐的代表便是孟尝君。
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
孟尝君,真名是田文,本来是将被溺死的弃儿,最终却在四十多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薛地的继承人。
其人,堪称一代传奇!
从出生来讲,田文是造反派的曾孙。如果史记的记载没错的话(有争议),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威王则是造反派田桓公的儿子。
即墨古城——齐国东部边境城池
要说,这也是继承自其父的优良基因。因为田齐太公(田和)本也只是齐国大臣。田氏在齐国专权,在其逼迫下,周安王才封其为齐侯,而将吕齐最后一任国君齐康公废黜。
从遗传轨迹来看,田婴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造反派,而田婴的父亲又是搞出了“徐州相王”的不安分人士,田氏便很可能以“见利忘义”为第一优良家风,予以继承。
事实也确实如此,特别是在童年险遭抛弃的特殊经历下,此后孟尝君的事迹统统显现出小人的特质。最终,他也是以中立于诸侯国,无国属、绝子嗣的下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晚景凄凉。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关于孟尝君的历史,除了三千门客与鸡鸣狗盗之外,在史记中对其童年的记载是,田婴临幸了田文的母亲,知道她怀孕了,令其不准养大田文(可以理解为堕胎),但田文的母亲偷偷将他养大。等田文长大后,他的母亲带他与生父见面,田婴大怒,但却被田文一番话打动,而将他留在了身边,日后更是因为他语出不凡而将他立为继承人。
这段孟尝君童年史,很明显是掐头去尾,不太真实的。
首先,除孟尝君外,田婴还有四十多个儿子,这也是他不想养活孟尝君的原因。
函谷关——依靠“鸡鸣狗盗”,孟尝君逃离秦国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多儿子呢?
因为当时的他已经位极人臣,为齐国相。
当时的齐国又是什么样的齐国呢?
自齐威王“徐州相王”后,齐宣王征服韩、魏,欺负秦、楚,是十分强大的齐国。
与田婴同时代的著名人物有,邹忌、田忌、孙膑。当时的时代背景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掀开战国大幕,乱世来临,烽烟四起,豪杰辈出!
孙膑雪耻庞涓的马陵之战中,田婴便是在场的另两名主帅之一。唯三的主帅中,另一名是邹忌。
徐州
仅仅只是行军打仗的本事,自然不能使得田婴坐上相位,他的最大功绩其实是使得韩魏二国臣服于齐国。
战之胜,为将可矣;国之胜,为相者也。
田婴如此厉害的人物,与多少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打过交道!会因为一届小儿两句话就对之倚重?这也太没见过世面了吧?
因此,《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对孟尝君上位史的记载,多半是不真实的。
而在当时齐国的那种纷乱中成长,孟尝君一定锻炼出了非凡的本事。这从他后来招揽三千门客,不管三教九流皆来者不拒,可以窥见一二。
田婴的时代,是田齐飞速发展的时代。而齐国的乱世,其实早在吕氏的齐庄公时就已经开始。
《史记·周本纪》记载,灵王二十三年,给臣子崔杼戴绿帽的齐庄公被崔杼设计伏杀。此后,齐国崔氏专权。崔杼随即扶立年幼的齐景公即位。在三朝元老晏婴的辅佐下,吕氏齐国曾短暂中兴,但最终在齐景公的耽于享乐中国运尽失。
齐景公死后,田氏正式步入核心政治舞台。经历了几代傀儡君主后,田和废掉齐康公,被周安王封为齐候,史称田齐太公。
而在田齐太公后的第二任君主上,又发生了田桓公篡位的事件。当时的齐国,大臣弑君、臣子造反之类的事件,每隔一两代君主就会发生一次,堪称是动乱不堪!
齐国:淄博原山
古人形容爱才有一句话,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从礼贤下士来说,孟尝君一半地符合这个特征。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对所有的门客,不管其能力大小都一视同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这是了不起的,而且值得赞赏。
但问题是,孟尝君的门客里三教九流都有,乱七八糟的人也有一大堆。
以古人的观点看,对待正人君子如此,那叫礼贤下士;对待奸邪小人还如此,那不就是结党营私、心怀不轨了吗?
周公吐哺
而从史料分析,孟尝君权倾朝野的姿态也能窥见一二。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说孟尝君怨恨秦国,齐国随即便对秦国发动了战争。
孟尝君一介宗室,却能有这般影响力,真是颇有他祖父当年造反的风采啊!
而且不管来路收揽三千门客,包吃还包住,这是不是就是养私兵,图谋造反呢?
事实也确实是,孟尝君心里根本就不把齐国当回事,也就是没有国家意识。
孙膑雕像
同样是《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一则“秦王欲任吕礼为齐相”的故事。故事细节先不急着说,在这个故事中,孟尝君的表现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因为担心吕礼任齐相后对自己不利,他写信给秦相,希望他能劝说秦王攻打齐国,以使得秦王打消任用吕礼的想法。
这时候的孟尝君,自然还是齐国人。
无耻小人!孟尝君如此言行,他绝对当得起这四个字。
这些事实,齐国君王自然也看在眼里,所以随着孟尝君逐渐年迈,他与齐国王室的对立也越来越明显。
到最后,他被迫逃离齐国,中立于诸侯国之外,成为了一个无国之人。他死后,齐国王室更是联合魏国,将其家室屠戮一空。
孟尝君,就此成了战国历史上一朵昙花一现的奇葩!
历史的事实证明,一味地工于心计,最终只能给自身招致大祸!
兵马俑:铜马车
[1]司马迁.史记[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