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这时距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已经十二个年头了,距离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也已经十个年头了,七年前的天京变乱、东王、北王势力被清除,许多广西老兄弟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这一年英王陈玉成被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擒惨遭杀害,天国西线局势迅速恶化,防线濒临崩溃,门户大开,而湘军则进展顺利,在曾国藩的率领下稳扎稳打,步步紧逼,接连攻克天京上游重镇九江、安庆,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太平天国疆域
苗沛霖(苗沛霖简介)
这年五月曾国藩之弟,湘军九帅江苏布政使曾国荃率精锐陆师两万进驻天京雨花台,湘军大将、兵部侍郎彭玉麟率水师进泊护城河口,形成对天京的包围。
天京城外,曾国荃看着偌大的天京城,想着自己就要夺得这打下天京,擒拿反贼头目洪秀全的头功,而且先帝曾有遗诏,先攻下南京者封王,自己攻下南京,将是大清建立以来一个被封王的汉人,这天大的功勋怎能不叫人兴奋。
眼看天京被围,敌人到了眼皮子底下,天王洪秀全内心万分焦急,可是天国已经将才凋零,处处烽火,英王陈玉诚已经殉国,眼下就只有远在苏州前线的忠王可用了,于是急诏东线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解围。
此时李秀成正在全力经营苏南地区,在苏州修建了壮丽奢华的忠王府,麾下众将也沉迷于苏州这富庶的温柔之乡,忙着搜敛金银财宝,只想扩大占领地盘,谁还愿意回天京那是非之地,天王洪秀全一日发三道急诏,忠王才会合诸王准备救援天京;
李秀成
苏州忠王府,忠王召集诸将商讨援救天京之策,参加会议的有听王陈炳文,慕王谭绍光、纳王郜永宽、孝王胡鼎文、航王唐正才、相王陈潘武等六王和天将、主将,忠王认为敌人锐气正盛,又有水师为援,此时解围天京难度很大,眼下要做的是应加强天京城防,补充粮草器械,等到敌人师老兵疲再出击解围,众将都同意忠王的观点,可是天王因担心湘军攻城,却一再催促李秀成攻打湘军营寨,尽快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围困;
迫不得已,忠王组织诸王及众将在苏州忠王府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将领更多,有辅王杨辅清,襄王刘官芳,奉王古隆贤,首王范汝增,来王陆顺得,护王陈坤书,堵王黄文金,会上忠王再次传达了天王的旨意,要求各王齐心协力攻打湘军大营,解除湘军对于天京的围困,然而诸王各怀异心,都想保存自身实力,忠王李秀成忧心忡忡,但是也没办法;
会后,忠王将苏州、杭州和进攻上海的指挥权交与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他自率大军自苏州西上,直抵天京城下。
十三王回救天京
且说忠王李秀成率领十二王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直抵天京城下,对外号称六十万大军,李秀成等从苏州带来的大军为主力,直接进攻曾国荃大营,辅王杨辅清进攻皖南鲍超部,护王陈坤书进攻长江南岸重镇金柱关,这两路为偏师,牵制其他各路湘军,使其不能救援曾国荃大营。
湘军众将见太平军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黄色秀旗遮天蔽日,炮声鼓声震耳欲聋,而自身只有两万人马,已成孤军,都不禁大惊失色,但这只湘军毕竟是百战精锐,连克九江、安庆等太平军重兵放手的重镇,和太平军打过无数硬仗恶战,人人都是九死一生,可以说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因此仍然临危不乱,拼死抵抗太平军的进攻。
然而屋漏偏风连夜雨,天京郊区瘟疫横行,湘军得病而死十之二三,活着的也有半数患病,而且药物不足,湘军战斗力被明显削弱,使得局势更加严峻。
十月十三日,最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李秀成率领十几万精锐向雨花台大营进攻,湘军人数不到三万且半数染病。太平军在人数上占极大的优势,且拥有大量火器,太平军分东西两路向湘军大营发动进攻,李秀成亲率东路进攻,用大炮猛烈轰击湘军大营,并挖掘壕沟抵近营壕,束草填沟,太平军将士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这样连续攻击了十日十夜,打死湘军大将倪桂等多人。
进攻到二十五号,侍王李侍贤率四万大军驰援,增加的了进攻的力量,湘军伤亡更大,曾国荃面部受伤,血流不止,几乎丧命,远在安庆的曾国藩心急如焚,可是湘军各部都被牵制,无法救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老弟被十几万太平军围攻,湘军营垒被大炮轰塌几处,太平军攻入缺口数千人,湘军只得倾倒数十桶火药,爆炸不止,大火绵延数里,攻入缺口的太平军全部阵亡,场面极其惨烈,湘军勉强堵住了缺口。
太平军伤亡惨重,人员无法得到补充,且缺衣少粮,已成强弩之末,诸王又各怀异心,心里只想着保存实力,不肯真正出力,太平军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而反观湘军,由于彭玉麟水师击败护王陈坤书,保住了粮道,湘军的兵员武器弹药不断得到补充,且万众一心,虽然伤亡达五千多人,但仍然士气高昂。
太平军终于趁夜撤走。
虽然此次战斗暂时缓解了天京危局,却未能抓住战机,消灭湘军主力,天京仍处于清军包围之中。
秋天的金陵是她美丽的时候,但是李秀成却没有心思去欣赏她的美,在深秋的寒意中,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李秀成无奈地率领剩余人马向苏州撤退而去。
二十万大军解围失败,敌人仍然守在大门口,天王大怒,下诏严责忠王指挥不力,革去其忠王的爵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