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绵延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如同一条蓝色绸带,萦绕在胶东半岛东端;大小63个基岩岛屿,如坠挂在绸带上的颗颗珍珠,熠熠生辉。
这就是山东省烟台市。
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革命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
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2583名将士从广东省大鹏湾沙鱼涌起航北撤,经五昼夜海上航程,7月5日抵达的第一座城市,就是烟台市。
这是一个彪炳千秋的战略大撤离,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军民互助歌。
在这里,东纵将士受到烟台全市群众“万人空巷,箪食壶浆”;在这里,东江纵队正式编入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参加了著名的睢杞、济南、淮海等重要战役,涌现出许多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为解放全中国立下汗马功劳。
烟台万人空巷迎子弟兵
2015年8月27日下午,阳光灿烂。
站在当年东纵北撤烟台时登陆的浪坝码头旧址,我们切近地触摸那段峥嵘岁月。
指着蓝天白云下、蔚蓝大海边的码头,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金延铭给记者讲述了69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幕幕闪烁着红色火花、传颂着感人至深的往事——
1946年7月5日上午,浪坝码头红旗招展,万人空巷。
当东纵司令曾生率领第一船的同志们登上岸,胶东行署主任曹曼之、胶东军区副司令员王彬、第六师师长刘涌和政治委员仲曦东及烟台市副市长徐仲夫等同志率领党政军民的代表纷纷上前握手。
紧握着同志们的手,曾生无限感慨:抗战八年,孤悬在华南敌后独立奋战的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今天和老大哥会师了!
当北撤部队登上码头,军乐锣鼓、鞭炮齐鸣,夹道欢迎的人群不断高喊:欢迎人民子弟兵!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向东江纵队学习!向东江纵队致敬!
欢迎东江纵队胜利北撤的口号声盈耳不绝,群众投掷的鲜花在空中飞舞。北撤人员个个心情激动,与欢迎的群众和第六师老大哥部队,互相热烈祝贺致敬。
东纵战士中,大部分都晒得黑黝黝,消瘦矮小,特别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小战士,由于长年奔波战斗,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扛着小马枪从欢迎的人群中走过,就像未发育的小孩子,群众中不少母亲看到他们这么小就在敌后扛枪打仗,都流下心疼的眼泪。
老大娘将大把大把的花生、梨子、鸡蛋往战士们手上、衣袋里塞;大娘挽着战士的胳膊说:“同志们好,欢迎你们,山东就是你的家!”战士们就像回到了娘家,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战士为百姓挑水扫地
部队在驻防休整期间,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爱护。烟台人民热情地为战士腾房让铺,担水,送饭,嘘寒问暖,让全体指战员换上了崭新的军装;烟台市政府特地从大连调运许多大米供东纵食用,并动员当地部队、居民多节约白米,拨给东江纵队;职工会、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多次捐赠鸡蛋、水果等慰劳部队;芝水区政府委派妇救会、识字班到部队手把手地教炊事员做馒头、包子、面条和饺子。胶东军区抽调了120名炊事员,到东纵各伙食单位帮厨。
7月13日,北撤部队移驻烟台市郊芝水区(现芝罘区)和福山县。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金延铭带着记者来到他的家乡芝罘区只楚村,居委会主任杨永亮送给记者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只楚村志》,上写着:1946年7月5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抵达烟台,只楚村驻500余人,其中有部分女军人。进驻后,枯竭很久的东井、西井,一夜之间井水上升至井口四五尺深,提水不用井绳,从此再也没有干枯过。群众议论“东江纵队从南方把水带来了”。
金延铭说,为了让东纵战士有地方住,在部队到烟台前,上级领导已派人到各区去“号房”(即预定房),使部队战士一到就有地方住;县区两级干部还到各村安排粮食,以保证部队吃的问题。他们只楚村当时有700多户,就安排了500多人,他家也住了一个班。
东纵刚到时,语言不通是一大问题。东纵部队刚到烟台时,由于在海上五天没洗澡,战士们上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洗澡。他们问百姓,哪里有水冲凉,百姓以为要乘凉,就指着山上说,那里可以。战士们跑上山,找来找去没找到水,又跑下来。由于言语不通,他们只好写字:我要洗澡,百姓又指指大海,战士们真是哭笑不得。他们分头去找,找到公安局,终于发现一口深井,就打水上来,提桶从头淋下,冰凉的井水浇得大家牙齿打架。
广东人习惯天天洗澡,到山东后,也闹出不少笑话。有一天晚饭后,战士们到芝水河洗澡,岸上很多年轻妇女在看他们洗澡、游泳。由于山东的日夜温差大,到了傍晚就变得寒冷,战士们冻得直打哆嗦,又不敢上岸换衣服,直等到天黑妇女们走了才上岸。
饮食不习惯,也是一大问题。东纵战士吃不惯北方的面食,很多人水土不服,拉肚子。
芝水区芝水村,是东纵司令部、政治部等进驻的村庄。
现年82岁的芝水村老村民迟维欣,听说记者要采访东纵当年驻村情况,欣然应允,虽然腿脚不便,依然坚持要带记者到村里探寻司令部、政治部及曾生居住过的旧址。迟维欣一拐一拐地来到芝水村后街69号,指着一栋砖瓦结构的陈旧房子对记者说,这就是东纵司令部旧址,以前是私立淑女中学。接着,迟老又带记者去找曾生居住旧址。可能年纪大了,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才在中前街找到。
迟老告诉记者,部队驻村后,开展了“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教育,女干部、女战士每天都把村里的街巷和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为群众把水挑满缸。每天早上,部队在村东边空旷地上操练;晚上,在村里的村道上,挂起煤油灯,文艺宣传队给群众唱歌,表演《王大妈要和平》、《黑鬼子进村》等话剧,群众都自带板凳去看,很喜欢。
迟老无不遗憾地说,部队在村里住到秋天就走了,没再回来。
识字班妇女教战士识字
经过两个月休整,1946年9月13日,东江纵队从烟台出发,经莱阳、高密、诸城、莒县,10月11日进入临沂城,10月下旬移到沂蒙革命老区莒南县大店镇一带着手入学(华东军政大学)整编。
大店镇是历史文化名镇,1945年,山东省政府在大店镇正式成立。包括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中心,被誉为山东省的“小延安”。
作为当年山东的红色首都,罗荣桓等革命家在这里指挥115师主力部队与日、伪军作战达三年之久,上万次之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大店的老百姓,也为东纵部队提供了亲如一家的关怀与照顾。
在东江纵队曾驻过的大店镇甲子山村,记者看到,一间间简陋的民房,虽已换上瓦顶,但残破的泥巴墙体,仍难隐岁月痕迹;有些甚至已破落,没人居住,长满野草,荒凉得让人心疼。但就是这些破民居,当年却住着一批北撤的东纵将士,将悠悠往事沉落在村巷里,将激情燃烧的岁月定格在长河中,留下一段永载史册的红色记忆。
莒南县史志办退休干部李祥琨告诉记者,甲子山是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全村600多人,当年,大部分青年都去参加革命和支前了,他父亲也去支前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但这些老人、妇女,同样为革命做出了莫大贡献。
94岁的李祯祺、87岁的李祯祥、87岁的彭友春、85岁的彭友略等几位老村民告诉记者,日本投降前,进村常抢东西。但共产党的这支部队(村民当时并不知道叫东江纵队)驻进村后,从来不欺负老百姓,同老百姓打成一片,帮群众挑水、打扫卫生,损坏群众的东西,还赔给百姓。有老百姓叫战士“老总”,战士们笑着对他们说:“我们叫同志,不叫老总。”
当年只有16岁的彭友略,是识字班的班长。她告诉记者,每天,村里的年轻妇女,都会聚集一起,为不识字的村民扫盲。东纵战士进驻村里后,她们就给战士上课,教他们识字,还在村里站岗放哨。
由于女青年识字班的成绩突出,为革命根据地的妇女解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受到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一致好评。从此,把女青年叫做“识字班”就成了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广泛的称谓。莒南县的“识字班”经验,迅速在整个沂蒙山区推广蔓延开来,推动了整个老区妇女的解放。
1947年夏,曾生司令奉命率领东纵全体人员到渤海区进行军队整训和两广纵队的组建工作。8月1日,在滨县曹家桥举行两广纵队成立大会,宣布两广纵队正式成立,直属华东野战军建制,下辖4800人,参加了鲁南、莱芜、济南、豫东等战役和著名的淮海战役。1949年9月,两广纵队随四野大军南下,与粤赣湘边纵队汇合,担负解放广州战役一翼的任务,为解放广东全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广纵队北撤南归的历程,是我军历史上最具人情味的一页,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幕悲喜活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