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一般是指封建帝王离京外出进行巡视、狩猎、游览和封禅等活动时暂时居住的宫殿,即所谓帝王行宫。除此之外,“造化钟神秀”的五岳之首——泰山,历来被人们奉为神灵,旧时各地也为它建造庙宇或行宫,即所谓泰山行宫。这两种行宫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文安县地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历来水患频仍,人民困苦,却恪守封建礼仪,尊奉神明,在这弹丸之地竟兴建起十座行宫,其中5座是帝王行宫,5座是泰山行宫。
帝王行宫
文安最早的帝王行宫建于金明昌年间(1190—1195年),是为金章宗完颜璟建立的行宫,地点在县城东北的潘平村西南。当年金章宗刚刚继位,他“正礼乐、修行法、定官制”,踌躇满志,时常从事狩猎活动。文安潘平行宫就是他狩猎时的驻跸之地之一。因年代久远,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了。
其余4座行宫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是为清高宗(即乾隆皇帝)兴建的;二是均建在大清河沿岸。按照建筑的地点,这4座行宫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是:太堡村(今太保庄)行宫、苏桥行宫、左各庄行宫和石沟(今属霸州市)行宫。
它们为什么都建在大清河沿岸呢?因为文安洼的水患多是大清河水泛滥造成的。每到雨季,上游沥水顺河而下,波涛汹涌,河水涨溢,造成堤溃坝垮,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清高宗是一个体恤民情、加意黎元的君主,在文安遭遇水灾时,他曾多次沿河巡视灾情,并传谕发帑修堤筑坝,蠲赋赈灾。每次巡视,他便驻跸在沿河诸村。大清河沿岸留下了他的足迹,这4座行宫正是他巡视灾情的见证。
苏桥行宫建在苏桥镇长村街(疑指今下码头长街)中间,它和石沟行宫均创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是直隶总督方观承和文安知县冯履咸请帑兴建的。其规模和建筑风格没有文字记载,民国本《文安县志》只有“遂成一邑大观”之句,可以想见其当时建筑的宏伟。
太堡村行宫和左各庄行宫古籍中记载得比较详细,尤其是清高宗为行宫御书的楹联和诗作,简直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
太堡村行宫创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继淀神祠⑴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建筑。地点在太堡村(今太保庄)西北约一华里处的淀神祠旁。行宫由主殿、东次间、西次间和行馆八景构成。宫中殿堂楼阁、轩亭池廊,应有尽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美不胜收。其主殿仿故宫殿堂建筑,虽没有故宫那样富丽堂皇,但仅从殿门前两侧站立的至今保存完好的两座高大的石狮子,便可透视出当年主殿的宏敞。东次间和西次间在主殿两旁,是皇帝的寝宫。而行馆八景则是供皇帝赏玩和伴驾人员居住的场所,典雅别致,饶有风趣。
行宫主殿和东、西次间都有清高宗的御书楹联。主殿门额上书有“澄清镜治”四个遒劲的大字。两边的楹联是“行庆顺舆情,那居同乐;来巡筹溥利,广淀资安”。东次间的楹联是“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西次间的楹联是“不生波处心恒足,大寂光天相总融”。
行馆八景均为清高宗命名并手书,名为“静宁斋”、“颐庆堂”、“惠畅楼”、“互镜轩”、“问源亭”、“延清阁”、“澄渌池”和“引薰廊”。其中只有颐庆堂和惠畅楼有楹联:颐庆堂的楹联是“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惠畅楼的楹联是“无边生意归芳甸,有象晴明绘野郊”。清高宗又以行馆八景的命名为题分别作诗,每首诗前还作了小序,说明命名的缘由。
《静宁斋》序云:淀池旁构此数楹,为临憩治事之所,既静而宁,式惬观民深意。诗云:
祠旁隙地构轩厅,庆落斯干翠跸停。
成事由来遵不说⑵,舆情亦只付权听。
讵欣室宇兹临憩?实愿波澜永静宁。
大吏传宣前席间,水乡民气可苏醒?
《颐庆堂》序云:春巡,掖辇行庆,顺舆情也。斯堂安适,用祝颐和。诗云:
江国悠而远,淀池近且便。
三春奉游豫,一例御舟船。
祝嘏吏民切,颐和定省虔。
欢心同众吁,兹来永千年。
《惠畅楼》序云:登楼瞩远,宛然江乡景物,顺时布惠,兼畅心神。诗云:
春风和畅日,春水绿波时。
物意皆自得,吾民可若斯!
《互镜轩》序云:轩跨两池间,夹镜光融,足资互照。诗云:
两水夹明镜此同,跨河中构敞轩通。
却因喻鉴思唐帝,不是临风怀谢公。
《问源亭》序云:疏渠引流入墙,东注为沼。坐此可悟源头活水。诗云:
引淀进墙闸,闸处斯源耳。
若论淀之源,奚啻千百里?
拘墟源则近,达观源则弥。
隙中观斗者,胜负安知彼?
子瞻著名句,早揭斯亭旨。
《延清阁》序云:阁临埼岸,莹澈无尘,固是延揽清吟之助。诗云:
云廊一曲一折,埼岸既高既底。
延时三春清景,遂成六字新题
《澄渌池》序云:方池渟潴,淀波净渌,澄涵安澜之义斯在。诗云:
春冰既泮,春水方新;
澹澹澄绿,依依可人。
七十有二,名难尽识;
淀祠卜兹,会极归极。
踠丝绿柳,罨画红栏;
日丽风和,亦不波澜。
有鱼于渊,或跃以起;
触景成吟,如是而已。
《引薰廊》序云:曲廊引薰解阜,实省方先务,讵惟揣称命名。诗云:
溪上有楼亦有堂,谁其引之曰有廊。
展步既平循窈窕,游目无阂赏烟光。
南风薰兮将作矣,茅土时兮安有此?
左各庄行宫创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位于左各庄的北面,百姓称之为“大营”,其规模小于太堡村行宫。它的主要建筑是佛堂和书室,另有湛观轩、涵鉴堂、澄景楼和环照斋。
行宫的佛堂和书室都有清高宗御书的楹联。佛堂的楹联是“不见闻声群鸟呗,无尘有色众花鬘”。书室分东、西两间,东间的楹联是“琴荐墨壶都妥贴,天光水态尽冲容”;西间的楹联是“波含素影澄心镜,鱼跃清渊识道机”。
行宫的轩、堂、楼、斋也都是清高宗命名并手书的,还都题了诗,而只有《题湛观轩》诗前作了小序。序云:左各庄行宫中,文轩临沼,映目澄心,盖淀水易引,事半功倍,名之曰湛观。诗云:
讵必凿塘更穿土?引来淀水便成池。
阶前流洁源清会,座里天光云影披。
不啻十家费已惜,居然半亩照相宜。
湛如对处非空寂,斥卤民艰有所思。
《涵鉴堂》诗云:
溪堂俯映鉴光寒,春淀生波曲注潭。
内澹澹如外澹澹,前三三即后三三。
鸢飞鱼跃趣无尽,芷嫩蒲新芳未酣。
设欲照他先自照,虽知此理觉行惭。
《登澄景楼》诗云:
拾级楼栏上一层,沧波墙外见空澄。
水村图问谁家好,佳景王孙示我曾。
《环照斋》诗云:
淀水易为引,溪斋照若环。
澄怀孰是胜?延步亦其间。
鱼鸟观人意,琴书伴我闲。
如云寓精鉴,实早识惟艰。
以上是清高宗乾隆帝在太堡村、左各庄两座行宫中撰写的诗作和楹联。综观这些作品,似乎蕴涵着几层意思。其一,作品非一时所作,行宫的各个建筑也可能非同年而建。《澄渌池》诗中有“七十有二”句,表明这首诗是乾隆帝72岁高龄时写的,当时已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比行宫创建时晚了10多年。其二,作品表现了乾隆帝对百姓被水、生灵涂炭的关注。《引薰廊》诗序中的“引薰解阜,实省方先务”句,用现代语表述是:为百姓排忧解难,使百姓安定富足,是帝王出巡的要务。再有《惠畅楼》诗序中“顺时布惠”、《静宁斋》诗中“讵欣室宇兹临憩?实愿波澜永静宁”和《题湛观轩》诗中“湛如对处非空寂,斥卤民艰有所思”等句,无不表现出他关心民间疾苦的心情。其三,表明乾隆帝对佛的崇拜和巡游览胜的闲适心境。他在行宫中专设佛堂及行馆八景,亭榭楼阁、轩斋池廊,不一而足。像“踠丝绿柳,罨画红栏”、“展步既平循窈窕,游目无阂赏烟光”和“鸢飞鱼跃趣无尽,芷嫩蒲新芳未酣”等诗句,充分显示了他“宸游玩物华”的闲适之趣。
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波中浪啮,到民国时,苏桥、石沟、太堡村和左各庄的四座行宫有的“皆成隙地,旧迹犹存”(民国本《文安县志�方舆志�古迹》),有的被人们“擅伐树木,削平台池,渐次开垦,顿为粮田”(引文同上)。令人有“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唐王勃《滕王阁序》)之感;寻胜迹者,痛惜不已!
泰山行宫
泰山,又称东岳、岱山、岱宗,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为“五岳独尊”。历来为人们奉为神灵,尊称为“泰山神”、“泰山府君”和“东岳大帝”。道教还把泰山说成是人死后灵魂的集聚地,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历代皇帝登基之初多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旧时各地大都兴建东岳庙、碧霞祠或泰山行宫。
据民国本《文安县志》载,本县的东岳庙和碧霞宫各有两座:东岳庙一座在界围,一座在寇岗;碧霞宫一座在柳河,一座在孙氏。而泰山行宫却有五座:一座在永定门外(即古城西门外),一座在柳河,一座在胜芳(今属霸州市),一座在京头村(今分为大、小京头两个村庄),一座在程家屯(今分为前、后程屯两个村庄)。这五座行宫有两座县志上记载着撰文者,即京头村行宫是姜璧撰文,程家屯行宫是井焜撰文。其它情况比如每座行宫在哪个村庄的具体方位、建筑时间和规模样式等,旧志只字未提。现在只能根据姜璧和井焜的生活年代,推断京头村行宫建于明代中叶,程家屯行宫建于明代末叶。
泰山行宫究竟是怎样的格局?它与东岳庙、碧霞宫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人们不得而知。所幸的是笔者最近翻阅古籍,在崇祯本《文安县志》中发现了姜璧为京头村行宫撰写的文章,题目是《泰山行宫碑记》,这就为了解泰山行宫打开了一扇窗口。姜璧何许人?他为什么为泰山行宫作碑文?据考证,姜璧生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33岁中进士,官至御史中丞。他在南省为官多年,往来于泰山脚下,“攀跻于日观者最悉”,又是本县京头村人。所以,为泰山行宫撰文非他莫属。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姜璧撰文所提供的京头村泰山行宫的情况而触类旁通了。
京头村泰山行宫坐落在县城东距城十华里左右的地方。行宫中东面是东岳庙,西面是碧霞宫。是文安乡饮大宾吴守道等人采取化缘的方式集资,比照旧有祠庙的规制而改造创建的。工竣,庭堂殿宇,焕然一新。看来,泰山行宫中的主要建筑就是东岳庙和碧霞宫。上面提到的柳河既有碧霞宫,又有泰山行宫,是不可能的。事实只能是柳河先建碧霞宫,后扩大规模又建东岳庙,如姜璧所说的“双祠并峙”那样,才形成泰山行宫。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曾去过泰山,那泰山脚下奉祀泰山神的岱庙,殿宇雄伟,亭塔林立,古迹满目;而那泰山上的碧霞祠,巍然绝顶,霞帔凤冠,雕金缕玉,光焰夺目。这些都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想必本县泰山行宫中祠庙的建筑也有仿效吧。
碧霞祠中所祀的元君女神,姜璧的撰文把她与孔圣人、释迦牟尼几乎相提并论,可见明代对这位道教女神的尊崇。对这位女神的来历,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黄帝遣玉女入岱岳观修练得道,有人说是泰山神之女,大多牵强附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清代张尔岐所著的《蒿庵闲话》,其卷一有这样的记载:汉时仁圣帝(指汉明帝)在泰山的行宫内坐前有石琢的金童玉女。五代时行宫殿堂坍塌,石像仆倒在地。后来金童像裂碎,玉女像陷入池水内。到了宋代,宋真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路经水池洗手,突然发现一个石人浮出水面,便命人把石人洗净,一看是个雕琢精美的玉女,就命官吏在玉女池旁兴建昭应祠,称玉女为圣帝之女,还封她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后来香火日趋旺盛,明代把祠名改称为碧霞灵应宫。
文安就是明代开始兴建泰山行宫的,把泰山神和碧霞元君神从泰山请到文安供奉,目的是祈祷诸神,保佑当地的庄稼免遭虫灾、旱灾和水灾,人民免受瘟疫的伤害,永远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姜璧在《泰山行宫碑记》一文的篇末写了128字的铭文,实际上就是泰山行宫祭祀的祝文。兹将铭文录下:
维岳降神,笃生斯民;为万物母,为四序春。
德产精微,物何以报?建祠东方,敢曰效劳。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
金支翠旗,九区容与;乃眷西顾,爰居爰处。
神之的矣,于豆于登;其洁而往,其香始升。
神之听之,式毂以女;日用饮食,□□稷黍。
至仁无恩,大德不德;天地好生,唯神是职。
民实有愿,其愿无涯;哀此照知,福我王家。
铭文进一步表现人们对神的虔诚与崇拜,描绘出行宫殿堂的宽敞明亮和祭祀盛况,更充分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旧时分布在文安境内的十座行宫,经过时代的风风雨雨,沧桑屡易,今天都已经销声匿迹、荡然无存了。对于这些行宫,假如历代保护措施得力,随时修葺,使行宫的风韵保留至今。那么,现在文安一定会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胜地。
注:
①淀神祠:为东、西两淀神兴建的祠庙。创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地点在太堡村(今太保庄)西北面。
②此处原注有“地方吏于神祠旁近葺行馆,以工用无多,初未入奏。迨临视时,则势已属成事矣”之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