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阅读经典”秋季第二次读书会在首义校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我们敬爱的韩桂君老师主持,16级法援成员参与,以及12级杜晨曦、14级吴晓 、王可可、窦树钊、李帅聪到场参与交流。另外此次读书会还吸引了王一林等同学前来参与。本次读书会的书目主要有《大学》、《为什么法律人要学习文史哲》、《法律与宗教》。
首先,读书会由ENGLISH PRACTISE环节开始。在热闹的英语交流以后,由三组王楚豪同学带领大家品尝读书会大餐。要讨论的第一本书是《大学》。马惜惜同学对其中的三纲领八条目以及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四个过程等进行了详细讲述。此外,陈海鑫同学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分享给大家,让高大上的《大学》更接地气,拉近了我们与经典的距离。在自由讨论以后,全体成员齐读《大学》。朗朗书声把深秋的寒冷消解了大半,我们沉迷于学习之中无法自拔。接着,14级窦树钊介绍南怀瑾“大人之学”和余秋雨“君子之道”,讲述了“大学”在国学中的含义(包含了实体结构与精神内核)。随后,韩老师进行总结,她指出我们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检验的结论,并且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我们思考。包括了什么是大人、《大学》的写作手法是什么等问题。
然后,由楚豪同学分享龙应台的《为什么法律人要学习文史哲》,方明同学在发言中指出当代中国的精神危机并阐述了文史哲对法律人的具体意义。随后,雷媛媛同学分析了文史哲对我们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作用。以上两位同学的精彩发言让全场气氛热烈了起来,小伙伴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啦,纷纷起立发言。薛睿杰等同学对法律人是否要读文史哲和理工科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正是因为读书会有李宏浩等理科出身的同学参与,讨论才更具有专业性。大家畅所欲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文一理,亦足以畅叙热情。
随后,韩老师精彩总结:法律人既要学文史哲,亦不可抛弃理工科。要提高运用规则的能力。正当一切似乎按常结束时,一枚理科生强势杀出——汪颖林同学向老师提出了自己对哲学的困惑,并请韩老师科普一下哲学。韩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哲学提出的问题是终极问题。它很多时候并不要求结论,只要求一种思考方式。因而,我们在考虑“人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等问题中自会获益甚多。
第三本讨论书目为《法律与宗教》,主持人陈光精炼准确的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条例。进入议题环节,同学们更是妙语连连,帅帅的苏泽祺同学以形象生动的文学性分析,向我们展示了此书中论证的精妙之处;邱锦明同学从法律与宗教四个共同点出发,谈了自己对中国法律与宗教的思考,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强大的气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星星则从此书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情况和提供的新思路,有的放矢地谈论了现代法律如何被信仰的问题。进入自由讨论的环节,同学们一改上次读书会矜持的态度积极且热情地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韩老师通过我们的发言提出了“到底什么是政教合一”的问题。最后,结合本书和中国传统文化,韩老师启迪我们真正去思考和学习儒家文化,并谈了什么是信仰这个深刻的问题,使我们对这本书的认识深度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热点讨论环节,本周的热点是徐玉玉电信诈骗问题,可能同为大学生,不少同学也有或大或小的被诈骗经历,大家分享亲身经历,并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立法人对法律的完善、大学生应提高防骗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有益观点。
最后,韩老师提出几条建议:1、读书要注重文本,要理清书的篇章结构和逻辑思路2、书籍阅读过程中要找到作者观点,总结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过早找有关专家的理论,不能盲信3、读书会的议题不能太散太宏大,还是应以书本本体为依托。本次读书会选出邱锦明、方明、张星星、马惜惜、王栋杰五位同学为优秀读者,颁发图书馆赠予的书籍奖励。
第三次读书会活动时间为10月22日,地点首义校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阅读书目为《中庸》、《血酬定理》、《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前来参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