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第三课是自读课文,是不是完全由我来读?
萧红和鲁迅先生对话片段(萧红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
我:当然不是,自读课文更需要老师指导。关键是要指到“点儿”上!
儿子:课文后和课文旁边不是都有吗?应该就是指导吧?比方说:
别具一格女性视角
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
我:是的,那是帮你分析课文的,我指点是帮你知其所以然的。我先问你:鲁迅是什么人啊?
儿子:啊?全国人民都知道吧。新文化运动的奠基者,白话文小说开辟者。中国著名文豪。
我:对啊,谁来写他合适呢?业内的,业外的,如何去评价?鲁迅需要评价吗?
儿子:明白了。真的不好写。人人心中都有鲁迅,真不好再概括了。那就只能萧红写吗?
我:这个渊源就要去搜索一下了。
为什么是萧红来写鲁迅先生?
儿子:1.萧红的命运真是曲折。8岁丧母,家庭不让上学,读中学都很困难。
2.萧红23岁移居青岛,完成成名作《麦场》。鲁迅帮助改名《生死场》并出版。鲁迅在序中说萧红有“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萧红由此蜚声文坛,取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她在上海期间经常去鲁迅家,在那里学习,讨论,交友,非常熟悉鲁迅的家人和家庭。后来在日本期间听见鲁迅逝去的消息,哀伤不已。在1940年为了纪念鲁迅圣诞60周年,她为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写了《回忆鲁迅先生》,还在香港的纪念仪式上报告了鲁迅生平。
我:这三点基本就能解释为什么是她来写。当然,鲁迅帮助的人很多,但是萧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女作家里面对鲁迅家庭如此熟悉的很少。而萧红的文笔又是鲁迅非常欣赏的。她对鲁迅先生的感情也是最特别的。知遇之恩,良师益友,令人尊敬的长辈等等。
萧红为什么这么写鲁迅先生?是风格使然还是故意?
儿子:那文章后面所说的“别具一格”到底是什么风格?
我:你问的很好。你读了几遍,感觉如何?
儿子:整体文章很长,涉及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写得很细,甚至感觉很零碎。
我:应该是琐碎吧?零碎,这个词里面有散的意思。
儿子:对对,是琐碎。好多句子像是故意啰嗦的,我这么说,对不对。这个就是萧红的风格吗?
我:从这篇文章来看,不是风格的问题,是她故意这么写的!
儿子:有什么证据吗?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看第一自然段,你把它缩小到最少的字,还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如何?
儿子:好像不行,特意减去一些字数,就不能生动细致了。
我:那第二自然段呢?
儿子:戴帽子,抬腿都能观察到,的确是女性的细心才能做到。这一段也不能减。
我:那就是说,她并不是啰嗦。那你再看17页最后一段,这一段能省略一些字吗?
儿子:其实可以写,“鲁迅家里客人不断,他经常从下午两三点陪到半夜十二点。”
我:是吧,那她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你感觉啰嗦、琐碎的地方?
儿子:正是!
我:之所以描写,五点、六点、八点、十点、喝茶、吃饭、一动不动、抽烟等等。就是为了突出鲁迅的平易近人,热情好客,真诚交友的性格嘛。还有比这个更能说明问题的吗?让你天天接待这么多人,恐怕受不了吧?
儿子:哦,明白了。很多地方之所以放慢节奏,细致描写,就是故意衬托出鲁迅的品格的。
开玩笑有高级低级,鲁迅为什么开高级玩笑?
我:还有15页中间部分。“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为什么这么开玩笑?一般情况下,换做我们会怎么应对?
儿子:我可能会说:哎,你怎么又来了?落下什么东西了吗?
我:哈哈哈,是啊。可是鲁迅说:“好久不见”,一方面表达热情欢迎,高兴,一方面又缓解了人家再次登门怕打扰自己的不好意思。你看,鲁迅先生有多体贴,这就是高级玩笑。
字词里面有上流下流
我:这篇文章的字词,生僻字几乎没有。但是有些字当代已经不那么用了。甚至变味了。
比如:萧红在16页,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这个“揩”字,当时是普通用法。是擦、抹的意思。
儿子:那为什么今天说是变味了?
我:它用于一个贬义词:揩油。意思是占便宜。比如,做公交车一个男的不老实,借着拥挤故意触碰女性身体。就是揩油,其实揩也是擦、抹一下的意思。只是够低级下流的。所以,你看字词的用法,虽然只过去了80年,已经大相径庭了。还有一个字:阖一阖眼睛里面的“阖”字。那时候通“闭合”的合。即使闭眼睛眯一会儿。可是我们今天不再用这个阖了。偶尔在新春祝福中说:阖家幸福,意思是全家聚在一起,整个都关起门来充满幸福的意思。
儿子:这么看来,萧红的文笔还真是有一套。不过她只上到了高中一年级。是不是对于写作有天赋啊?
我:的确。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另外,跟她的性格有关系,她很自主、独立、反叛、不软弱。而感情又很强烈。写作的人,感情是要丰沛的,所以才有感触或者感悟来表达。另外,那个时代对于女性依然存有偏见和不公。她要反抗,要控诉,要斗争。这是她的动力,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
儿子:那她写鲁迅家里的生活和家人,也是说明她对鲁迅家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感情呗。
我:那肯定是!她歌功颂德就没意思了。用自己了解到的最平凡的鲁迅家中的众多琐事,来衬托出那个杰出的文豪,日常中也是那么优秀,那么高大上,那么平凡而又不平凡。这正是萧红写作视角和写作能力的独到之处。这样的回忆才有意义,才让人更加感动,感佩。
本科的学习思维训练:
1.不弄懂萧红和鲁迅的关系,不会彻底明白文章为啥这么写;
2.萧红写的这篇《回忆鲁迅先生》是下了功夫的,是带着深深的感情写的;非常用心;
3.看似“琐碎”,实为经典。也没有辜负鲁迅的知遇之恩。的确别具一格。
4.鲁迅先生的《死》,要尽量找来看,否则无法理解倒数第三段的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