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文学 20世纪竹简的重大考古发现及意义
证了楚爵制在秦汉之际的确实行过。许多先秦古籍,其流传情况如何?是否是后人伪造?单从文献上争论不清。出土简帛廓清了诸多迷雾。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武威汉简中的《仪礼》,临沂银雀山汉简中的《孙子》、《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管子》、《晏子春秋》、《墨子》,定县汉简中的《论语》、《儒家者言》等,阜阳双古堆汉墓中的《苍颉篇》、《诗经》、《周易》等,以及郭店楚简中的《老子》三种,《太一生水》、《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等,对证实、辨伪、辑佚、校定典籍意义重大。第二,补史。简帛在补充战国秦汉魏晋史史料之不足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关于秦汉边郡的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边郡行政组织的特殊性以及防御系统、屯田、烽燧、戍卒等问题的基本情况,又如文书制度和职官制度,简帛提供了包括诏书在内的各级上行、下行、平行文书,提供了为文献所少载、缺载的各级低级行政吏员官名。简帛为法制史研究补充了极为重要的材料。以秦汉为例,文献所载法律内容较为简略,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西北简的出土,使秦律研究不再限于描述性的语言,也证明了汉初法律更多直接继承秦律的历史事实,认识到汉初法律的“宽松”是有限的,而对秦汉法律程序、名词的分析研究也有了更多具体案例佐证。第三,简帛材料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汉代公文文书研究是目前秦汉史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关于汉代邮传制度研究以往也未予重视,简帛中的大量材料直接推动了这一课题的形成,随着悬泉置汉简的公布,研究将更加深入。其它如日书研究、边郡地区社会生活与文化研究、汉代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物价比较研究等也因简帛材料的出现而出现。
三、百年来简牍出土数量的统计(上迨先秦,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战国简牍的出土发现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先秦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以楚简为著。主要有以下一些:
1951年,湖南长沙五里碑406号楚墓出土竹简38枚,文字保存较差。
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竹简43枚,文字保存较差。
1954年,湖南长沙杨家湾M006号楚墓出土竹简72枚。
1957年3月,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竹简229枚。
1965-1966年,湖北江陵城关镇望山两座墓葬中出土一批竹简,拼接为273枚。
1973年,湖北江陵藤店l号楚墓出土了残简24枚,文字大多模糊不清。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简240多枚。
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竹简70余枚。
1980年,河南临澧九里楚墓出土竹简数十枚。
1981-1989年,湖北江陵九店楚墓先后出土几批竹简,清理出有字简236枚。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l号楚墓出土竹简l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