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提炼

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提炼

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提炼(一)依据历史学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于家国情怀的内涵,徐文秀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提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笔者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解释,就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提炼,从学理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当之处,恳请专家以及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一、家国情怀素养的提炼

可从历史学的价值分析、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分析、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三个方面提炼出适合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依据历史学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于家国情怀的内涵,徐文秀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2]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所说的“家国情怀”应该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包括家乡、民族以及国家)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认知共同体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3]基于此,笔者粗浅地认为,学生要具备家国情怀,顾名思义,应先通过历史学习,在理解自己家乡、民族以及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上的认同。因此,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须进行史学阅读,了解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4]由此引申到历史学的价值分析上,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谈及文化时,明确指出:“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因为只有人类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5]无独有偶,中国文化似乎更注重“人”,有学者就指出,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6]通过史学阅读,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以“人”为核心的特色,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依据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进行分析

毋庸置疑,提炼初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是不能绕开的关键因素。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课程性质”提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两大特性:一是思想性,即“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二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这提示我们,立足于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提炼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要实现“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一目标,如前文所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独有偶,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提出要以道德修养为建构的核心,而道德修养其中一个明确的指标是学生最终养成“物我和谐”的道德品质,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七年级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始,道德修养的建构也应该从此起步。

(三)依据历史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于“早期中华文化”这一课,《课程标准》在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之“商周时期”专题下有三条内容规定:“(1)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上三条内容规定可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另在《课程标准》所规定“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的目标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这相当于情感目标。经过认真审读《课程标准》对“商周文化”这一学习内容的规定,本课的核心目标可确定为: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工艺和都江堰对于早期中国人的意义,从中体会商周文化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等力量,进而认识早期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演变,初步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文化史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展现历史中“真”、“善”、“美”等魅力,起到一种鼓舞人心的作用,这就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史学作品的主题非虚构又不完全实体性的,然而,它的主题魅力仍然是可以感觉到的:第一是严谨的真,其次是高尚的善,最后是优美正直的情操和智性的美。”

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

商周文化这一课从早期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目标出发,分解成三个核心子目标:1.甲骨文之求真:崇拜自然。2.青铜器之美行:审视自然。3.都江堰之善举:善待自然。鉴于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进行探究活动。限于篇幅,本文只列举引导学生认识“都江堰之善举”一例。对于学生如何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一问题,我们采取播放纪录片《都江堰》片段的方式,学生观看后依据下列文字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论述,找出相关的词语或短句来回答,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的善举有哪些?(即如何体现早期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力?)都江堰的修建表现了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待自然的什么态度?然水若不加以治理善用,亦可成为洪水猛兽,治之可成润物无声的上善之水。……都江堰渠首枢纽布置在岷江出山口处,于江心顺应地势巧设分水鱼嘴,将一江碧水分为内外二江,浅滩低筑飞沙堰用于溢洪派沙,离堆开凿宝瓶口以限洪引水。三大主体工程相辅相成,巧妙利用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宛若蟠龙蜿蜒盘旋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地形成了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自然灌溉的神奇高效。——李鹏《跨越千年的不朽传承——古堰之随感》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笔者特别留意了学生表情的变化。随着电视镜头的推进,他们不再平静,稚嫩的脸上显现出对李冰父子的敬意,纷纷为李冰父子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竖起了大拇指。学生看完视频和文字,容易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善,懂得李冰父子的善举有:建造宝瓶口限洪引水;鱼嘴分水堤,分水分沙;飞沙堰泄洪道,自动泄洪排沙。因此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巧妙配合,联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在没有大规模地破坏大自然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如此一来,学生了解都江堰工程综合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人善待自然、善用资源的态度。

上一篇: 新高考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下一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探讨》-来源:新课程(综合)(第2018016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