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史学理论与方法

史学理论与方法

史学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二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

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

三是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再简单地说: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一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

1、历史是客观存在 2、历史是史学家的精神产品

黑格尔 :

(1)客观的历史:指已经过去了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2)主观的历史:人类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过程的认识。

1、广义的“历史”

泛指一切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运动过程,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连的。”(《马恩选集》V1,P21)

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2.狭义的“历史”

(1)人类社会过去的事实,或者说人类社会已往的发展(运动)过程。

(2)人类社会过去事实的记载或阐释(如史书、史籍)。

(3)历史学科。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即是狭义的历史。

第二节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定义

历史: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一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

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

有关前者的理论叫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

两者都可以叫历史哲学,前者相当于思辨的历史哲学,后者相当于分析的历史哲学。

史学“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

首先,史学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这些实践活动的“实际发展过程”。

其次,史学研究要认识和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这些实践活动的“实际发展过程”,是通过实证。

总之,史学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实证科学。

二、史学的分类

(一)按照史学研究的对象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

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现代周一良、吴于瑾主编编的《世界通史》等,都属于通史类著作。

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创始于西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如《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等。現在,如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

(二)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和乡土史等。

世界史,指其研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如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

国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律研究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称国别史,如英围中、法国史、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关史书。

地区史,指只涉及世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

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

(三)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种不同学科的专史。

如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史、宗教史、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战争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的研究与相关史书。

(四)由对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科和书著。

如以研究、阐明史学自身规律的史学理论;

以研究、阐述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史;

以研究史料及其其搜集、整理方法为对象的史料学和研究历史书籍编纂的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编纂学等。

以上的史学分科并不是绝对的,常常是在一个分科或书著里兼有几类题的研究与叙述,如断代的史料学、国别的专史等。

史学研究力量概况

中国古代史

北大(邓广铭) 南开(郑天廷) 人大(戴逸) 武大(唐长孺)

中国近现代史

华中师大 (章开沅) 南开(魏宏运) 陈振江

世界史

东北师大(林志纯) 北大(张芝联)

思想史

西北大学( 侯外庐 张岂之)

考古

北大(宿白)

经济史

厦门(傅家麒)

近代史

北大:邵循正 刘桂生 陈庆华 杨奎松 茅海健

人大:戴逸 李文海 胡华 彭明

北师大:龚书铎 王桧林 张守常

华中师大:陈旭禄 夏东元

苏州大学:段本洛

杭州大学:金普森

湖南师大:林增平

吉林大学:李时岳

复旦: 姜义华 朱维铮(思想史)

山东师大: 胡滨 路遥

河北师大: 菀书义

上海社科院:唐振常

中山大学:桑兵

四川大学:罗志田

美国:唐德刚

台湾:顾廷已

民国时期

蒋廷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 吕思勉(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 萧一山(与孟森并称为中国清史研究的两大奠基者,又与简又文、郭廷以并称当代著名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

解放后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

范文澜 刘大年 李新 黎澍 三驾马车 范文澜手下班子 蔡美彪

罗尓纲《太平天国史》 荣孟源 李宗一 丁名楠

民国史

陈铁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耿云志(中国社会科学院) 蒋大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史学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余绳武(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香港史专家) 刘存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研究员,南充)

清末

王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大年后) 张海鹏(著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

经济所

汪敬虞(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严中平(许涤新)

党史室

胡绳 廖盖陇 金冲及

第一节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一、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客观实在性。 二者都是以揭示客观世界运动的某个领域内的规律为任务。就科学性而言,它们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共性,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同时,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

第一,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史学也因而具有统一性。

自物质世界裂变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后,物质世界的发展便沿着两条道路行进,一是自然发展史,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实际上也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着:一方面是人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向大自然作斗争,从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及自然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制约;另一方面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人类在这两方面的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即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史学的促进作用方面研究。

第三,史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二、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即特性

1、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相比——特殊性

哲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高度概括,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契合点。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和抽象的,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历史科学则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事件、活动、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特殊规律;

2、与一般社会科学相比

综合性、整体性——将研究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研究分析,把发现原因作为始终不懈的任务。

3、与文学相比——真实性

4.是科学还是艺术

英国史学家布瑞:“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

英国史家 马克莱认为写历史的目的就是为现实提供政治借鉴。

兰克认为史学研究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法国的实证主义史学认为史学存在实证的史实。

意大利克罗齐认为历史学就是叙述单独的、互不联系的个体事实,而对个体的描述恰恰是艺术的天职。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真实的艺术。

英国史学家布瑞:“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不多在于仅仅在于说明事实真相,不少,可以写出客观真实的历史。

罗素和屈威廉,历史学的科学性不在于科学性,而在于教育功能,历史学没有自然科学的实用价值,也不能像自然科学演绎出普遍适用的因果规律。因为历史学研究的是千万个不同的心灵,历史学是对最可能的概括和想象的猜测。

马克思肯定历史科学性的前提,又承认艺术对历史学的补充作用。因为同自然科学一样从客观事实出发,寻找社会一般规律。同时,历史学离不开艺术,借助文字表达,思维,著述方法等。

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它既需要有科学性,又需要科学性之外的某些东西。没有科学性就没有学术纪律可言,它也就不能成为一门科学或学科。对历史学的理解,如外在世界的认识需要科学,对内在世界、主观世界的认识还需要心灵体验的敏感性,类似于艺术的敏感性。科学不能给出人文价值的理想和精神。历史研究就是依照数据构建历史图画。

第二节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历史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它包括更为具体、细密的分支学科。这些这些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所以它们都有独立存在的资格。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分类可以大致归纳为: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

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

等三大部类。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以空间范围划分的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以时间跨度划分的通史、断代史;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的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战争史、文化史、宗教史等等专门史。

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历史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信息载体。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与风俗习惯等。历史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它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由于天灾人祸、历史久远,很多资料遗失、残缺,另外,也存在着作伪现象。

在我国,以文字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史料学,在先秦已开始萌生,到清代和现代已发展成为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各门专门学科。

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者逐渐意识到需要对历史研究的成功和失误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以促进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由此逐渐形成了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1.史学史2.史学理论(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3.历史编撰学、史学评论

1.史学史

是研究史学自身发生、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从纵的方面描述和总结史学领域内的各种现象,从而对史学本身的发展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有规律可循的轨迹。史学史研究史学家及其著作。

研究内容:

(1)历史意识、历史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主要为历史观的演变;

(2)史学认识论方法论的纵向考察;

(3)对史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

(4)对史学思潮、流派的研究。

2.史学理论( 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史学本体论

关于人类历史本身的理论,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如历史是不是客观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规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史学认识论

人们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的性质、特点进行的理论探讨。如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历史研究成果能否有意义?

史学方法论

怎样研究历史的理论探讨。如,如何写历史论文?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关系

1、主体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

2、史学理论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史学实践;

3、历史评论对于整个史学发展以及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发展具有条件作用,促进历史的发展;

历史学的结构

(1)从历史学的学科构成体系考察:

①反映不同历史范围和过程的各种史学,如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

②研究史学一般原理和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历史科学概论。

③研究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史。

④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

⑤研究史学成果表现形态的历史编纂学 。

(2)从历史学研究的层次考察:

第一等层次:基础层次。包括史料、历史文献、考古资料、金文、甲骨资料,等等。

第二等层次:完成层次。是对历史过程、本质规律的揭示和叙述,包括通史、国别史、断代史、各门专史等。

第三层次:高超层次,即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3)根据历史学家的思维认识层次考察:

①低层史学:以确立个别的历史事实的存在形态——历史事实的“复原”为任务。其工作方法主要是考释和描述。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它的主要价值标准。

②中层史学:以探究个别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目的。它追求的是对个别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合理解释。主要工作方法是分析和归纳。

③高层史学:以建立历史演化的一般法则和理论模式为目的。它的工作方法是抽象的。假设和想象是它工作方法的一大特征。

④哲学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整个历史学进行的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问题。其工作方法和价值标准主要是哲学的思辨性。

第三节 历史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精神

1、学科特征(学科个性)

①从研究对象看: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动态的、整体性的研究。

②从研究内容看:研究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去:

1)总结历史文化。2)用现实的眼光来研究历史。——资料性和基础理论性学科(“实证学科”)

③从学科发展看:是一门源远流长,十分成熟、完备的学科。

2、历史学的学科精神

历史学对人类社会过去的探究,体现出的是历史学家本于人类理性判断和以独特的逻辑建构起来的主体化的历史内容。正是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欲望、探秘的好奇心理、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和面向未来的自信,才赋予了历史学独特的精神——历史学精神。

历史学的学科精神的主要体现:

(1)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 。

(2)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 。

(3)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

(4)品评历史人物的惩恶扬善精神。

(5)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

(6)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

①帮助人们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

②培植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培植满足认同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

上一篇: “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