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历史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论
专题概述
历史研究作为一项社会科学,自有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作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了高中阶段历史学习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在历年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诸君需以极端的认真心态和有效的学习技巧对待之。
历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历史解释;同时,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新史料的出现、研究者自身关注点和视角的变化,历史认知也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下。因此,对于历史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各类史观,研究者自然有必要加以掌握。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史学研究的对象大多并不存在于研究者所在的现实时空中,故而现有的遗迹、遗物、文献记载等史料成为了研究者还原历史的主要途径。研究者有必要熟悉各种史料的分类、分析与运用,以便最大限度地确保历史推演过程中的客观真实。
历史研究同样具有一系列基本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原则往往也被人们作为历史研究中的硬性标准,需要研究者无条件地遵守。而根据这类原则,研究者同样设计了对应的史学研究方法,作为还原历史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本专题主要对高中阶段历史学习中会有所涉及的历史观(历史研究的切入角度)、史料类型,以及史学方法进行介绍,以提升学生诸君在这一方面的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
专题结构
项目
内容
史观
唯物史观和其他历史研究的视角。
史料
史料的分类、特点与获取途径。
史学概念、原则与研究方法
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孤证不立、证史一致、史论结合、二重证据法、读史征信、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等。
史学能力
时空观念、历史认知规律、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概括、演绎、比较、论证等)。
专题解析
一 史观
史观指人类对于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史观的形成与同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水平和人类自身的认知水平有关,人的主体意识在史观的产生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作用。因此,史观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现阶段历史研究中,史观的基本种类如下:
(一)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是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现阶段唯物史观的主要理论包括: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对的,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5、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6、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思想的停滞与社会批判思潮的出现。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如:明清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落后,既同政治领域的专制制度有关,也与小农经济的天然封闭性和社会生产力的相对低下有关。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这一现象更多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而孝文帝的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7、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9、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解读历史,同样需要学会解读历史现象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注意:在答题时切勿对唯物史观生搬硬套。针对具体问题应当进行具体分析,一刀切式地套用唯物史观只会令你的观点表现为生硬做作、呆板僵化,对得分造成不利影响。
(二)历史研究中的其他视角
1、革命史视角
革命史视角,也称阶级(斗争)视角,是指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革命史视角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因而可以说唯物史观涵盖了革命史视角。
关键词:生产力、革命、阶级斗争、侵略、反抗,等。
2、文明史视角
文明史视角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它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文明史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视角和全球史视角,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研究视角(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现代化;工业文明从欧美到全球的扩展就是全球化)。
文明史视角的主要线索包括: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②从纵向看,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文明史视角的演变规律包括:政治文明演变规律主要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无序政治到有序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暴力政治到非暴力政治、从权力政治到权利政治、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等趋势;物质文明演变规律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精神文明演变规律是从愚昧迷信到理性科学。
关键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现代化,全球化、传承、交流、融合,等。
3、现代化视角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属于从纵向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始于封建社会晚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
现代化视角的着眼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平等化、世俗化等。现代化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可分为:
(1)原发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
(2)传导型现代化模式,大多数国家属于此类,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回应和学习的。如英法是原发型,日本是传导型,而当今中国则是传导型。
按照经济体制的特点,可分为:
(1)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2)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
(3)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其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理性化,等。
4、全球史视角
全球史视角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属于从横向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分散到整体;世界市场;全球化、区域化,等。
5、社会史视角
社会史视角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社会群体史、教育史、生态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妇女史、抗震救灾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等。
运用社会史视角应注意:
(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生态危机、人口爆炸、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
(2)历史上重要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如历史上水灾旱灾等引发的社会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如日占区殖民地化或奴化等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如工业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环境遭破坏等问题。
(3)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减免田租、扶危济困、治理自然灾害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战后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等。
关键词:社会、生活、环境,等。
6、生态史视角
生态史视角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视角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视角也认为:农业时代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局部破坏了生态环境;工业时代的人类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生产力、自然、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平衡,等。
(三)在复习中须注意同一问题上的多元视角运用。
例如,对中国近代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视角出发,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视角出发,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全球史视角出发,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视角出发,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二 史料
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一)史料的分类:
按史料存在的形式划分,可分为实物类史料、文献(文字)类史料、口述类史料、图片影音类史料和风俗类史料。
1、实物类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碑刻、雕塑、绘画、墓葬、遗迹或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2、文献(文字)类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料。如:官私史书、文学作品、文集日记,野史笔记,回忆文稿,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字、碑刻、和墓志,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
3、口述类史料:经过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或为后人记录而成的史料,适用于民间传说、节日来源、习俗、比较隐秘或具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或亲历者尚存等情况。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社会歌谣、座谈录音以及访问调查等。由于口述者个人的夸张、知识水平、情感的偏向、记忆的误差或其他不可告人的隐情,容易出现片面、错误、作伪、隐瞒等失真情况,从而影响史料的真实性。因此,在使用时应考察记录者的动机、身份和记录的时间,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辨别真伪,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4、图片影音类史料: 记录一定的历史内容的图片或音频、视频资料。如:新闻图片、照片、漫画图、纪录片、影视与音频资料等。
5、风俗类史料: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象的依据。例如由现今对遗留的民间信仰仪式研究为线索,来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现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来推断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可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1、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有的是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或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不远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例如:实物史料(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原始的图片、影音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回忆录等),部分文献史料(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碑刻、墓志、家谱等)。
2、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例如:文献史料(包括后人的研究著作),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音史料等。二手史料的可信度不如一手史料。
按照史料形成时的客观程度与目的,可分为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
1、有意史料:创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记述与传布至后世的史料。例如:官方组织编写并且公开的史书、官方编撰的历史研究著述、回忆录、公开出版的日记和官方报道、墓志铭、碑文,以及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和历史故事等。有意史料往往带有蓄意褒扬、批评甚至诋毁人物或事件的成分,并且存在伪造的可能性。
2、无意史料:在创作时不以公开和传播为目的,却在无意间流传于后世的史料。例如:随时间推移自然遗留下来的官方与私人文书档案、军事文件、会议记录、判决词,以及个人信件、秘密日记和报纸上的广告等。
以上三种以不同标准加以分类的史料,在价值方面,通常来说,实物史料高于文献史料、一手史料优先于二手史料,无意史料压倒有意史料。
但是,考虑史料价值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主题。
(二)史料的特点:
1、凡是史料都能够反映历史;
2、史料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
3、史料对历史的反映是多角度的;
4、不同的史料价值是不同的;
5、史料是发展的。
(三)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上网查阅资料;
3、观看纪录片或其它影视资料;
4、开展社会调查,或采访当事人、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基本仅针对现当代历史);
5、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6、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四)在复习中须注意多种史料的协同应用,如一、二手史料的相互佐证、不同史料间互证关系的建立和逻辑闭环的形成,等。
三 史学概念、原则与研究方法
(一)历史解释
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二)历史叙述
指对历史人物的经历,简介,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通常表现为陈述性文字。
(三)历史评价
指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通常以结论式文字的状态出现。
(四)孤证不立
在仅能列举出一个孤立的相关事例的情况下,无法证明某个理论或推测成立。这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
(五)证史一致
即“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这一原则主要用于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证据是史实的由来,可以作为证据的史料众多,基于何种观点、立场、方式来解读史料、搜集证据,是研究者需要格外关心的问题。“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强调研究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立足于现有证据阐述历史课题,保持历史研究中的公正与客观。
(六)史论结合
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原则主要指在依据对事实的理解来获得结论,结论完全基于事实。其中的要素包括结论得出时史料的充分性、观点的包容性(全面性)以及论述的逻辑性。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在已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重要史实间的关系,包括反映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的因果关系。
(七)需要格外注意的其他历史研究原则
1、历史研究具有天然的社会功能,对历史的解读与总结有利于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即“以古鉴今”。
2、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的文明成果。对待人类文明,不能凭自己个人的幻觉,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
3、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即历史研究中的观点和方法,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4、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很多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巨大差别,而导致双方记录差异的原因,不是因为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时代立场上。
5、应当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评价也应按照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有时并不一致。
(八)二重证据法
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王国维等历史学家提出和主张,曾在甲骨文的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九)读史征信
即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这是历史研究中最为基本也最为初级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历史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十)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即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如在考古学的田野考察中同时运用历史学、化学和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元素,以还原同某一遗迹、遗物相关的历史真相。
(十一)历史研究的一般步骤
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
(十二)在研究中能够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一些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研究者自身的能力,及其掌握史料的充分程度;
5、时代的局限性,等。
(十三)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法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优先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唯物史观);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四 在高中阶段应具备的史学能力
这类能力是解答材料试题的关键。
(一)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具体要求:
1、能够对史料本身及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进行时空定位,明了其时代背景。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作者意图的认知,理解其语境、判断其价值。
3、能够对史料所反映的有效历史信息进行梳理和辨析,准确解读,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
基本步骤: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内容——分析整合——应用相关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二)叙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具体要求: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事实与解释,进而能够辨析不同的历史解释。
2、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依据历史材料,叙述历史事物。
3、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成因,解释历史事物之间的关联,如因果关系等,揭示其本质与规律。
注意事项:
需要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各位在作答时,必须保证学科语言的规范、准确,做到史论结合。
1、应当正确描述材料所示的历史现象,准确概括事物的特征。
2、应当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的阐释。
3、应当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分析其历史意义时应做到完整、科学、适度。
(三)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
1、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恰当使用历史材料,论述相关历史问题,得出合理结论。
2、在分析、论述、评价问题时,综合运用历史材料,验证现有观点或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新的解释。
3、能够从历史或现实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得出合理结论。
注意事项:
1、须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概括、比较等方法论证问题。
其中,归纳指从多个事例中获得一个或几个概括性的规则,有具体到抽象,有具体历史材料发展为规律性认识或理论;演绎指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由抽象到具体,从理论规律出发认识具体事物或人物(常被用于评价、分析类题型);比较则是指鉴别事物异同的思维方法。
2、在论证中必须做到观点明确、具体,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023届高三历史专题配套练习(专题一)略(点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有配套试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