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分享.pdf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分享.pdf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分享.pdf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分享.pdf,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txt 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 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txt 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 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2010 年大一下学期【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复习 名词解释 1、 世界史: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 科。一般认为一般认为在13~14 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开始紧密联系才形成真正的世界 史,而之前各个文明体系独自发展,是分散的世界史。 2 、 目录学:研究文献图书注录的学科。目是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在我国,目录 学长生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编天下图书入《七略》,《七略》已失传,只大概载于《汉 书 艺文志》。《隋书 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书籍,唐代正式确立。四部的编排一直延 续至清末,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使之达到鼎盛。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 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3 、 版本学:研究书不同版本的渊源、优劣、版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 学问。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碑书、写本、刊本、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各种形式 的图书。

4 、 校勘学:一门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的异同,纠正其讹误,力求接近原文真相的 学问。或称为「校雠学」。校勘的方法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5 、 辑佚学: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 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 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6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 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是编写 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代表作有《春秋》、《资治通鉴》等。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7 、 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 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西汉司马 迁编纂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 8 、 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 , 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 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9 、 《左传》: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作,原名为《左 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 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 、 《春秋榖梁传》 合称 “春秋三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 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10、《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的历史。借由记载各诸侯国 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也是儒家五经之一。该书文字和事件记载简练,但242 年间 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 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 《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1、《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作者是西汉司马迁。记载了从黄帝到 汉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分为 12 本纪, 10 表, 8 书, 30 世家, 70 列传, 共 130 篇, 526500 字。开创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为后世历代正史所采用。《史记》取材丰富, 记事审慎,实事求是,爱憎分明。不仅是我国史学史上的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 通史,而且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由东汉班固所著,其父班彪,妹班昭,还 有马续也有参加部分编写。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王莽新朝地 皇四年( 23 年),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100 篇, 120 卷。首创断代 为史的编纂方法,体例与《史记》相似,但将本纪省称纪,书曰志,不用世家,编入列传, 这些变化对后世史书影响很大。《汉书》在我国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它的十志。还第一次创立 了《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13、《资治通鉴》:简称《通鉴》 ,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有着重要地位。共 294 卷, 耗时 19 年。记载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 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3 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 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 者借鉴。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 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14、三通: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合称。《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记载自 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等八门综合经史及历代文集、奏议 等分类编纂,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撰,是上古到 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 后妃传、 年谱、 略、列传五部分。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元马端临撰,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选举、学校、 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等二十四门。 15、《新史学》:梁启超于1902 年所撰的一篇长文。该文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 史学理论体系。 是中国近代史学形成的标志。《新史学》全文凡 6 节,其次第是: 中国之旧史、 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文中指出了旧史学的“四弊”、 “二病”,主张写民史而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倡导史学界革命。新史学当考察人类的全体活 动及其相互关系,叙述人类近代的现象,以求得公理。

新史学的核心是进化史论,还包括了 地理环境论、文化决定论等。 16、《中国古代史》:夏曾佑主编的一本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开创了中国史书编纂的体裁 ——章节体。该书贯彻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认为各民族的历史都要述写,尤其注重社会 风俗等的,主张写民史而非君史,而皇室之史对历史的演变有重要影响的就详细记载。 17、《古史辩》: 1926 至 1941 年间编辑出版的研究、考辨中国古代史的论文集, 共七巨 册。是 “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体现了20 年代初在中国史学界崛起的“古史辨派” 的疑古辨伪的精神,展示了“古史辨派”用中西结合的“历史演进的方法”,是中国近代史学 史上一部有影响的著作。其中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推翻了由“盘古开 天”、“三皇五帝”等观念构成的旧的古史系统。该书 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 18、古史辨派:又称古史辩派、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 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 辨》 ,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古史辩派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 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其古史辨 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 立了巨大的功绩。古史辩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现代和现代史学精神的出现。 19、《荷马史诗》 20 、 人文主义史学:14-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思潮,以意大利为中心。人文 主义是其核心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价值。主要代表人物有: 政治修辞派的马基雅维利,博学派的瓦拉。 21 、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也是政治修辞派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论李维》、《佛罗伦萨史》。他主张结束意大利 的分裂,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君主国,在著作《君主论》中提出君主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 后人称这种政治哲学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其《佛罗伦萨史》侧重于政治、军事史,为政治 服务,认为古为今用。 22 、 瓦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博学派的 代表,主张广泛的收集、整理史料,进行考证。1440 年证实《君士坦丁赠礼》系伪造。又考 证《圣经》译本。认为在上帝的预定之下,人的行为仍可发挥其自由意志,反对禁欲主义, 强调个人的享乐,主张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提出了历史分期问题。瓦拉为博学派奠定了 方法论基础,并启蒙了理性主义史学家的怀疑精神。 23 、 理性主义史学: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思潮,以法国为中心。代表人 物有伏尔泰等。理性主义史观认为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一切合乎自然、人性的即 是理性。还认为历史是启蒙的思想武器,要以事实为训,探索历史的规律性。 24 、 兰克史学: 19 世纪欧洲的主要史学思潮,又称客观主义史学,以德国为中心。因由 德国 19 世纪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冯兰克创立而有此名。兰克史学基本主张:第一,史学研 究要客观求实,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据事直书。第二,重视历史原始材料,主张广泛搜集 史料并进行考证,根据原始史料便可以完全呈现客观历史。第三,在写史的时候,历史学家 不须多发议论,只需进行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兰克学派的著作以政治史为主,忽视经济、 文化等其他方面。 25 、 兰克学派: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客观主义史学的同义语。产生 于 19 世纪, 以德国为中心, 是历史学学院化后产生的第一个史学流派。兰克史学模式整整支 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兰克学派认为,史学家 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必须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重视原始 材料的利用和考证。在历史的编纂上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此外,“据事直书”的 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 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 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 世 纪 50— 60 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26 、 实证主义史学:19世纪在德国发展起来的,由哲学及于史学的以实证主义方法和 信念为指导的史学派别。流行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法国。代表人物有法国孔德、泰恩, 英国巴 克尔。其思想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实证主义史学提出“历史科学”的口号,认为 社会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反复实验才能确定,人文社会中的事物也应该像自然科学那 样进行实证。主张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将历史学建立成像自然学科一样精 确的科学,以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但是它只是简单的把已自然科学同历史学进行类比, 却忽略了历史学的独特性,这是它的局限性。

27 、 孔德: 19-20 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最早提出实证主义哲学学说,是实证主 义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社会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反复实验验证才能确定, 人文社会中的事物也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主张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 中去,将历史学建立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精确的学科。 28 、 年鉴学派: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萌芽、40 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 60 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创始人是法国历史学家费弗尔和布洛赫,他们在1929 年初创 办了 《经济社会史年鉴》 , 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 便因此得名。年鉴学派创始之初是倡导反对兰克模式的“新史学”思想的一部分,后经历了 几代的发展。第一代,以费弗尔和布洛赫为代表,主张将各门学科融入历史学当中,对史料 提出问题,根据古今交汇,构造出历史,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第二代,以布罗代尔等 为代表,这一代的主要著作有《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等,提出了关于三种 历史

上一篇: 历史政治学首部著作 | 杨光斌教授《历史政治学》正式出版(赠签名书)
下一篇: 历史论文格式(2020年新规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