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发展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的各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学科可以通过日常课堂教学、主题实践活动、教师人格涵养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除此之外,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
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价值取向
壹
历史校本课程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历史校本课程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首先,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针对性。国家课程即国家规定、设计和实施的课程,因统一性、集中性等特点,使其不可能充分考虑不同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教育的针对性难以显现。学校可以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及本校师生的个性化特征,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现实需要,开发和实施相关的历史校本课程,以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针对性。
其次,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独特性。独特性,即学校教育行为呈现的特色化。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学校可以将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办学的历史传承、学校的特色、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等因素融入课程设计中,以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独特性。
再者,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适切性。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发出来的历史校本课程既适合于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师生发展水平,又切合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学法指导,有利于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适切性。
贰
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功能有“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形成办学特色”等多个方面,其中“促进学生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终极目标。对于历史校本课程而言,其价值取向应是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首先,历史教育的价值归旨应是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历史学科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从学科特征看,历史学科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可以感染、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课程资源看,史料、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可以深度发掘,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的良好素材。“从课程理念看,历史学科以其学科特点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陶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这门学科的价值归宿。”
其次,历史校本课程应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为价值取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关键在于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三级课程的实施。学习历史不能不关注对学生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四个自信”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家国情怀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实现
本文以重庆巴蜀中学“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为例,谈一谈家国情怀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实现路径。
壹
设定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进行准确“目标定位”。课程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内容编制、组织形式、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
基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出发点,重庆巴蜀中学围绕巴渝历史文化主题,研发了有办学特色、实践价值、推广性强的《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该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知识层面: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巴渝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巴渝文化的阶段特征,重要历史人物和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学艺术等,掌握巴渝文化的特点和内涵。第二,能力层面: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考察活动,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技巧。第三,核心素养层面: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此外,该课程的目标还有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等。
贰
构建课程框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的方向和灵魂。学校应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并结合需求分析、已有资源、所在地区和学校特点等因素,构建校本课程的框架结构,进而充实相应的课程内容。
学校从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所处阶段的学习水平出发,选择和巴渝地区历史文化有关的的课程资源,以板块的形式展现巴渝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特征。经前期调研、科学分析,课程开发组确定了下列课程框架(见图1)。
图1
学生通过学习“巴渝历史沿革”“巴渝文化古迹”“巴渝历史人物”“巴渝文学艺术”“巴渝文化精神”等板块课程,提升自身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为培育家国情怀打下基础。
课程开发组编制好课程框架后,再充实课程内容时,还应使课程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和社会发展,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叁
开发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富有创造性、实践性和开拓性,它是一个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基于课程框架的需要,对显性和隐性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分类、整理,并将其纳入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
“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第一,依照一定的价值准则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这门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利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巴渝地区的文物古迹、文学艺术、历史人物、风俗民情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第二,从培育学生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梳理。我们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巴渝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繁杂的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因地制宜、有选择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成课程资源库。第三,多主体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即谁来开发,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巴渝文化探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靠教师,还需要社会各界(如考古所、文物保护志愿者等)的参与和支持。
肆
优化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实施是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课程创生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在设计阶段就“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实验、不断完善,在师生共同的实践与对话中共同建构的。
“巴渝文化探究”课程的实施,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多样化的实施渠道,如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假期探究性作业等,以便于学生主动对巴渝地区历史文化进行学习、探究。
第二,设计了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我们设计了符合其课程特征的“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主题式推进巴渝文化的学习,融大量探究活动于学生学习中,有利于克服课程内容知识化倾向,防止家国情怀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
第三,增强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探究性。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巴渝文化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亲自体验,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同时,还应增强课程的探究性,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感悟家乡传统文化。
第四,尝试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辅助课程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我们尝试运营了“巴蜀云国学”微信公众号,将部分课程内容、学生实践作品等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扩大了课程的受众面和参与度。同时,我们还将课程中趣味性强、价值高、易传播的内容编制成了微课,开发了互联网课程资源。
伍
完善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是指对校本课程实施是否实现了课程目标,实现的情况如何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行为。校本课程评价是评估该门课程价值的过程,一般应从目标达成情况、课程实施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着手。
第一,评价学生是否达成了课程目标。从知识习得看,评价学生是否初步了解了巴渝地区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巴渝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从探究能力看,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技巧;从核心素养看,评价学生是否形成了对家乡和祖国的认同感,为培育家国情怀打下基础。
第二,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巴渝文化探究”课程的作业可以是开放性的,如寻访身边的巴渝文化、巴渝历史遗存调查、巴渝民俗调研、巴渝历史作品制作、川剧观摩和表演等。评价该课程的方式可以是着重考察学生活动过程的调查报告、活动记录、手工制作品(如绘制寻访地图、川剧脸谱等)、成长笔记等。
第三,注重评价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方法、思维方式、情感倾向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和结果,更在于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究,提升他们了解、领悟传统文化的兴趣。”
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壹
开发视角:本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有教育价值的校本课程不能仅反映教科书的要求,只强调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具有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寻找课程开发视角。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中应该从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出发,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脉搏,做到校本课程的“可亲近性”“参与性”。
以“巴渝文化探究”为例,该课程的开发视角具有一定新颖性:以学生身边的本地历史文化为切入点,选择学生熟悉的巴渝地区历史沿革、历史遗存、历史人物、文学艺术、文化精神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下,该课程紧抓脉搏,弥补了国家课程在利用本地历史文化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上的缺失。
贰
课程团队: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力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和价值培育的突破口。教师是一所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中坚力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力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要,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体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的教师课程建设力,即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课程认知、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研究、课程评价等相关专业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该注重团队的作用。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明确、新颖的教育思想;民主、开放的课程研发组织;良好、有效的沟通模式;足够的自由空间等。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课程开发团队由校内历史教师、校外考古专家、文物保护志愿者、博物馆工作人员等组成,突破了学校师资的局限性,体现了专业性、多样化、面向社会的原则。
叁
保障机制:完善学校的配套制度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类型,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分析资源、制定目标,设计方案、集体审议,师生互动、参与课程,评价课程、反思总结等多个环节。因此,完善学校的保障机制十分重要。
学校应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实践中,如何整合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专家资源等,建立并完善一套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学校还应从课时安排、教学场地、师资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总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规律,反思教学行为,要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融入其全过程。尤其是,学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突出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以提升校本课程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实效性。
END
作者单位 | 重庆市巴蜀中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