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看图像视觉语法中人际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方式不仅仅只是通过单模态进行传递,现在更多的信息是以多模态的方式进行传递。在过去,多模态话语分析只是关注于文本分析,而忽视了电影、图片以及其他多模态事物的分析。Kress和van Leeuwen(1996)提出:图像也属于话语的范畴,并且也可以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在一个图像中所展示的模态数量往往大于一,因此,用分析文本和单模态的话语分析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分析图像的模态话语。根据韩立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Kress和Van Leeuwen建立了视觉语法,这一语法系统可以运用于多模态话语的分析中。根据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拥有三层意义,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这对应于语篇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本文将主要分析多模态的人际功能出发,探讨在人际意义中,接触、社会距离、观点以及模态四个概念是如何共同来完成人际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觉语法;人际意义 自20世纪起,话语分析发展取得飞速的进步,并且在研究人类话语意义系统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在此时,我们的研究以多模态话语文本内容为研究重点。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话语的组成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语言已经不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人们现在趋向于用语言与非语言同时进行交流,比如:声音、手势、音乐、颜色和动画等。这一些交流手段都可以定义为多模态话语。因此,只局限于书面话语分析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在的多模态环境。现在的话语分析已经从单模态的方向转变为多模态的方向。自1990年起,我们把那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符号模式来构建意义的话语称之为多模态话语。在韩立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了视觉语法,作为视觉图像的分析理论框架。他们指出,视觉结构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它更可以含有意义,就如我们的语言意义。在视觉语法中,它包含了三种意义,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本文主要对人际意义进行简单阐释,希望此分析可以运用到今后培养人们的多元读写能力之中。 根据Kress和van Leeuwen的观点,视觉语法中的人际意义可以通过接触、社会距离、角度和模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接触 接触可以被分为两种,一是所取信息,二是提供信息。 在提供信息时,象征参与者,即人或者类似人的参与者回避与观众的目光直射,他们不会直接盯着观众。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将占有主动权,而代表人的这个参与者处于被动的地位。 缺少目光上的交流是信息提供中非常关键的一点。相反,如果出现了和观众的对视,则是信息索取中的必要条件。在交流中,会涉及到两方面的群体,一是代表参与者,二是互动参与者。互动参与者又分为图像提供者与观众。在索求图像中,代表参与者将以直视图片外部的姿态出现,并且和观众有目光的交流,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在代表参加者与观众之间则形成一个矢量。在这视觉接触过程中,在代表参与者和观众则产生一种关系。常常在索求图像中作为代表参加者的主体有人和动物,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代表参加者也可以为类似人类的物体。 社会距离 正如我们所知,在真正交际中社会距离实际上就是指参与者之间的距离。而在图像中的社会距离是指,它有图像设计者所创造,他们将参与代表者描述为具有不同的社会距离,因此暗示他们和互动参与者,即观众之间有着不同的距离。这种具体的社会距离可以被理解为图像结构的大小。根据Kress和van Leeuwen,图像结构大小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即近、中与远。不同的距离暗示着代表参与者与观众的不同的关系 角度 关于图像的产生不仅仅只是包括了提供和要求两者之间的选择,或是图形大小形状的选择,同时,他也是角度的选择,从角度的选择中,图像制造者可以表达他对代表参与者的态度,以及观众对图像意义的解码。
图像制造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角度来制造图像以表示不同的意义。然而,一般来说,分析角度可以采取两个最基本的角度,即水平角度与垂直角度 模态 正如Siewierska所提到,模态包含了句子或者是当时情景所要表达或描写的说话者的态度。在我们日常的交流中,模态为我们的评判一个人说话内容的可信度或真实度提供了一个标准。图画是一种多模态资源,因此模态的分析法也可以被运用到图像真实度的分析之中。 提到图像的真实度,我们必须定义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非真实的。在此,人们来判断视觉模态主要的评判标准是在特殊环境下参与者可以看见的与在视觉表征中他们能看到的一致性。 模态由很多视觉暗示组成来实现它的意义,反之,分析模态也就是分析这些视觉暗示与模态记号。大致来讲,模态记号可以被分为六类:颜色、语境、表征、深度、照明度和亮度。 颜色 在模态中,颜色的实现可以被分为三个方面,即:颜色饱和度,颜色区分度以及颜色调幅度。颜色的区分度可以从单色调到多色调的混合色。颜色饱和度的程度也从平的、单一的颜色向所有的,具有各个分类的颜色方向发展。随着颜色程度的不断加深,模态程度也随之增加。然而,最高的模态往往既不是颜色最单一时出现,也不是在颜色最多极时出现。
语境 背景的清晰度可以从零清晰度一直变为最大清晰度。而背景的范围也可以从最单背景向全情境化背景转变。然后,最详尽的背景也往往不一定是具有最高模态的特性。在大多数的图像中,前景往往比背景要更加突出,这样图片看上去才更加自然 表征 清晰度的程度从只使用最简单的线条向使用最复杂的最细粒度的照片进行转化。不同的图片出于不同的目的,将采用不同的清晰度来描绘照片。有些制图者会采取把参与者进行最大程度最仔细的描绘出每一个细节,然而有一些人则对图像采用一种抽象的手段进行描述,因此,不同的选择蕴含了不同的意义。 深度 清晰度的深度也从失去任何表征到每一个表征都被描述的十分清晰进行递增。然后,最高的模态所采用的深度为深度中的中间值。 照明度 对于清晰度的亮光和阴影来体现的照明度也从零开始,上升到阴影深度的最大值。照明包括两个概念:照明与阴影。在使用阴影时,我们是为了突显消退的部分,然后使用照明部分是为了突显那些延伸的部分。 明亮度 清晰度的基调也可以分为两极,从黑白色调逐渐向最大色调递减。在一个多模态话语中如果同一时间内出现多种模态的记号,则可能会引起多种模态组合。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及视觉语法等相关理论对视觉语法理论进行简单分析。视觉语法下对图像的分析有助于综合理解语篇,挖掘图像更深层次的意义,提高多元识读能力和赏析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