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理论速递|社会工作者培育社区自组织的角色分析——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

理论速递|社会工作者培育社区自组织的角色分析——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

理论速递|社会工作者培育社区自组织的角色分析——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理论速递小编推荐本研究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结合自组织过程理论,探讨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自组织不同阶段的培育历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推动社区自组织的持续发展

群体社会化理论_群体社会学_社会群体

理论速递

小编推荐

本研究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结合自组织过程理论,探讨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自组织不同阶段的培育历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推动社区自组织的持续发展,为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工作提供多方支持,让居民团队向组织化和规范化发展。

摘要: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成立社区自组织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参与需求,还有助于老年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培育方法,要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培育的不同阶段积极转变培育角色,社会工作者不仅是自组织的培育者和陪伴者,还是项目服务的提供者、策划者、推动者和评估者等,在具体的培育阶段又扮演着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教育者和资源链接者等角色。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 社区自组织 老年志愿队

问题的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现代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岁老年人口的比例最高,达到55.83%,70—79岁的比例为30.61%。因此,现阶段的老年人口依旧以中低龄老年人为主体,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义重大。“五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满足动员和组织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必备条件,社区自组织和志愿服务团体已成为社区创新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社区自组织逐渐成为大部分城市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平台。老年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适应退休生活和体现社会价值的需要,也能反映出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其潜能的发挥,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有着积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C社区“为老服务”老年志愿队为例,结合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及价值,在“五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框架下,运用自组织过程理论,探索社会工作者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中的不同角色转化,使社区志愿队伍向组织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

理论基础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及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有关老年志愿者的研究备受学者的关注。目前我国老年群体存在着“意愿高、参与低”的现象,要实施老年教育、改善社区环境等措施,以推动老年志愿者积极参与(谢立黎,2017)。

老年人具有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在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层面,老年人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志愿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老年人在退休后,社交圈子与退休之前相比会越来越窄,由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社会服务的热情降低,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一种闲散状态的老年人,更加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空虚、寂寞等情绪。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是一种让退休者融入社会的有效方式,老年群体可以通过与群众的持续交往,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段世江,2011)。老年志愿服务是一种权力的体现,他们将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与此同时还可以为社会作贡献,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志愿精神的发挥,使得自己可以更好地享受积极的晚年生活(金碧华等,2014)。

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能够增强个体价值效应。首先,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参与志愿活动与较好的健康结果呈现正相关性。提供志愿服务100小时以上的老年人相较于那些没有参与志愿活动的老年人的情绪程度、健康程度和死亡率等指标都表现良好(Lum & Lightfoot, 2005)。其次,志愿活动提升了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进入老年阶段,老年群体会面临失去工作或配偶等问题,也失去了曾经扮演的习以为常的角色,此时的他们常会因为丢失目的感而感到不适,参与志愿活动能为老年人创造新的社会角色,为其带来目的感(Li & Ferraro, 2006)。志愿活动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也能使老年人从志愿活动中收获成就感。

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也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老年志愿者是不容忽视的人力资源,他们以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潜能,投身于公益事业,以改变传统观念,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李芹,2010)。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等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影响,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层面更多的发展,提高老年群体的福利水平,推动社区管理的改革,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因社会变迁而造成的老化问题,并激发老年人力资源(钱宁,2015)。此外,老年志愿服务是诠释积极老龄化理念的现实路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维健康的要求,创新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还能使社会保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升华。

(二)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动机

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以划分为五大类:社会责任型、精神满足型、人际交往型、盲目从众型、个人利己型。通过确定参与的动机,有助于我们设计符合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康凯、巨东红,2016)。影响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因素包括动机、需求等,应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取人性化管理,提供物质以外的其他保障,营造更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等,充分提升老年志愿者队伍积极性,深入挖掘其队伍潜力(崔子禕等,2020)。在老年志愿者的激励问题上,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在宏观上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老年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在中观层面,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老年人社工提供较好的社区环境;在微观层面,建立养老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增强其参与的动力。

(三)社区治理和“五社联动”

社会工作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培育志愿者组织的现实路径。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对于社区自组织培育的探索可以为“五社联动”机制的更好运行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五社联动”新加入了社区自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资源(公益慈善)两个主体。社区自组织在处理组织关系和解决社区事务等方面发挥着居民自治和民主协商的作用,形成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自组织和社会资源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治理新格局。社会工作作为培育社区自组织的重要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培育形式。如果社区中具有组织雏形或已开始开展服务的项目,社会工作者仅需为其提供能力指导、项目实践等服务,使组织团体逐步具有专业性(何雪松,2016)。若社区中完全没有社区自组织概念,一般会以社工和社区联合,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启动要素,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发展志愿者、挖掘志愿者骨干,进而建立志愿者队伍,撬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五社联动”机制(孟志强,2021)。在培育过程中,社区自组织的成长历程主要分为育种、种子萌芽、小苗、小树、大树五个阶段,这个发展过程称为自组织过程理论。在开展培育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方法,引导社区自组织成员独立解决组织内部矛盾,获得共同成长(梁肖月、罗家德,2017)。

(四)评述

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有关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老年人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和对其角色所产生的作用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利用专业技能进行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提高其“高意愿、低参与”的服务水平,值得更深入地讨论和研究。

社会工作的发展成果为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了解社区居民自身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需求,帮助社区居民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平台,引导社区居民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功能和意义,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老年人作为社区常住的主体,是社会工作培育志愿组织的首要对象,因此,老年志愿服务就应该成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为老服务”自组织的培育历程出发,探索社工在不同培育阶段的角色转化,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的潜能,满足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同时促进社区治理,通过具体的实务过程为推进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本土化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C 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概况

(一)C社区项目简介

2018年C社区承接了区级民政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项目,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机构于2018年9月正式入驻C社区,通过组织开展项目大赛,为自组织提供专项资金(见表1),逐步发掘并培育12支社区自组织团队。社会工作者发掘社区中丰富的老年人资源,鼓励社区老年人组建社区自组织,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和发展。项目中社会工作者将老年人看作积极对象,以C社区的老年群体为中心,运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和老年活动理论,将老年人由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服务的提供者,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组织过程理论,发动社区老年人组建社区自组织。同时,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自组织的培育提供资源支持,通过提供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满足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截至目前,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培育出了8支老年人社区自组织。同时,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也让更多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企业商家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中,目前共有20余个自组织落地C社区参与服务,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自组织、社会企业“五社联动”治理格局。

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学_群体社会化理论

(二)“为老服务”自组织的概况

1. 成员概况

“为老服务”自组织团队是C社区培育时间最早、发展最成熟的团队之一,该组织成立于2019年2月,已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组织发展至今,成员数量已增加到21名,其中男性成员占24%,女性成员占76%;在年龄分布上,55—60岁的人数较多,占38%,61—65岁和66—70岁的占比相同,均为28%,70岁以上的人数仅为4%。

群体社会学_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化理论

从加入时间来看,12名成员于2019年加入,6名成员在2020年加入,2021年有3名成员加入该组织。

群体社会学_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化理论

“为老服务”自组织在成立之初,最初共有12名成员,其中包括6名团队核心人物(见表2)

群体社会学_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化理论

2. 组织架构

“为老服务”自组织,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带领,下设四个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候选由社区、社工和自组织成员共同商议举荐,最终由自组织内部成员匿名投票选举。四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由自荐结合匿名投票选举。在活动策划时,由项目负责人对下征询成员意见,共同商讨活动方案;对上报备给社区,由社区工作者负责审核登记,协助自组织开展活动。举办活动前,自组织全体成员召开会议,进行分工,需要协助的及时联系自组织联合会,联合会根据需求安排人员、资金或设备等协助。

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化理论_群体社会学

3. 管理机制

由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统筹,下设自组织联合会办公室管理各自组织队伍。自组织联合会由各自组织项目负责人及爱心企业负责人构成,负责人首先管理好自己的自组织队伍,同时承担协助其他自组织的任务,在自组织联合议事会中,共同商议社区共同需求,制定社区自治方案,完成社区建设事宜。

群体社会化理论_社会群体_群体社会学

4. 治理绩效

“为老服务”自组织团队的宗旨是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团队于2019 年3月开始,举办了17次季度长者生日会活动,每个月都定期举办一次入户庆生活动。在两年多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入户庆生,了解到社区存在部分空巢、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特殊老人,为了给这些居民带去更精准、更专业的帮助,长者关怀志愿者服务队开始调查社区中的特殊人群,定期探访特殊人群,为其提供精神慰藉,同时联合社工站组织志愿者为特殊老人提供入户清洁、家政等服务。2019年6月,“为老服务”志愿队参与了社工站联合C 社区举办的社区项目申报大赛,申报了“长者生日会”项目,项目团队经过社工机构近半年的培训,在活动举办、团队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在第一期的项目中表现优秀,荣获优秀项目奖。直至今天,团队连续参与了3次项目申报,具有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同时也积累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获得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5. 评价及保障机制

制定自组织管理制度。自组织联合会成立后,通过确立管理社区自组织的细则,制定管理社区自组织的制度,以便后续自组织进行自我管理。《社区自组织管理制度》提交社区居委会也能对制度进行管理备案,保障社区自组织运行机制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让自组织联合会对社区自组织的管理有据可依,也使自组织的发展更具民主性。

建立社区资源库。将社区中的所有资源和社区自组织都归纳、整理到一起,形成一个公开透明的社区资源库。运用社区资源库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申请项目,上传照片和活动记录。将各社区自组织信息、职能、志愿者的人数,志愿活动的积分和兑换,社区中商家联盟的数量和能提供的协助,社区自组织的资金申报等统筹其中,将自组织和社区资源分成不同区域,实现社区对自组织和商家的管理模块化。

年终表彰。每年社会工作者及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自组织团队的年终汇报,并结合社区居民对团队服务活动的反馈等标准评选“最优志愿队”及“最美志愿者”,鼓励自组织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介入“为老服务”自组织各阶段的不同角色

罗家德等把社区自组织的成长历程分成育种、种子萌芽、小苗、小树、大树五个阶段,称为自组织过程理论(罗家德、梁肖月,2017)。“为老服务”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历程能够清晰对应这五个阶段,社会工作者跟据每个成长阶段的发展特点,积极转化不同的角色促进自组织持续成长。笔者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结构化访谈加社区居民的随机访谈,挖掘社会工作者在培育社区自组织时不同的角色转换。

(一)育种阶段

育种阶段是培育社区自组织的第一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掘社区能人,通过社区能人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动员自己的人际关系,聚集一群小能人,形成社区自组织的雏形(梁肖月、罗家德,2019)。

在进行初步培育时,仅依靠社区里存在的各种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能人可以把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作为发起人和领导者联合居民共同开展社区活动。经过前期社区调查发现,社区中空闲老年人的人数较多且多为低龄老年人,满足挖掘老年资源的条件。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中的老年人会自己组织广场舞、健身操等活动,是C社区的主要娱乐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了两个月的特色主题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和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初步改善社区邻里冷漠现象,其中包括爱心义诊、老年人营养讲座、书法绘画、中秋茶话会、重阳节慰问活动等,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组建多样化的社区团体。通过社会工作者在活动中的观察发现,C社区中的多数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招募的老年志愿者不仅乐于提供志愿服务,而且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很好地协助社区及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从中定位社区能人。社会工作者的动员方式通过能人的兴趣爱好来带动相关群体,发挥社区能人的榜样效应,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动员过程是通过能人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中动员和带动与自己关系较为紧密的人,使他们成为小能人,小能人又动员自己的人脉网,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扩张,逐渐形成一个小团体(王思斌,2014)。

小能人 1:“当时李姐说让我跟她一起组队,我就来了嘛,来时只有我们两个。听说社区会给资金支持我们,我又去找了我们以前跳广场舞的邻居们。”

小能人 2:“我退休前是个体育老师,刘姐来找我说要在社区搞个健身操队,让我来教他们跳,退休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带着大家锻炼一下也挺好的,他们都认可我,我很高兴。”

小能人 3:“我是党员嘛,我就把身边喜欢唱歌的老同志都拉来了。社工鼓励我们组兴趣队,我肯定乐意嘛。”

在培育初期,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服务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服务不仅包括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罗家德、梁肖月,2017)。在育种阶段,社会工作者为了与居民建立关系,吸引社区能人,为社区居民举办了各类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听取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对应的服务活动,主要承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此外,社会工作者还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的支持者和鼓励者,积极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获得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王思斌,2014)。在挖掘到社区能人时,社会工作者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区能人利用兴趣爱好动员身边的关系建立小团体,为社区居民创造丰富的活动内容。

(二)种子萌芽阶段

从育种阶段到种子萌芽阶段,往往是一个自发展的过程,需要团队内部不断沟通、演化,最终发展到组织的形态,是由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相结合,逐渐推进小团队的演化发展之路(王思斌,2002)。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注重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培养其服务意识,使其更好地向小苗阶段转化。

在育种结束后,社区产生的以爱好形成的队伍成员人数均在不断上升,并且每支队伍都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活动周期。为了帮助各团队能够自行进行内部管理,社会工作者在团队训练开始前,带领团队成员推选团队带领人,进行人员分工。经过前期社区活动的开展,社会工作者发现社区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区中有一部分独居老人,本地居民几乎不与外地居民交往等。为了利用好社区老年群体资源,丰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工作者引导兴趣团队从只关注娱乐的思想转变为关注社区公共事务,提升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社会工作者为社区团队和社区居民开展了宣讲培训活动,由社区书记对社区居民和小团体进行二十分钟的宣讲,宣讲围绕“我们的社区”“社区中的资源”“我们能做什么”三个主题进行;再由社会工作者对有发展组织意愿的队伍进行专门的培训,把项目大赛流程渗透给社区居民,向他们传达社区自组织的理念,倡导社区居民及社区团队建立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治理,运用自身力量打造自己长久居住的社区。

社会工作者:“社区计划招募社区爱心商家,为参与社区建设期的居民提供支持;创建老年大学,通过服务志愿时数,可以免费兑换老年大学课程;也可以积攒志愿积分,未来兑换志愿服务等。”

上一篇: 资本逻辑与灾难资本主义
下一篇: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引发战争?资本家发动战争,对他们有何好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