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皇帝位高无上,皇权至上。但是出于皇权的运行机制和保障皇权目的的需要,皇帝的精力与权力的掌握不自觉间形成了一种矛盾。皇帝的权力总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各个朝代都似乎有谋求封建皇权的增强。推究各个时代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做法,明朝的内阁制度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从中反映了封建皇权的演化规律。
封建皇权集中化的表现,相权到内阁权利的转变
早在秦朝时,皇帝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分管出去,设立丞相,丞相统领百官,职责是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丞相的权利很大,所以有“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说法。丞相的权力来自于官僚制度所赋予的,对于制约皇权有其意义。丞相不仅要管国家大事,他可能还要管你的私生活。所以在长期以来,相权和皇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皇帝想要丞相帮助处理政务,但是又不被丞相制约,这是历届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结束胡党之狱同年(1380年),朱元璋罢黜丞相,废除中书省,六部分理事务,结束了我国维持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皇帝对于官僚体系掌握加深。由于皇帝的事务过多,精力实在是跟不上,同年设立四辅官,后来又增加一些翰林院的学士来做一些文书性的工作。内阁大学士官位只有正五品,不能参与重大事务,更不必说独立处理决定问题,主要的权力就是顾问,只能按照旨意办事,只是辅助人员。所以这段时期权力是紧紧把握在朱元璋的手中。
不是每个人都事必躬亲的完成所有的职责,所以在明成祖朱棣时期,精挑细选有才能的士人入职文渊阁,被称为内阁,内阁制度此时就建立起来了。虽然此时的内阁成员仍然是正五品的官阶,但是他们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议政权,可以参与重大事情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六部各司其职。他们的建议也只是供给皇帝参考,其本质也只是一个秘书机构,实际并无多少权力。
宣宗仁宗时期,由于皇帝年少,对政务不能很好的处理,而内阁大学士熟悉政务,皇帝就将许多的事务转移到内阁手中,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内阁大学士也被赋予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对于来自各地的奏章,可阁臣商议,将其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皇帝对于建议进行选择决定,用红字进行批注,称为批红。大部分的批红都是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命令代为书写。实际上,是形成了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约的格局,将真正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之后,由于皇帝存在懒惰怠政的情况,日常事务的处理就交由了内阁。而大学士可能兼有正二品的尚书或一品的太保、太傅等职,而六部的官员可能极少的面见皇上,阁臣品阶较六部高,接触皇帝比六部多,所以六部有事会请示阁臣,内阁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发展,入阁最早的大臣地位越来越高,被称为首辅。首辅与其他阁臣身份差距越来越大,票拟权专门归于首辅,出现首辅专票的局面。而“权相”的出现则代表了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张居正做首辅的时候,皇帝年少,得到了太后的支持。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其党派上奏章,张居正拥有票拟权,加之张居正与司礼监大太监冯保关系匪浅达,很快得到司礼监的批红。“部权尽归内阁”,权力空前膨胀,民间流言称之为张摄政。
由于神宗对于张居正的报复,加之言官的进谏要求摆脱内阁束缚,内阁权力开始衰退。万历中叶,神宗拒绝接触阁臣,宦官专政,内阁制度失去了它的作用。
从丞相到内阁,反应了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趋向。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的关系
内阁对皇权的依赖性:内阁的设立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不是法定机构,作为一种秘书机构、内侍机构,使得它紧紧依赖于皇帝,成为皇帝的附庸。内阁一方面是君主加强权力的产物,另一方面又起到了维护、巩固皇权的作用。虽然从表面看来,皇帝怠政,内阁的权力似乎得到提高,但实际内阁的权力受到皇权的束缚。内阁成员的选择完全是由皇帝决定的;皇帝可以选择自己批阅奏章,也可以选择票拟;票拟是否取用,取决于皇帝,如果建议不符合皇帝心意,则需要“改票”或留中。阁臣的权力大小取决于票拟的采用,所以阁臣的权力没有固定性。而阁臣多选为翰林,拥有丰富的知识,实践经验较少,所以政治目标不见得能很好的实现,同时与其他机构相互制约。所以内阁多依赖于皇帝,而不能约束皇权。
内阁对于皇权的制约性:而一定时期,内阁则权力巨大,一定的约束了皇权。某些阁臣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无所不管,无孔不入,张居正就是最好的例子。开始时期,由于内阁大臣的品阶较低,即使权力大,但是不能号令六部,不能担当其他的职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阁臣往往担任太子的老师或是六部的尚书,拥有了权力与地位。皇帝年少,对于政务较为青涩,信赖阁臣,对于阁臣提出的建议往往是接受的状态,实际上,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授权。所以无形间阁臣的态度代表了皇帝的态度。一定程度而言,皇帝选择各种方式制衡内阁是由于限制内阁,皇帝忌惮内阁,这说明内阁对于皇权有制约性。明朝后期,皇帝选择不上朝来对抗内阁;正德年间,阁臣不允许皇帝随意骑马游行;不允许万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证实了皇权确实被内阁制约了。
皇权对于内阁制度的制衡: 内阁原本是为了加强皇权设立的,可是某些方面又制约了皇权,所以为了压制内阁,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行政机构中,内阁掌握票拟权,司礼监掌管批朱权,所以俩者相互制约。由于俩者的权力来源都是皇帝,所以俩者谁更受皇帝的宠幸,谁的权力更大。由于明朝后期皇帝怠政,长时间不上朝,不接触阁臣,不能很好的掌握阁臣,而宦官被称为家臣,没有后顾之忧,足够的忠诚,往往皇帝更加倾向于宠幸宦官,宦官的权力会比较大一些。而某些时候,大臣为了当上阁臣或者实现某些政治理想,往往会走司礼监的路子。
撤除丞相以后,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六部掌握行政权,职权明确。而内阁一开始仅拥有议政权,所以一开始六部高于内阁。而随着内阁拥有票拟权,这种局面则加以改变。内阁借助皇帝的权威,试图指挥六部的工作,监管六部尚书,监督六部的工作,凌驾于六部之上。六部也努力试图摆脱内阁的掌控。而明朝后期,由于党派之争又会加以联合,某些阁臣同时担任六部尚书,谋求政治地位。
选择将首辅的地位抬高,首辅与其他阁臣的身份差距越来越大,出现首辅专票的局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权力,人们总是喜欢的。首辅的确立没有明确的身份职位的规定,争权夺势斗争激烈,阁臣意见不统一,便于皇帝掌握朝政。政治理想的不同,党派之争,把这潭水搅得更混了。频繁的更换阁臣也是为了压制内阁,三杨、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的首辅变迁恰好反应了这一点。通过不同首辅的选择,皇帝在巧妙调整各方的势力。
皇帝通过内阁与司礼监的制约,与六部的矛盾,巧妙的加以平衡,使得即使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国家也能维持运转。而首辅的变迁也反应了皇帝对于阁臣权利掌握。
内阁与皇权的演变中动态关系:内阁制度从明太祖产生萌芽,到神宗时期走向衰败,历时近俩百年,形成时间较长。内阁最初只是内侍机构,后权力上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逐渐到达顶峰,随权势日益衰落,它一直是一个秘书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没有法定的地位。内阁依赖于皇权,但同时内阁与皇权进行权力上的争夺,俩者呈现了一种此消彼长,此强彼弱的态势。
明朝内阁对于皇权的影响:内阁协同其他结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奏折又由内阁票拟,维持国家机制的运行。在皇帝怠政不上朝时期,由阁臣与皇帝连接,从中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作用,与百官交流。阁臣作为儒生,拥有达济天下的志向,,这一定程度上要求皇帝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内阁人员的能力、效率对于政务的实施有影响,同时影响皇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