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申明,不要想歪了,本文里说的“下流”,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下流”。
话说回来,“下流社会”这个词,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十五年前发明的一个词,指的是处于中产阶级中的下层那一群人。跟真正的“下层社会”相比,他们单从物质上说并不贫困,衣食无忧,收入或许不高,却也大体稳定。
为什么叫他们“下流”?是因为他们缺少七八十年代日本中产阶级最显著的那种特征:对生活的热情和向上流动的强烈意愿,用三浦展的话来说,就是“疲疲沓沓走路,松松垮垮生活”。
换成中国人更熟悉的词,就是:佛系。
无论“下流”也好,“佛系”也罢,都说明东亚社会的精神气质在悄悄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根源,却要从半个世纪前说起。
思想剧变中的日本
在《下流社会》中,三浦展列了十二条指标,他说,如果你的情况符合其中六条或以上,大概就可以算作“下流社会”一份子了(当然这是就日本标准而言)
01 年收入不足自己年龄的十倍(以1万日元为单位计算)。
02 不考虑将来,及时行乐。
03 觉得活出自己没什么不好。
04 只想“随心所欲”。
05 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
06 喜欢独处。
07 生性朴实、不显眼、不出众。
08 很少追逐流行,只想展示自己。
09 觉得做饭吃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10 常吃零食与快餐。
11 可以待在家中玩游戏或上网,一整天都不厌倦。
12 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
三浦展说,“下流社会”成员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识、消费欲望,甚至身体的欲望都很低,总而言之,就是“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在三浦展看来,这样普遍的“下流”观念出现,标志着日本社会思想的巨大变化。
△三浦展
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今天,短短几十年,日本社会的发展,走了一条极为波折的道路:
二战战败意味着以天皇为绝对权威的价值观体系全面崩溃,膨胀了数十年的自我认知也被彻底打碎,国内更是疮痍满目,建筑破败,流民遍布,一切都在等着重塑。
△战后美国大兵与他们的日本情人
然而,紧跟而来的与其说是主动的重建,倒不如说是美国的“强加”,在美国的管控之下,日本不像其他国家,既没有经受痛苦的磨砺,也没有发生席卷全岛的变革,“轻飘飘”地就实现了从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转型,民众也在一夜之间,突然就拥有了游行聚会、示威的自由,此前从未有过的民主与自由降临在这块土地上,但一切都似乎来得太过于容易,让人如同脚踩棉花,浮在云端。
△1957年5月1日,人们举着巨型的氢弹蘑菇云复制品在东京街头游行,以抗议英国计划在圣诞岛测试氢弹。
面临内忧外患,日本人不得不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我们的未来真的就该按美国说的那样走吗?
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答案,譬如,自己曾经奉为神圣的天皇制,根本就是不该存在的畸形制度;日本从学中国开始,转向学西方,一直在“借”别人的文化,底子里缺乏自我;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转向,更是“优等生崇拜”、依附强者的体现......
△战后,委身一个美国大兵,是日本女孩最向往的归宿
这一段痛苦的自我觉醒,令战后日本思想前所未有的沸腾,直接、间接地催动着其他领域也进入了繁荣阶段:
经济上,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经历了五十年代的经济恢复,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到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力压德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一亿总中流”的口号。
在七八十年代,几乎所有日本人(就是所谓“一亿”)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就是所谓“总中流”),人人生气勃勃,奋发向上,多多赚钱多多花钱,让日子越过越好,是那个时代绝对的主旋律。
相应的,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日本文化开始了井喷式发展:奠定了日本在国际电影界地位的神作《罗生门》没几年便横空出世;日本文坛巨匠大江健三郎也写出了自己对战争、人性的思考,一举斩获诺贝尔文学奖……
△令人炫目的东京街景
可是,“一亿总中流”的下一代,从小不曾体验过物质匮乏的滋味,在他们看来,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向上流动的意志也逐渐淡薄,这就是冷漠、麻木、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下流社会”的思想特征。与此类似的,像大前研一提出的“低欲望社会”、NHK提出的“无缘社会”等等,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仿佛在逼着日本走上一条绝路,但实际上,战后思想家早就对此作出了预警:
探索自我的这条路,永远不应该停止。
丸山真男(著名战后思想家之一)开始对战后改革感到失望。在思想领域,人们对导致三四十年代战争悲剧的思想病理不再过问;在民众的层面,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的自主性和道德水平总不见提高,大众文化趋于低俗和颓废,不断吞噬规范意识。
△宅男形象
现在我们来关心这些问题,看当初的日本人是怎么剖析自我、反观世界,探究日本过去的生机和今天的停滞,都是为了更好地反馈到我们自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