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既矛盾又复杂的国家,它的民族性格是柔美中带着刚强,文化风格则是开放又带着固执保守。
身处地震火山带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频繁光顾的台风灾害,让大部分日本国民养成了敏感反复的矛盾性格,这种共性映射到现实中,就形成了纷繁复杂的潮流文化。
作为东亚第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早在上世纪末就已踏入发达国家行列,数十年的高速发展,让其社会背后隐藏的种种问题不断显露,其中,主流文化展示出来的现实问题,在最近几年成为争议的热点,比如“丧”文化背后的低欲望社会。
01 何为低欲望社会
最近几年,“丧”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这种文化发源自日本的几个主流社交网站,其中以“不想努力了”、“躺平了”之类的流行词汇为代表。
日本的网民们将此类流行词加入日常的交际用语中,让“颓丧”成为了一种很酷的流行文化,不过这种“丧”文化的背后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日本的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一词最早由日本社会学家大前研一提出,他还特地写了一本同名的书论述这一概念。大前研一对日本社会中存在的人口负增长、结构老龄化以及年轻人普遍缺乏斗志等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这些现象如果长期持续未能被及时调整缓解的话,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一书,在一定程度上警醒了日本政府,促使它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此类问题。比如日本政府曾向全体国民发放过一笔刺激消费的现金,试图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同时也出台过多项鼓励生育的政策,并制作大量恋爱和婚姻类的影视节目,号召适龄国民结婚生子。
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响平平。
现如今日本的很多年轻人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生活,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他们认为,食物能果腹就行,房子只是用来休息的,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他一律都可以不要,结婚生子是为了幸福,如果单身更幸福的话就会一直保持单身。除此之外,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也不会有太大的野心,努力程度只限于让自己正常存活,不考虑额外享受,工作赚到钱就存起来为以后养老做准备。
这种心理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突出表现为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低迷。年轻人不仅在物质上无欲无求,精神上也一样,他们不愿意结婚生子,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新生儿降生,因此,日本社会的普遍岗位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02 形成的原因
因为低欲望社会的构成主体是年轻人,所以很多学者把问题都归罪于年轻人,这是很不合理的。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成因,归根结底与其特殊的文化环境脱离不了联系,许多在日本读书和工作过的朋友们都会很认同这一点,日本存在着极其刻板的论资排辈现象,他们将其称作“前辈文化”。
通俗一点来说,这种前辈文化就是等级压迫和剥削,给整个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学校还是职场中,资质老的“前辈”们可以对后辈做任何不违法的事情,指使他们跑腿是小问题,严重一点的还会被恶作剧,甚至孤立,最关键的是,这种事情在日本社会非常普遍,绝大多数人都会默默接受,而非反抗和改变。
这种文化风气浸淫下的社会,年轻人的心理压力自然都会很高了。长期忍耐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低欲求甚至自我放弃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除此之外,日本年轻人成长伴随着的特殊社会经济变化也是造成他们低欲望的重要原因。
日本在二战战败后,曾经有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一时期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迅猛,国内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景,六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排名仅次于美国,即便后来经历了石油危机,日本国民也是普遍奋发向上,更努力地投入生产建设,使日本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然而这种繁荣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渐渐停滞,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创。
生产规模大幅缩减,大量工厂倒闭,十几万人下岗,艰苦拼搏后享受了数十年的日本国民开始从追求财富积累的狂热中冷静下来,他们大多都选择了降低生活质量来维持生存。
然而,整体的经济衰退还远远没有结束,国内存在的高失业率导致消费市场一再萎靡,错误的经济政策使得日本房地产开始出现大幅度涨跌,从1993年开始,日本的房地产行业全面崩盘,房价连年降低,很多之前倾尽所有贷款买房的人都破产了,离婚率和犯罪率都大幅度上涨。
经历过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几乎都留下了心理阴影,他们不敢进行金融投资,有钱了就存到银行,大多数人都选择租房生活,生活中尽量避开不必要的额外消费,对日本经济的未来毫无想法。
不过,对于年长的日本人而言,起码他们经历过经济繁荣,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靠个人的努力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有一定的成就感,心底仍存有希望。
而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年轻人,却是从出生后就完整经历了大萧条,他们从小就被国内铺天盖地的颓丧情绪浸染,成长的过程中目睹了经济衰退给家庭带来的困窘和争吵,打开电视又是一波接一波的消极播报,“丧”的情绪深深根植在他们脑海里。
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年轻一代,习惯性地会对自己的人生不抱希望。
为了消除和缓解这种负面情绪,日本的二次元文化逐渐发展壮大,各类动漫和游戏作品,成为了日本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他们渴望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让自己全然放松,当他们决定放弃现实生活,心甘情愿地沉迷到虚拟世界中时,就出现了御宅族和蛰居族等外界看来不正常的群体。
03 产生的后果
低欲望社会形成后,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连续性的,人们对欲望需求的持续降低,会严重影响国内的消费市场,缺少消费刺激,生产又会受到抑制,这样一来,需要的工作岗位也会一再减少,导致更多的人失业,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同时因为工作难找,收入减少,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低欲望生活后,会逐渐丧失斗志,不仅是事业上,还会体现在恋爱和婚姻中。据相关数据表明,日本年轻人的单身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超过四成的年轻人常年保持单身状态。
如此高的单身率必然会影响日本的生育率,截止到去年年底,日本当年新生儿人口数量比上年减少了约2.6万人,创历史新低,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榜首。
总人口数持续减少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不仅意味着将来会出现人口断层,劳动力短缺,还有可能造成民族灭亡。
与超低生育率相对的是日本超高的老龄化人口比例,如今,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接近百分之三十。这个数字随着出生率的连年下降会持续增高,也就是说将来某一天,日本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很多的隐患,首先,政府的养老资金投入会逐渐加大,这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其次,很多老年人为了维持收入,到了退休年龄会想办法继续工作,这就挤压了年轻人的职业空间。
更重要的是,日本论资排辈的社会风气会优待年纪大的公司职员,出现争端时,被解雇的一般都是年轻职员,这也是造成年轻人“不思进取”的原因之一。
总结
日本的低欲望社会造成的各种严重后果值得我们警惕,这种“丧”文化的流行,背后的根源也值得我们深思,环境和思想都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思想和社会环境条件。
鲁迅先生曾经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向上走,坚定地做事,摆脱冷气,发光发热。也许“丧”文化发展到国内后,更多的是年轻人对生活压力的调侃,但我们仍然要坚定人生信念,避免被这种不正之风侵蚀思想,决不能陷入低欲望社会的困境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