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理论基础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
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02项目介绍
新郑市关爱社区困境未成年人项目是郑州市民政局2016年购买的第二批社工服务项目。项目服务范围是新郑市新建路、新华路、新烟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无服务对象)、和庄镇辖区内留守流动未成年人、孤残贫困未成年人70位服务对象,实际接受服务的是50位服务对象。
其中愿意接受服务的0-6岁10人,7-12岁20人,13-15岁10人,16-18岁10人,有11人属于自身困境,脑瘫8人,肢体残疾1人,视力障碍1人,唐氏综合症1人。家庭困境15人,自身困境、家庭困境2人,自身困境、家庭困境、监护困境1人,家庭困境、监护困境4人,监护困境10人。10个个案服务对象中有5位是自身困境,5位家庭困境。
03 问题界定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过去我”、“现在我”、“将来我”产生内在的连续性,也是个体“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中的意识属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特性。当意识的客体为自己时,我们称之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意识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此外,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青少年自我认同感存在偏差问题主要表现为:
1. 自我图式混乱,表现为缺乏对自我的认识能力。
2. 自我挫败,表现为对现实的极为不满,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和预测,经常后悔。对于自己的评价偏低、消极,有时甚至因为很小的事情,他们也会自信心严重受挫。
3. 焦虑程度高,表现为经常焦虑和忧郁,不知所措,甚至会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困惑,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缺少成就感。这个时期最常见的就是焦虑。
4. 角色混乱,表现为渴望成就自己,却又排斥他人的成功。他们不断地尝试更换自己的角色,每次寻找新角色时总是很高兴。但一旦失望便心情沮丧。
社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困境未成年人存在“自我认同感偏低”的问题,因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卑情绪情绪的出现,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其自我认同感偏低主要表现为对于自我能力认同偏低,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否定自我,人际关系中表现极为被动,经常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排斥和不接纳,甚至是忽视……
04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结合社工观察及自我认同感测试,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自我认同感平均值高于7—8分,表明其自我认同感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共用8位服务对象参与问卷调查,其中在一些问题上,4位参与调查者表示“自己的价值不被他人承认”,5位在“我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问题上回答持否定态度,6位表示“自己感到被忽略”,4位表示“不被他人所接纳”。8位受调查者平均得分是42分,低于平均值56-58分。
社工通过“问题树”的方式讨论困境未成年人“自我认同感低”的问题,并运用“问题树”进行分析。项目社工认为个人层面中的身体原因、自我认知不足、认知能力低,家庭层面中家庭氛围和环境、家庭教育、家庭人际交往(亲戚朋友、邻里)等因素以及社会层面中社区支持网络不健全、学校中的差别对待及歧视问题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困境未成年人自我认同感偏低的问题。而自我认同感偏低则最终导致困境未成年人不自信、自卑,心理及人格不健全,行为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家庭和谐,甚至出现欺凌影响学校及社会的稳定。
05理论与服务结合
困境未成年人存在自我认同感偏低问题的产生并非是由某单一元素造成,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造成,其中个人、家庭、社会是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三大重要因素。结合人在情景中理论中人、环境、人与环境三个层面,需要对每一位自我认同感偏低的服务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聚焦导致其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
依据现有调查结果,在整体服务方案中可通过个案、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小组的工作方法从个人层面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观;通过亲子小组活动及入户探访的方式从家庭层面促进青少年与其监护人的关系,改善其家庭生活环境;而“爱的漂流”、主题生日会活动以及校园安全防欺凌系列活动的开展则从社会层面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
最后,通过一系列服务的开展社工在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的同时帮助其享受来自家人、同辈群体、社区、学校的关怀的同时引导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获得自我肯定及他人的认同。
作者 |王亚会梓闻社工
网站编辑 | 朱若云(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