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文化资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汲取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实现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对接,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养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简述
(一)以“仁”为内核,礼乐结合的德育内容
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仁、义、礼、孝、忠、信”六个方面。他提出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必须以“仁”的道德准则作为指导。因此,“仁”“礼”思想成为其道德教育中最核心、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解释众多。归纳起来,可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仁”的基本内涵,“为仁”的方法、途径以及“为仁”的成就等。关于“仁”的基本内涵,孔子认为,“仁”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并强调亲子之爱是最真实的情感,这里面渗透着孔子力图使人类的血缘因素融汇于社会关系之中的道德构想,也是孔子以人类血缘之爱的品行修养重构社会道德秩序思想的体现。但真情实感、血缘之爱、孝悌之德等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只是倡导“为仁”的思想前提,要想真正达到“仁”的境界,还必须学会“忠恕之道”。“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忠恕之道本身就强调关爱、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另外,经过“礼”与“乐”外在道德规范的塑造,人才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认为,礼乐结合的道德教育是实现“仁”的境界的最主要途径。
(二)正人君子,培养理想人格的德育目标
“正”是执政者和从政者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仁”与“礼”恰如其分的表现,也是社会各个阶层生活中的道德标杆。仁与礼的结合、统一与和谐最终要落实到“正”上。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正治”,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为政以德”。孔子兴办私人学堂,传授弟子“六艺”“六经”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实施仁政的执政者。他把思想、文化、政治、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正人君子”上。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仁”的境界并且以“仁”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君子”必须具备孝悌、忠义、恭、宽、信、敏、惠等良好的思想品德。他还进一步指出,培养“君子”言行的具体要求是“九思”“五美”“五耻”“三戒”“三患”等。
(三)修身内省与德育实践相统一的育人方法
1.修身自省的方法
修身自省是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的最基本方法。在道德教化过程中,孔子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与自我修养的作用,提出了“内省”“内讼”的基本要求。
2.德育实践的方法
孔子不仅注重从个体的主观因素方面进行德育教化,而且非常注重外部环境对个人道德教育的影响,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初步建构起较为系统的儒家德育方法体系。首先,孔子提出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学、思、行相统一的方法。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它还需要受教育者躬身力行、付诸实践,由学、思、行构成学习和实践的完整过程。其次,因材施教。孔子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因素,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生特定的教育内容,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再次,循序渐进。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讲究多措并举、循序渐进。在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化和精神感染时,孔子认为要循循善诱,让受教育者在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地钻研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实现个体学习与社会教化的有机结合。最后,教学相长。孔子主张教与学相结合、师与生平等的教学理念,他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剖析
(一)西方文化的推崇与传统美德的淡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思想的解放,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愈发频繁,特别是西方文化依附在对外开放的经济流、意识流和文化流中传播和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西方文化的传入,一方面,拓展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推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盛行,严重冲击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推崇,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其淡漠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认识不清。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疏远,便是对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淡漠,是对历史、对文化以及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的表现。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不能厚植于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未来确实令人堪忧。
(二)道德实践与道德认知的脱节
道德实践是检验一个人道德认知和道德素养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认同的东西未必就是个人实践的标准,甚至在实践中表现出与道德认知不一致的特点。诸如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众所皆知的道德观念,但在碰到社会问题时,部分大学生却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旁观者态度,严重偏离孔子德育思想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要求,出现道德实践与道德认知相脱节的现象。近年来,大学生在学术上论文造假、抄袭剽窃、急功近利的失范行为蔓延,生活中自由散漫、攀比跟风的不良习惯扩散,交往中诚信缺失等现象愈发严重。种种现象映射出新时代大学生知行不一的道德缺陷,致使道德失范的行为在校园里、生活中、社会上时有发生,严重污染到学术氛围、校园环境和社会风气。
(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文化全球化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多元文化、多元发展的特定空间。在中西交汇、多元文化的场域中,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等特征,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然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各种消极观念的传播,使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发生偏差。部分大学生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淡漠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淡化。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自私自利、无所适从,从而使得个人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发生偏差和错位。理想信念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扭曲容易造成大学生目光短浅、思想混乱、行为失范,阻碍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损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汲取孔子德育思想之精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吸收“仁”与“礼”的德育精髓,完善社会主义德育内容
孔子的“仁”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在“孝悌”基础上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礼”是一种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社会制度,它体现出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规范。“仁”与“礼”折射出的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为政以德的思想。它要求个人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兼顾周围人的利益,考虑周围人的处境,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相互关心、相互礼让的和谐人际关系。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的分化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人际关系的对立冲突使社会矛盾普遍存在,而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以礼乐制度修身养性,则不失为缓解人际冲突和处理各种矛盾的根本原则。因此,我们必须以“仁”与“礼”的原则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点,在高校和社会实践中继续推行“仁爱”教育,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仁爱”之心,树立和谐观念,使其自觉承担起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二)借鉴孔子德育方法,转变德育思路
目前,高校大学生德育的问题不仅停留在教学效果不佳上,而且呈现出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的特点,甚至相反的“双重性格”。高校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思路,改革德育的方式方法。孔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德育方法,留给后人许多借鉴之处,如修身自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方法,特别是孔子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方法,坚持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因此,高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让大学生真正走进纷繁复杂的道德场域中去领会传统美德的精华和真谛,了解蕴藏新的生命力的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只有这样,方可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发表评论